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今天你“堵”了吗看兰州交通拥堵现象房产资讯

游走在兰州主次干道,巷尾街头,总是被嘈杂的汽车喇叭声所惊扰,总是被无端接起的“长龙”困扰,总是因“一路畅行”的愿望屡屡不能实现而失望。上班、下班,出行、外游,我们纠缠在这无休止的堵塞中,车不通行,城不通气。

先后派出十余名记者深入街头调研了解堵车现状,通过对堵车地段的分类,对堵车时段的掌握,对堵车现状的捕捉,写成了“报告”的部分——关于兰州城市交通堵车现状的调查。了解到症结所在,针对这个现实,我们又分别采访了市民、司机、专家和管理者等各类人群,通过不同角色的讲述,我们写成了“报告”的第二部分——应该能得到广大市民认同的主要堵车原因。(以上源自《兰州晨报》)

“堵”城之痛 主干道路最愁人

现状篇:白银路、西津路、五里铺……多少驾驶者“闻之色变”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汽车时代”已成为这个时代鲜明的印记。然而,地处西北边陲的兰州却因为城市建设等方面不可否认的滞后,遭遇了一场“汽车时代”下尴尬的“堵车病症”。游走于兰州城区,几乎所有的主次干道都车如长龙,几乎所有的上下班高峰时段总叫人心急如焚,几乎所有的司机都满怀怨言,几乎所有的乘客皆怨声载道……“一路畅行”,竟成了普通市民出行时最纯真的愿望。

现状一:五里铺桥头

11月2日晚6时,记者来到五里铺桥头时,该路口的东西方向车流已排成了长龙,往东去的车辆,从东部市场站开始便一步一挪,缓缓而行,一直到“七四三七”门口才变得顺畅。第二天中午记者再来时正好赶上下班高峰期。在瑞德大道上,由南往北的车辆还是排着长龙,一辆紧挨着一辆。在兰新市场入口,一辆出租车瞅准“空子”,抓紧向左转向,可被横插过来的一辆微货车拦住去路。“汽车迷阵”中,从南边驶来的车辆大有“誓死也不相让”的神气,又造成由南往北的车辆拥堵。

出租车司机秦师傅告诉记者,这里每天下午两点以后车流量就非常大,堵车是常有的事,“主要还是大家爱抢道,而且来东部购物的私家车也多,尤其周六周日,这里特别堵车。”“东部市场周围人太多,尤其三轮车和手推车,而且人不让车,车不让人,到了新东部物流,大量车辆左转,把车就卡在那了。”东部市场进货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现状二:西津路西站什字至柳家营

11月9日晚6时,记者在西津路建兰市场门口看到,大量的公交车、私家车缓缓挪动,占满了车道,一辆自东向西驶来的76路公交车一进站,该车后面就排起了一条公交长龙……在柳家营什字记者看到,车辆从柳家营什字一直排到了西站双洞子。这时才得知,是汽车南站往小西湖方向出现了压车,一些大型车辆也从西站双洞子方向进城,加大了西津路的交通压力。

七里河交警大队交警周振山一边指挥一边告诉记者:“就这么宽的一条路,车越来越挤,我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现状三:白银路安定门至中山林

11月13日12时30分,在白银路中山林什字,从市政大坡同时下来的两辆大货车和面包车因为红灯停在路口,这时从白银路右拐上市政大坡的两辆车开始抢道,造成市政大坡路口被拥堵,不一会一个红灯就排起了一条“长龙”。随后记者乘的车没走两步,又在安定门什字被堵住。市民蒋先生告诉记者,他前一天乘坐33路车去西关办事,下午5时许从中山林站坐车,一到安定门就遭遇大堵车,车辆一步一挪地前进,又恰遇下班高峰期,各种车开始抢道,两三站路,他竟用了半个多。出租车司机常师傅告诉记者,在安定门由于伏龙坪火车过站,从中山路上来的车辆左转后不能及时上去,白银路上东西方向的车辆就会造成拥堵。

大道梗阻 东西动脉难通畅

现状篇:南北滨河路的“宽阔”、“快捷”已渐成昨日记忆

现状四:北滨河路中山桥至城关黄河大桥

由于近期污水收集管道的开挖,使北滨河路近1/4的路面封闭施工,原本就拥堵的北滨河路在高峰时段更加拥堵。11月7日上午11时,记者乘采访车从北滨河路自西至东行驶,一路上虽然过往车辆较多但通行还算通畅,可一过中山桥头,车行至市二院门口时,从黄河北分流过来的车辆直逼记者眼前。一道用蓝色钢板围起的长长“拉链”,更是将整条路“锯”成两半,所有车辆不得不挤在半幅路上,大约过去了20,被堵车辆已经排起了两条长龙,一些司机焦急地打着喇叭。直到11时51分,该路段交通才渐渐疏通。

