误差基本知识

认证主体:曹**(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第5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测量工作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及精度评定,需要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促进测量工作方法的改进,和测量精度的提高。 误差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精度 观测误差的离散程度。5-1 误差的基本概念讨论测量误差的目的:用误差理论分析,处理测量误差,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指导测量工作的进行。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测量误差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偶然误差的特性一、测量误差的来源仪器原因:仪器精度的局限,轴系残余误差等。人的原因:判别力和分辨率的限制,经验等。外界影响:气象因素(温度变化,风、大气折光)等。 有关名词: 观测条件,等

2、精度观测: 上述三大因素总称观测条件,在上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各次观测,称等精度观测。( 结论:观测误差不可避免(粗差除外)二、测量误差的分类两类误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粗差(错误排除)1、系统误差 - 误差出现大小、符合相同,或按规律变化,具有积累性。处理方法 检校仪器,把仪器的系统误差降到最小程度;求改正数,对测量结果加改正数消除; 对称观测,使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互为相反数,以便外业操作时抵消。 例: 误 差 处理方法 钢尺尺长误差DK 计算改正 钢尺温度误差Dt 计算改正 水准仪视准轴误差I 操作时抵消(前后视等距) 经纬仪视准轴误差C 操作时抵消(盘左盘右取平均) 结论

3、: 系统误差可以消除。2、偶然误差 - 误差出现的大小,符合各部相同,表面看无规律性。 例:估读误差 气泡居中判断,瞄准,对中等误差,导致观测值产生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人力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特点:具有抵偿性。 处理原则:采用多余观测,减弱其影响,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3、粗差 指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超过规定限差值。 对于粗差,应当分析原因,通过补测等方法加以消除。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1、偶然误差的定义:设某量的真值X对该量进行n次观测 得n次的观测值l1,l2,l3ln则产生了n个真误差 真误差:I = X-li2、偶然误差的特性( 当观测次数很多时,偶然误差的出现,呈现统计学上的规

4、律性,偶然误差具有正态分布的特性。 偶然误差具有正态分布的特性【1】 有界性: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2】 趋向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3】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近于0.【4】 低偿性: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0.四、在观测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在观测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在观测过程中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总是同时产生的;( 系统误差在观测结果中尤为显著,在观测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消弱其影响;( 因此,在观测过程中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 对偶然误差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提高仪器等级;2、 进行多余观测;

5、3、 求平差值进行改正。5-2 衡量精度的标准一、 中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 其观测值分别为L1,L2,L3,Ln相应的真误差为:1,2,3,n则中误差为 m =±/n 中误差不等于真误差( 但用中误差代表真误差,约有70%的置信度,是科学的。( 中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同时能明显地反映出测量结果中较大误差的影响。二、容许误差(允许误差、最大误差)。( 偶然误差特性一,误差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限值。( 误差理论和测量实践表明:在一系列等精度的观测误差中,绝对值大于两倍的偶然误差几率占5%,绝对值大于三倍的偶然误差的几率占3( 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规定以2倍

6、的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超出极限误差的误差为粗差,应舍去重测。三、相对误差 相对精度 在距离丈量中,一般要求往返丈量之差与往返平均值之比,分母划为1,分母取整数来评定距离丈量精度。 K = m/D = 1/D/m( 规定 一般精度 1/2000 井下丈量1/8000( 相对误差不能评定测角精度,因为角度误差与角度大小无关。( 规程规定的相对闭合差,就是极限误差。( 而在实测中所产生的相对闭合差,则是相对真误差。( 与相对误差相对应,真误差、中误差、极限误差均称为绝对误差。 5-4 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一、求最或是值(算术平均值)在测量中工作,有时没有真值,就需要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又称最或然

7、值、最可靠值、最或是值)1、 算术平均值设对某个量进行n次观测,其值为L1,L2,Ln则算术平均值为:算术平均值称为最或是值:真误差 观测值 真值 X根据偶然误差第四特性有: 即X结论l 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算术平均值x趋近于真值X;l 算术平均值不可视为所求的真值;l 算术平均值只能作为所求量的最或是值(接近真值的值);l 不同精度的观测值不能取平均值作为最或是值。二、评定精度为了在测量工作中的几何条件得以满足,就必须采用平差的方法对闭合差进行改正。1、求改正数 外业观测结果经校核符合要求后,可通过求改正数的方法以消除不符值(闭合差)。 如:多边形内角和与理论值 (n-2)×18

