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陆**(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1.1井田概况1.1.1地理位置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距市中心约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7北纬:33°4617。矿区内公路成网,程平干线、平郏公路贯穿其中。矿用铁路与外界相接,由平漯线东接京广,由平宝线西接焦枝。图2.1 矿井地理位置图1.1.2井田开拓平煤股份四矿为立井多水平下山开拓,主提升系统分别为一水平主井和二水平主井;副井为一、二水平共用,井底车场为环形卧式车场,岩石石门连接各采区。1.1.3开采规模平煤股份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东部以一、二矿为界,南部三矿为界,西部以五矿、六矿为界,矿井东西走向约2000m,南北倾斜长约5500
2、Km,井田面积19.29平方公里,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形。1.1.4矿井生产能力平煤股份四矿是一个有51年开采史的老矿井,四矿于195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能力60万吨/年,后经多次技术改造,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280万吨/年。1.1.5生产采区基本情况目前有两个生产水平、一个开拓准备水平。其中一水平标高±0m, 二水平标高-265m,三水平标高-600 m。全矿井共划分四个生产采区和一个准备采区,其中一水平有丁九采区、戊九采区;二水平有己一东翼采区、己三采区和庚一准备采区; 一水平丁九采区布置有1个综采工作面;戊九采区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二水平己一东翼采区布置1个
3、综采工作面,己三采区布置1个综采面、1个安装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庚一准备采区布置4个开掘工作面;三水平开拓工程布置2个开拓工作面。1.2煤层地质概况1.2.1煤层赋存情况四矿井田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有:石炭系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目前主要回采煤层有丁5、丁6、戊8、戊9、戊10、己15、己16、己17、庚20共4组9层煤,其中丁5.6合层煤厚度为3.244.4m,平均3.64m,煤层结构较复杂;戊8煤层厚度为0.652.45m,平均2.00m;戊9煤层厚度为0.561.45m,平均值1.08m,煤层结构简单;戊10煤层厚度1.682.70m,平均为2.31m;己15煤层厚度
4、0.253.7m,平均1.28m,煤厚总体上呈东厚西薄的规律性变化,煤层结构简单;己16煤层厚度为1.185.36m,平均3.32m,煤层结构简单;己17煤层厚度为1.185.36m,平均3.32m,煤层结构较简单;庚20煤层厚度1.52.47m,平均1.8m,煤层结构简单。1.2.2地质构造情况平煤股份四矿地质较为复杂,井田受区域构造的控制,特别是李口向斜及锅底山正断层的影响井田构造总体上为一北东走向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100°,倾向10°,倾角6°22°。在此单斜构造之上发育有三条大中型断层和大量小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井田内褶皱主要为晋沟向斜
5、,该向斜在井田内的南东部较为明显,对井田内各煤层的产状,巷道布置均有一定影响。井田范围内的大中型断层共有三条(分别是F1锅底山正断层、F2隐伏正断层和3隐伏正断层),矿井小断层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一般不能控制,这些小断层因数量多,密度大,且常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等特点,给矿井地质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1.3矿井瓦斯概况1.3.1矿井瓦斯赋存情况依据一、四、六矿深部扩勘地质报告,以及实测瓦斯含量,矿井瓦斯赋存其分布规律为:东部瓦斯小,西部瓦斯大,36勘探线以东瓦斯逐渐变小,36线西至40线瓦斯含量较大。沿倾斜方向,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加大。同时也受着煤层分叉合
6、并线的影响,煤层合层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煤层分层时瓦斯涌出量较小。2.3.2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和涌出量平煤股份四矿采取开采保护层的区域性防突措施己15煤层、戊8煤层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瓦斯主要来源于被保护层涌出的瓦斯。己三采区己15煤层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22.2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18.59 m3/t;己16.17煤层目前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21.0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28.98 m3/t;戊九采区戊8煤层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58.0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34.97m3/t;戊9.10煤层上覆戊8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后
7、,瓦斯涌出量较小,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4.6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8.63 m3/t;丁九采区丁5.6煤层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14.3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高为16.32m3/t;庚20煤层尚未布置回采工作面,总体瓦斯含量较小。平煤股份四矿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53.0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8.81m3/t,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年度绝对量(m3/min)相对量( m3/t)瓦斯等级2003年48.458.87突出2004年45.518.54突出2005年57.519.56突出2006年39.7178突出2007年53.
8、079.97突出2008年52.799.09突出2009年53.068.81突出表2-1 四矿历年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1.4水文概况四矿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类型,井田内没有大的地表水,只有一些小的水沟和一些中小型水体。涌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受锅底山隔水断层的影响,使得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与锅底山断层西南侧没有联系,矿区内地下水迳流滞缓,补给条件不良,各可采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差,水力联系较弱;大中型断层导水性差;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也较弱。一水平南斜井、东风井、主井,二水平主、副井井筒周围是降雨渗入的主要通道。庚一准备采区主要受底板灰岩呈压水威胁。目前,矿井正常
9、涌水量220 m3/h,最小涌水量90 m3/h,最大涌水量为260.9 m3/h。1.5煤尘概况四矿各组煤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其中己组煤煤尘爆炸指数:26.62%33.64%;丁组煤层: 33.41%36.68%;戊组煤层: 32.42%36.08%;庚20煤层:24.5929.61%。1.6煤炭自然概况四矿目前回采煤层丁5、丁6、戊8、戊9、戊10、己15、己16、己17、庚20共4组9层煤均属不易自燃煤层,无自然发火期1.7矿井通风概况四矿具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全矿共有6个进风井,即一、二水平主井、副井、三水平主斜井、南斜井和东风井;两个回风井
10、,即一水平风井和二水平风井。一水平丁九、戊九两个采区为一并联网络,实现分区通风,两个采区回风在一水平风井底汇合后,由一水平主扇排出。二水平有己一东翼采区、己三采区、庚组准备采区及三水平开拓工程为并联通风网络,实现分区通风,采区回风汇入二水平总回风后,由二水平主扇排出。四矿经改造后的主要通风型号:一水平风井为两台AGF606-2.2-1.3-2型通风机,电机型号YR1000-6/1180,额定功率1000KW,现风叶运行角度-5°,风量6464m3/min,负压为4750Pa。二水平风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FBD606-3.0-1.9-2对旋风机,电机型号YBF630S1-8,额定功率2&
11、#215;710KW,现风叶运行角度-1°,风量13005m3/min,负压为3050Pa。矿井核定通风能力为330万t/年。1.8矿井突出概况四矿丁5.6煤层、己16.17煤层为突出煤层,丁九采区、己三采区为突出采区,具体突出情况划分:丁九采区东翼380m标高以下,西翼420m标高以下为突出危险区,以上为无突出危险区;己三采区390m标高以下为突出危险区,390m标高以上为无突出危险区。戊九采区鉴定为高瓦斯采区,己一东翼采区为低瓦斯采区(按高瓦斯采区管理)。自1997年1月以来,在丁5.6、己16.17煤层煤层共发生21次煤与瓦斯突出,其中丁组煤层17次,己组煤层4次,全部以压出类型为主。丁5.6煤层1997年被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鉴定为突出煤层,同时矿井被鉴定为突出矿井,己16.17煤层2002年被抚顺分院鉴定为突出煤层。丁九采区1997年元月11日丁九东异探巷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5.45t,涌出瓦斯23.7m3,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