家住九州中路社区的市民对于这里平时的堵车早就有埋怨,最近又拉开一条“口子”,此处1000多户居民更是叫苦不迭。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进入社区的这条马路与北滨河路相连,路况不好,路又比较窄,在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堵车。“有的时候一堵就是几个,你有事也只能干着急。”姓陈的居民埋怨道。一位年岁较大的居民说:“别说是我们平时出门办事了,120的急救车有时都进不来。我记得,有个邻居得了重病,打了120,可是因为堵车,过了一个多才赶到,可已经来不及了。这两天又不停地修路,真是让人头疼。”

现状五:南滨河路永昌路口至城关黄河大桥

11月4日,记者乘出租车行驶在南滨河路,正值下午上班的高峰期,便在永昌路口被堵住了,成了上百米长龙的一部分。“每天上午还能勉强通行,一旦到了中午和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别提有多难了,等我回到家里饭都凉了。”同行的一位朋友对记者说。过了一会儿,车终于到了城关黄河桥南,可是从桥上下来的车辆蜂拥而至,所有刚移动的车不得不再次熄火。回想走过的路线,记者注意到,从中山桥至城关黄河桥北沿线,除了永昌路还有许多南北向的大小路口,像中山路、永昌路、大众巷、箭道巷和静宁路,都成为影响滨河路这条城市干道通行的瓶颈。

4路公交车司机许振军却认为,出于对行人安全的考虑,尽管在沿线的各个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可机动车却越堵越严重。而市民季先生则认为:“将公交站点直接设置在马路边,让本来狭窄的马路越加窄了,这也是一个‘硬伤’。你说红灯太多影响车辆通过,可滨河路是条景观路,来的人自然多,你总不能为了车的通畅而让游客不顾安全吧。”交警李军说:“黄河北几乎所有车辆进城要路过这里,东、西、北三个方向车流交汇,是兰州交通堵塞的难题之一。”

现状六:南滨河路小西湖至中山桥

10月30日上午7时15分,从百合公园一路顺畅驶来的刘先生正在得意自己新买的车性能不错,突然在白马浪附近被十几辆大巴“拦”住了去路。等交警将东边和南边来的车辆疏导完,他才缓缓驶过了中山桥头,这时时间已经到了上午8时10分,刘先生感叹:“都把时间留给了堵车。”而同样被堵在路边的曹女士告诉记者:“滨河路不堵才不正常,我每天都在不断磨练自己的耐心。”记者看到,一边是从西到东源源不断的滚滚车流,一边是从东到西接踵而至的上班队伍,同时还有大量车流从中山路分出。尽管丁字路口的一名交警和3名协管员忙得不可开交,但庞大的车流和人流让这里的交通不时瘫痪。

现状七:南滨河路雁滩桥头

11月1日7时50分,记者在雁滩桥头看到,这里的交通乱成一片,汽车喇叭吵得让人心烦,所有车辆你挤我超,各不相让。正在等待公交车的裴女士说:“在这边站台上,每天乘车的人太多,大家都抢着上车,司机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到人。就是乘坐出租车也是十几内寸步难行。”

家住安居小区的石先生感触颇深:“这几年雁滩的人口是越来越多,私家车也多,并且雁滩没有南北走向的路,你说能不堵吗?”

望路兴叹 堵车堵到人绝望

现状篇:城关部分路段的持续长期压车,已成为附近居民习以为常的事

现状八:东湖宾馆至五里铺桥头

段家滩路为混合车道,许多大型车辆经常在此通行。再加上三岔路口、矿灯厂附近及东湖宾馆皆为丁字路口,三个路口之间相距不足200米,这使得这里压车现象时有发生。11月12日中午,记者乘坐的82路公交车经过东湖宾馆丁字路口时,司机干脆熄了火。等了10左右,公交车开始慢慢移动。“今天还算好,没堵多长时间!有时堵个把谁也没办法。”司机何师傅无奈地说。

记者注意到,仅这一条路,便是读者大道、南昌东路由西向东的汇聚路段和连接雁滩、东岗一带的捷径。在段家滩路沿线的家属区也较集中,在东湖宾馆到兰州酿造厂不足200米的路段内就有东湖副食市场、东湖小区、七建公司、修理厂、货运中心等多个路口。这些路口进出的车辆严重影响了东西方向车流的畅通。而且有五条公交线路经此路,一旦公交车停靠或者出现故障,就会让通行更加艰难。