8、0°存在不符值。 其改正数为 v =w/n 式中:v为改正数,n为多边形边数, w为多边形闭合差。 导线测量中因边长误差引起的坐标增量闭合差,也可通过求改正数的方法予以消除。水准测量中各测站的高差误差导致水准路线产生的高差闭合差,同样可通过求改正数的方法消除。2、求平差值l 求改正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不符值,消除不符值的方法是对观测值加以改正求得平差值(改正值)。l 改正后的观测值叫平差值(即平差值等于观测值加上改正数)。例如: 在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中,把角度闭合差按转角个数反号平均分配给各个角度,使得改正后的角度(平差值)之和满足多边形内角和条件。把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导线边长l 成正比反

9、号分配给各边的坐标增量,使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之和为0,达到消除闭合差的目的。l 在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中,把高差闭合差按测站数或按路线长度成正比反号分配给各测段高差,使得改正后的高差之和等于0,以满足理论上的要求。5-5 观测值的精度评定一、用真误差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由式 可计算出观测值的真误差,根据一组同精度的真误差按式 便可计算出观测值的中误差。例一: 对同一量分组进行了10次观测,其真误差如下:第一组:+3、-2 、-1 、-3 、-4 、+2 、+4、+3 、+2 、0 ;第二组:+1 、0 、+1 、+2 、-1 、 0 、-7 、1 、-8 、+3 ; m1<m2,表示第一组

10、观测值的精度高于第二组。二、用最或然误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 在通常情况下,观测值的真值是不知道的,因此,也就无法根据真误差计算中误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算术平均值x与观测值l之差,即最或然误差 按下式来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即: 上式也称为白赛尔公式。三、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得知,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例如,根据例三表已经求得观测值的中误差m=±14.8mm,现在根据上面公式,计算距离AB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算数平均值的中误差小于观测值的中误差,算数平均值的精度高于任一观测值的精度。 从式 也可看出平均值的中误差 M,比观测值中误差缩小了 倍,这表明平均值的

11、精度提高了。 观测值中误差 测量工作中,用中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1】 用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公式由偶然误差:i =X-li 标准差公式:=± 中误差公式:m=± § 中误差算例1: 按观测值的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序号观测值l0真误差(0)21180 00 03-392180 00 02-243179 59 58+244179 59 56(50)+4(+10)16(100)5180 00 01-116180 00 00007180 00 04-4168179 59 57+399179 59 58+2410180 00 03-392472(156)第一组 中误

12、差m1=± = =±2.7 第一组 中误差 m2=± =±4.0¥ 两组观测值比较M1较小,误差分布比较集中,观测值精度较高。M1较大,误差分布比较离散,观测值精度较低。¥ 精度-误差分布离散程度。一、 用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公式 观测值的真误差未知时,用视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设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为:l1 l2 l3ln 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为: x= (l1 l2 l3ln)/n=【l】/n 似真误差(改正数): i=【l】/n-li=x- li 观测值的中误差:m=±【VV】/(n-1)§例2 对某水平角等精度观测了5次,求算术平均值,和观测值的中误差。 解:用算术平均值改正数V计算中误差m=±【VV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摄影测量期末复习(某油)摄影测量dmi某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的构像位置,相对于同摄站同摄影机摄取的水平像片上构像位置的差异称为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像片倾斜位移的数学表达式: 特性: 1、倾斜像片上像点位移δα出现在以等角点为中心的辐射线上。 2、像片边缘倾斜误差大于像片中心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64<438ftvkimg8igvcomu8665;>39:>
1.工程测量知识总结(全文)4.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多测回观测,按180º/ 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5.仪器竖轴倾斜误差;无法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在经纬仪使用之前应严格检校仪器竖轴与水准管轴的垂直关系。 90LR270 观测误差: 1.仪器对中误差2.目标偏心误差 jvzquC41yy}/;B}wgunv0lto1y5fot7dwdz1ct:0jvsm
2.摄影测量学基础与应用水平像片与倾斜像片之间相应的像点之间的关系 共线条件方程 (x0,y0)是水平相片的坐标 (x,y) 是倾斜相片中的额坐标 (重要)水平像片与倾斜像片相应像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推导水平像片与倾斜像片相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式的原因? (1)推导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表达式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6653@5921gsvrhng1jfvjnnu17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