现状九:定西路东口

11月14日早晨7时,记者乘坐的一辆106路车一路上走得还算顺畅,可到定西路东口时车速慢了下来,原来车前面一辆长途客车正停在路中央拉客,等了两,这辆车仍然“纹丝不动”。记者乘坐的106路车只得从大客车后面绕过去,可前面的一个地方又有货物堆了半个马路,旁边的大货车正在装货,加上定西路红绿灯变灯快,不一会车辆就排起了长队。私家车、大货车、出租车争相抢道,于是定西路东口再次被堵死,往西去的车能压到二热,往东去的车从定西路东口排到了天水路什字。

现状十:草场街庙滩子

11月6日下午1时40分,去九州管委会参加会议的崔志强没想到在草场街让他寸步难行。记者看到,在草场街并不宽敞的一段路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无奈之下,车只好掉头转回北滨河路,可没想到这里堵得更厉害,就这样折腾了半个多,本来想提前到会的崔志强还是迟到了。

而在庙滩子也是同样。11月7日上午8时20分,市民王女士从新九州花园乘坐一辆144路公交车去上班,当车行至军区仓库车站时,近10辆公交车在此“扎堆”,车队排起了“长龙”缓慢向前蠕动,很多乘客不得不中途下车。“这些地方本来道路建设就滞后,却承担了北出口和九州两个车流、人流密集区的通行,堵车就很正常。草场街不重建,庙滩子不改造,这里堵车就无法彻底改变。”王女士说。

11月13日8时10分,记者在城关黄河大桥桥北看到,长长的车流一直从静宁路北口什字沿城关黄河大桥排到了草场街大坡,北滨河路上从富星家具市场到城关黄河大桥也堵满了车辆。

现状十一:东岗东路至甸子街

11月6日下午1时,记者从东岗世纪新村乘坐一辆143路公交车行至甸子街路口时,道路出现了严重堵塞。公交车、大卡车、出租车、长途汽车等在这一段乱成了“一锅粥”。“唉!这条路几乎天天都在堵,沿线的居民有时候40都等不来一辆公交车。”143路公交车的司机看着眼前的车龙无奈地说,“全是前面丁字路口转弯的大卡车惹的祸。这么窄的路,大卡车头一转就横在路中央,别的车又互不相让,能不堵吗?”

11月7日晚6时许,记者在甸子街丁字路口看到,也是大型车辆在转弯时将马路拦腰截断。作为连接东岗东路与雁儿湾路的主要通行路,甸子街的路面不过七八米宽,道路坑洼,停滞不动的车辆中超过一半的是大型卡车。出租车王师傅焦急地观望着,“这条路堵得最厉害的时候就是下午六七点,有时候半个都通不了。”附近的居民也是怨声载道:“这里是连接市场和东出口的中间地带,你数数这附近的物流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看看这些大型卡车,长得跟火车一样,本来就窄的路被压得坑坑洼洼!”

现状十二:火车站东路至轮胎厂路口

10月30日晚,记者在轮胎厂丁字路口处看到,客运中心的客运班车时有进出,虽然该处是个丁字路口,但事实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车辆通行。许多大型车辆和重型卡车都从这里行驶经过,与公交车和其他各种车辆汇聚一处。

“经常有大货车从丁字路口向南拐,向备战路方向驶去,只要大货车一掉头就横在了路中间,路就会堵死,等好长时间才能挪开。”住在客运中心对面的水女士表示,由于这里时常堵车,给她接送孩子上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里出租车和摩的活动频繁。在附近工作的陈先生对记者说,许多出租车司机都掌握了火车到站的时间。部分出租车司机为了赚钱,根本不顾及交通规则,随意在路口停车等待乘客或搭载乘客,致使其他车辆无法正常通行

车辆激增 城区交通压力空前

探因篇:只能容纳20万辆车的道路上跑着32万辆车

3年前,一位交警谈到兰州交通拥堵现象时说:“兰州市区现有道路只能容纳20万辆机动车。如果车辆以目前10%的速度递增,市区的交通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车辆猛增 保有量10年增长了2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兰州市车管所出现新车挂牌爆场的现象。”一位在车管所院内值勤的保安说,“每天不仅院内车辆爆满,连院外的马路两侧都停得满满的。”另一位站在车管所大门口分流车辆的保安说:“仅靠保安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了,所里不得不每天抽出4名民警,在门口的马路上疏导拥挤的车流。”

“国家新政激发了人们的购车欲望,新车增加数量太快了。”办证窗口的民警这样总结,“国家减免的这些费用,正好可以用来养一辆车,正好帮助一部分无车族圆了有车一族的梦想。”

据兰州市车管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新注册各类机动车总量接近2.4万辆。也就是说,每个工作日在车管所新注册车辆接近200辆,而2008年每个工作日新登记车辆为120辆。

将这个数字与1999年兰州市11.4021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相比,10年时间增长了2倍。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更是达到了18.6%的增长速度。

交通拥堵 城区主干道车流量饱和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激增,兰州市的交通矛盾也日益突出,部分路段的堵车现象时有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一些路段甚至每天都在堵车。

今年以来,白银路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堵车现象发生,特别是在三个上下班高峰期,这条路的拥堵显得尤为突出。

提起白银路的堵车,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这条路经过的宋先生说他“实在有些忍受不了了”。细心的宋先生还观察到,自从白银路不断出现严重堵车现象以来,从中山林什字到安定门道口什字这条短短的路上,就有4名交警在疏导交通。每天早晨和晚上,仅在安定门什字就至少有2名交警在执勤,有时甚至增加到4名。从今年初开始,为了能让这里的车流快速通过,交警部门将本来是4车道的路面规划改变成了6车道,但这些措施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现状。而且在这个路段只要发生严重拥堵,堵塞时间至少都在1个左右。

根据兰州市交警支队的一组交通流量调查数据显示:1998年,兰州市城区主干道南滨河路24交通流量为13478标台,西津东路为22849标台,白银路为16009标台,东岗西路为19234标台。而2008年,这些路段24的交通流量分别达到了46127标台、69778标台、52649标台、42759标台,10年时间平均增长了近2倍。

以最为典型的庆阳路分析,设计时速50公里的双向通行能力为7030台/,按平均时速25公里计算,通行能力为3515台/;实际检测平均交通流量为2342台/,高峰流量达4068台/。高峰期道路饱和度约为1.16。根据交通工程理论,饱和度超过0.75时就容易发生交通拥堵,超过0.9时极易发生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

据兰州市交警支队提供的一份“部分城区道路交通流量饱和情况统计表”上的数字显示,庆阳路、东岗东路、酒泉路、天水中路、白银路、皋兰路等路段的交通流量高峰期饱和度已经分别达到了1.16、1.15、1.09、1.06、0.93、0.80。静宁北路、平凉路、甘南路、静宁南路、金昌南路等路段的交通流量高峰期饱和度也已分别达到了0.68、0.67、0.65、0.57、0.55。

不难看出,目前兰州市中心城区各主要干道高峰时间交通流量有一半已接近饱和,另一半已远远超过了饱和。而超过饱和的路段,发生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的潜在隐患随时随地存在并有可能发生。

由此可见,机动车数量的猛增和交通道路车流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交通流量日趋饱和,是造成兰州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

警力不足 861名交警疲于奔命

任何一座城市里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是靠交警完成的,兰州市同样也不例外。而面对日益剧增的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总量和公路里程,交通民警的警力人数究竟增长了多少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呢?

今年4月20日,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姚远在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与1987年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时相比,到2008年全省机动车总量、驾驶人总量和公路总里程分别增长了6.8倍、7.1倍和3.1倍,而全省交警警力仅增长了2.6倍,严重滞后于车、路、人的增长。交警人数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三,远远低于万分之四的平均数。

兰州市的实际情况是,约320万人口中仅有交警861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315人。平均每3640人当中只有1名交警。

由于警力严重不足、交警人数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公安交警单警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效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也是制约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截至2009年7月,兰州市总长1136公里的城市规划道路,仅建成550公里,还有586公里未建。兰州市人均城市道路占有量不足8平方米,这与人均9.2平方米的占有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人这样计算,按今年新增加的机动车总量5万多辆计算,大小车辆混合平均每车占路10米,5万多辆车占路长大约50万米,换算约为5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车辆单排上路,将可能占完550公里长的城市道路。

道路建设滞后车辆拥堵愈发加剧

20年前,在兰州有人因为西津路建得太宽而抱怨建设者是在浪费,而就是这20年,再来看西津路,每天无休止的车流,已经成了兰州司机谈路色变的地方。20年后来看,兰州道路的建设发展相对缓慢,路网规划及道路建设滞后成为造成兰州交通堵塞的一大症结。

主次干道少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狭长的地理格局,兰州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只有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民主路-白银路和南、北滨河路这四条主干道,而南北方向的诸多支道和这几条干道相连接,就将车流不断地分散到这几条干道,而这些交叉口的形式和尺度规模又不规范,加之路况质量较差,便造成“兰州干道凡有路口就堵车”的怪象。

说起建设慢,自然想起开工3年多的南滨河路东延段,本想着靠打通这里来疏导过境车辆,没想到却是一拖再拖。“3000万元的工程款现在只付了三四百万,我们也只能无奈停工。”兰州市政集团该段项目部经理李广学如是说。

根据兰州市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97年全市市政规划道路总长874公里,2007年为1136公里,增长不足30%,这与10年时间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2倍的速度相比,形成了有如断层般悬殊的对比。全市城区规划主次干道746.04公里,截至2007年底,仅仅建成346.57公里。据此计算,目前全市道路总面积1057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占有量仅6.67平方米。即使按照兰州市城投公司于2009年7月份提供的数据来看,总长1136公里的城市规划道路,也仅建成550公里,还有586公里未建。兰州市人均城市道路占有量也不足8平方米,这与人均9.2平方米的占有量相比,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人这样计算,按今年新增加的机动车总量5万多辆计算,大小车辆混合平均每车占路10米,5万多辆车占路50多万米,换算为500多公里。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车辆单排上路,将可能占完550公里的城市道路。

近年来,兰州市虽然斥巨资新建、拓建了部分道路,但这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年均10%的增长速度,道路建设速度难以满足机动车高速增长需求,全市道路面积率仅为7.77%,未达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推荐指标底限15%。

市区车位奇缺马路车场挤占道路

停车难,找泊位难,在兰州市区显得尤为突出。

市民李荣先生因为工作和应酬的需要,经常要自己驾车去市内一些繁华地带,但令他头疼的是每到一处都很难找到一个停车泊位,有时因为事情紧急,他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等到办完事出来,那张最让他不愿意看到的违停“罚单”已压在了雨刮器的下面。而最令他郁闷的是,曾经在一天时间里,他在城关、雁滩、七里河分别吃到了一张违停罚单。

家住安宁某小区的王先生,因小区地下停车场每个车位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小区院内也不许停车,王先生只好将车停在小区大门口的路边,这样他每个月至少要收到1张违停的“罚单”。

有着像李荣和王先生一样停车经历的肯定不止他们2个人。

据调查,兰州市现有停车场782处,其中路面临时停车场203个,停车泊位21896个,平均每百辆机动车拥有停车泊位12.16个,与国家“城市每百辆机动车停车泊位20个”的规定相差甚远,大量机动车不得不停放在道路两侧,挤占了有限的道路资源。

“数据表明,兰州市区的停车泊位还远远不能满足车辆增加的需求。”专门做车辆调查研究的刘欣先生认为,“其实这仅仅是个理论数据,而实际当中,有部分停车场早已经因为被挤占或者挪作他用而荡然无存,真正的停车泊位要比这个数字少得多。”

有人曾经这样计算,如果有30%的机动车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兰州市的30多万辆机动车中将有9万多辆选择在马路边临时停车。不用说,稍有一些交通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个数字对兰州市的道路交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行通道稀少人车抢道加速拥堵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桥,也是历史的承载者。在某种程度上,一座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历史,也就是这座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而一座城市桥梁的发达程度,也代表着这座城市交通发达的程度。不久前,发生在兰州的老人在斑马线上怒砸闯红灯车辆的事件,表面上看是老人向“无德”司机的宣战,实质上不过是交通矛盾在“人与车争抢道路资源冲突”中的另一种表现。车多了,人也多了;车要走路,人也要走路,但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人和车增加的速度,其结果必然是人车共抢有限的路。基本上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的“不合理”的路网结构,使兰州交通拥堵的矛盾主要以“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形式集中爆发,而相对无限增长的车辆在路上行驶或者停靠中又限度地挤占有限的道路资源,在部分主干道上甚至连人行道、自行车道都被机动车强行“霸占”,加上人行过街设施的稀少,导致行人横穿道路的现象也随之突出。同时由于车流量的不断增加,车与车之间违规抢道等违法驾驶行为随时发生,因此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目前,从城市中心横贯而过的黄河上已经建成了8座大桥,但与规划建设21座的数量还有巨大的差距。今年7月,兰州市城投公司宣布,在未来的10年中将贯通横跨黄河两岸的8座立交桥中的5座,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11月4日,兰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一次研究会议上商榷,要利用2-3年的时间,在黄河上新建中心滩、白云、永昌、世纪、雁青、深安等6座新的大桥,这将城投公司宣布的时间提前了许多。从1990年起,兰州市开始建设过街天桥,到2005年的15年时间里共建成16座。近几年,兰州市城投公司先后修建了15座过街天桥和23座地下过街通道,使兰州市区的过街设施总量达到了54座。平均下来,兰州市4万辆机动车拥有一座黄河大桥,接近6万人(按兰州市320万人口计算)拥有一座过街天桥。桥,再一次以它特有的属性,向人们昭示了兰州交通的发展和发达程度。地形先天不足规划硬伤影响畅通兰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受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限制,兰州市内4区建成区呈“哑铃”状,中心城区正好位于最窄处,路网结构不合理,支路分流循环不畅,特别是解放门、西关什字、中山路一带,犹如天然交通瓶颈,使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的交通现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善,车与车之间、人与车之间不断发生的交通冲突成了交通拥堵发生的重要因素。加上交通事故、车辆故障、道路施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拥挤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高峰时间施工路段尤为突出,局部地区交通秩序不够稳定。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由于对交通影响评估和规划不足存在着难以愈合的“硬伤”,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没有达到统一,各职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够便捷、通畅,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主、次干道和支路比例不均衡,薄弱的次干道和支路系统难以承担车辆疏解和分流功能,使得大部分交通流聚集在主干道上。而次干道和支路同时又缺乏系统性连接,不能形成完善的网络,无法分流区域间的交通出行。加上受特殊地形、规划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城区的公交枢纽站和长途客运站点设置布局不合理,公交场站建设不足,换乘体系不完善,线路设置过长、重复过多,过街天桥、停车泊位等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大量集中的人流、车流,导致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不断加剧。无论是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建设规划的进程缓、配套设施的不健全,还是交通管理的不全面、政府支持的不到位和部分市民行为的不文明……都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兰州城市交通的顺畅通行。这些症结还常常“环环相扣”,有时以惊人的耐力挣扎路端,令人犯愁;有时以突然的闪现爆发城池,叫人惊慌。无论怎样,它们总是在不停地考验着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见证者。“一头城”发展:让市区堵车集中成片兰州市总人口约320万,城关区常住人口就达到97.6万,而其40万的流动人口更是占到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的70%以上。在这片约100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不仅入驻的省级、市级机关占到总数的80%,而且各大行业单位、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商场市场以及娱乐场所和科研院所也都集中此处,尽管这里创造的GDP超过兰州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兰州不得不面对逐年聚集的人流和车流朝这里蜂拥而来的现实,每天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在这一片地区工作、学习、办事、出行、就医……造成这里能接连出现数十个经常堵车的“难缠地段”也就理所当然,而成片拔起的高楼更是让并不宽敞的道路没有“展翅”空间。“城市发展的‘一头城’让这片地区几乎接近饱和,虽然三版规划中就提出了‘东拓西进,南伸北扩’的思路,但进展缓慢,也很难一时改变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城市发展繁荣应该称颂,但是还要注重促进城市的均衡。”兰州城乡规划院一室主任李明华认为,“一头城”导致兰州堵车成片出现。“马路拉链”:加速道路“肠梗阻”近日,行走在滨河路等干道上,会发现多条道路被“开膛破肚”。这些本为改善城市设施的工程,却让狭窄的道路陷入“梗阻”,在半幅路上,巨大的车流只能辗转反侧。车辆沿着每隔数米就把道路“切割”成数段的施工现场缓慢地行驶着,还得不时避开钢管交错的“道路隔栏”……面对眼前的路况,司机小田无奈地说:“一点一点往前开吧,整条路都在施工!”而几公里的道路全部开挖,造成了滨河路半幅通行的交通速度减缓了好多。和施工现场相邻的几条通道,都不可避免地被连累阻塞,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大型车辆,城关黄河大桥北边一大片区域的交通现状只能以“蠕动”来形容。其实,兰州的道路几乎月月都有“马路拉链”频繁开合,总之,用一块钢板围起的“阵地”满街都是,大小车辆见了它只能纷纷绕行。而只要道路一开挖,交通就不可避免地被阻塞。“月月都在挖,挖到什么时候才到头啊?虽然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硬件,可为什么一条路总要挖来挖去,就不能一次修好吗?”市民金女士说。公交占道多 车辆站点影响畅通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就城市交通而言,兰州公交车在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方面的一些不经意间的安排也成了影响通行的症结。“兰州公交线路是重复的多,浪费的多,臃肿的多。”兰州城建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刘宏明认为,“现在兰州交通中转有问题,公交车辆重复的多,一驶来就像一列‘公交火车’过来,不光在西关、西站,就在主干道随便一个站点,哪有下过10辆班线的公交,这些‘公交火车’行驶在路上给其他车的通行造成了压力。”而相对于“公交火车”,一些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交通拥堵更为严重。“兰州公交站点有个特点,就是经常设置在路口、转弯处、人流密集区的出入口,而且站点之间距离很近。”兰州市城运处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记者发现,其实在很多路段,这个问题都比较突出。在堵车严重的东湖宾馆,并不宽敞的瑞德大道一路设置了3个公交站点,接连的公交车停下来载客,后面的车就只能耐心等待;而在车辆较多的火车站门口,每天晚间都能让出站的公交车排起一条长龙,东边的其他车要过去,西边的车要过来,一辆辆公交车插在中间就是不肯让步;在城关黄河桥南,本来有点紧张的环形路上,一边一个站点,众多的乘客和排着队的公交车时常占去半个马路,这时还有从桥上下来的成百上千辆车,就都拥堵在马路另外半边,如果滨河路稍有异常状况,这里就谁也别想移动;在西站,环形立交桥下,大量的人流拥挤在建兰路口,可还要让一辆辆公交车在这里卸客载客,乱成一片……“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站点很多,我们也不责备设置者,只是希望能避开路口、转弯处和出入口这三个节点。其实为了道路畅通,乘客还是愿意走两步路到车站的。”交警李军建议道。数量偏少 跨河大桥不堪重负黄河穿城而过,一直是兰州对外标榜的骄傲。然而作为连同两岸的纽带——近郊四区现有八座承担主要人流车流的黄河大桥却因为不能承受压力而“气喘吁吁”。2009年10月,兰州黄河上交通压力的城关黄河大桥建成30年,该桥高峰期车流量已经达到4200辆/,通行饱和度达0.95,“如果饱和度达到1,就意味着这座桥承受不住重压而面临垮塌。”兰州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石占坤这样说。自2004年中山铁桥改为步行桥以来,其原来的交通压力就都逼向了城关黄河大桥。虽然有小西湖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可从城关黄河大桥往东到雁滩黄河大桥的在两公里以上,到小西湖立交桥也接近4公里,在城关区中心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大部分车辆不可能绕行到这两座桥过河。“等大砂坪北出口主体部分修好,还会有更多的车从北面下来,这样城关黄河大桥附近就更堵了。”石占坤说。而“屋漏更遭连夜雨”,今年6月10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段东侧水泥护栏出现一道裂痕,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辆通行;6月16日,该桥开始交通限行一直到现在。这样,连接安宁和七里河,沟通新疆、青海,每天仅坐公交车通过这里的10万人和高峰流量每达3300辆的车辆就大部分分流到其他桥梁。如此一来,仅有的几个桥头能不堵吗?“上个世纪,从中山桥到中立桥,兰州只建成了5座桥,在本世纪头10年才建成了小西湖、雁滩、银滩3座桥,上世纪80年代,城关区就有中山桥和城关黄河大桥两座能通车的桥,现在30年过去了,中山桥禁止车辆通行,城关区还是只有城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两座桥能通车,但这30年,人流、车流不断增加,能明显感到兰州的桥已经不够用了。”从城建部门退休的马湘民老师的这番话中我们读到了紧迫。处理迟缓 突发事件影响交通11月12日早晨7时40分,一辆车号为皖K·A2295的拖挂车,自滨河路由西向东驶到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引桥向南拐弯处突然熄火。熄火拖挂车将引桥三分之二的路面“霸占”了120,从安宁驶来的约50辆公交车先后被堵在了立交桥引桥西端无法上桥。8时20分,记者粗略估算,40内,下车徒步过桥的就有数千人。事发后近一个,8时30分,河北交警大队的交警才赶到现场。直至上午9时许,交通才恢复正常。9月10日下午3时,城关区城管执法局渭源路中队的几名执法人员在清理马路摊贩时与摊贩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摊贩受伤。事发后,家属将伤者抬到马路中央讨要说法,而到了下午6时20分,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民警才赶到现场强行将伤者送往医院,被堵塞的交通终于畅通,但此时已过去了3个,被堵的上千辆车排成了长龙。“其实,我们平时很难保证不发生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设拆迁、雨雪冰冻等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一时的堵塞,这就时时考验着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及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兰州交通大学吴之诚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民众“霸道”“相互扯皮”屡致堵塞相对于硬件的缺憾,民众的一些“霸道”行为,也成为兰州街头影响交通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在一些路段时常会发生两车轻微擦挂事故,出事车主不停地“相互扯皮”。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天开车路上碰碰擦擦的事故经常发生,如果事主互相指责,处理事故不积极,就会加重堵车状况。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看到,红灯亮了,一小伙子争分夺秒跑到马路中间的黄线上。“行人怕汽车,但开车的何尝不怕走路的!”解师傅开车多年,但他最怕的就是路上乱窜的行人。就在中山林什字,记者用手表记录,10内先后有23人横穿马路。“也许,只要所有的司机师傅不抢红绿灯、不随便在马路上掉头;只要所有的市民过马路时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不闯灯、闯线……那么,目前的交通拥堵起码可以缓解三分之一。”这是兰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经常劝诫他人的话语。资金缺乏 疏堵交通力不从心“兰州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开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救措施”,在兰州城投公司,曾经负责多条道路修建的李广学告诉记者。看似和堵车渊源不大,可细细想来,建设资金的拖欠在兰州已经日益严重,资金的不到位,就影响到道路的建设,南滨河路东延段开工3年一直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不到位,而在南山高坪,十几条规划路的建设至今也是拖泥带水,记者了解到还是因为缺钱。“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筹措困难。不少市政工程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或者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扬,资金周转不灵,工程时开时停难以连续。”在同样因资金问题困扰的北出口施工项目部,一名负责人给记者分析。“兰州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但经济基础弱,资金缺口很大,这几年都是兰州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修了几条路,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制约着兰州交通的发展,使得造成堵车的硬件缺陷从根本上没有条件去解决。”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说。推荐阅读:

人行通道稀少人车抢道加速拥堵

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桥,也是历史的承载者。在某种程度上,一座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历史,也就是这座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而一座城市桥梁的发达程度,也代表着这座城市交通发达的程度。

不久前,发生在兰州的老人在斑马线上怒砸闯红灯车辆的事件,表面上看是老人向“无德”司机的宣战,实质上不过是交通矛盾在“人与车争抢道路资源冲突”中的另一种表现。车多了,人也多了;车要走路,人也要走路,但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人和车增加的速度,其结果必然是人车共抢有限的路。

基本上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的“不合理”的路网结构,使兰州交通拥堵的矛盾主要以“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形式集中爆发,而相对无限增长的车辆在路上行驶或者停靠中又限度地挤占有限的道路资源,在部分主干道上甚至连人行道、自行车道都被机动车强行“霸占”,加上人行过街设施的稀少,导致行人横穿道路的现象也随之突出。同时由于车流量的不断增加,车与车之间违规抢道等违法驾驶行为随时发生,因此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目前,从城市中心横贯而过的黄河上已经建成了8座大桥,但与规划建设21座的数量还有巨大的差距。今年7月,兰州市城投公司宣布,在未来的10年中将贯通横跨黄河两岸的8座立交桥中的5座,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11月4日,兰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一次研究会议上商榷,要利用2-3年的时间,在黄河上新建中心滩、白云、永昌、世纪、雁青、深安等6座新的大桥,这将城投公司宣布的时间提前了许多。

从1990年起,兰州市开始建设过街天桥,到2005年的15年时间里共建成16座。近几年,兰州市城投公司先后修建了15座过街天桥和23座地下过街通道,使兰州市区的过街设施总量达到了54座。

平均下来,兰州市4万辆机动车拥有一座黄河大桥,接近6万人(按兰州市320万人口计算)拥有一座过街天桥。

桥,再一次以它特有的属性,向人们昭示了兰州交通的发展和发达程度。

地形先天不足规划硬伤影响畅通

兰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受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限制,兰州市内4区建成区呈“哑铃”状,中心城区正好位于最窄处,路网结构不合理,支路分流循环不畅,特别是解放门、西关什字、中山路一带,犹如天然交通瓶颈,使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的交通现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善,车与车之间、人与车之间不断发生的交通冲突成了交通拥堵发生的重要因素。加上交通事故、车辆故障、道路施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拥挤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高峰时间施工路段尤为突出,局部地区交通秩序不够稳定。

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由于对交通影响评估和规划不足存在着难以愈合的“硬伤”,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没有达到统一,各职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够便捷、通畅,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主、次干道和支路比例不均衡,薄弱的次干道和支路系统难以承担车辆疏解和分流功能,使得大部分交通流聚集在主干道上。而次干道和支路同时又缺乏系统性连接,不能形成完善的网络,无法分流区域间的交通出行。加上受特殊地形、规划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城区的公交枢纽站和长途客运站点设置布局不合理,公交场站建设不足,换乘体系不完善,线路设置过长、重复过多,过街天桥、停车泊位等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大量集中的人流、车流,导致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不断加剧。无论是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建设规划的进程缓、配套设施的不健全,还是交通管理的不全面、政府支持的不到位和部分市民行为的不文明……都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兰州城市交通的顺畅通行。这些症结还常常“环环相扣”,有时以惊人的耐力挣扎路端,令人犯愁;有时以突然的闪现爆发城池,叫人惊慌。无论怎样,它们总是在不停地考验着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见证者。“一头城”发展:让市区堵车集中成片兰州市总人口约320万,城关区常住人口就达到97.6万,而其40万的流动人口更是占到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的70%以上。在这片约100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不仅入驻的省级、市级机关占到总数的80%,而且各大行业单位、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商场市场以及娱乐场所和科研院所也都集中此处,尽管这里创造的GDP超过兰州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兰州不得不面对逐年聚集的人流和车流朝这里蜂拥而来的现实,每天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在这一片地区工作、学习、办事、出行、就医……造成这里能接连出现数十个经常堵车的“难缠地段”也就理所当然,而成片拔起的高楼更是让并不宽敞的道路没有“展翅”空间。“城市发展的‘一头城’让这片地区几乎接近饱和,虽然三版规划中就提出了‘东拓西进,南伸北扩’的思路,但进展缓慢,也很难一时改变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城市发展繁荣应该称颂,但是还要注重促进城市的均衡。”兰州城乡规划院一室主任李明华认为,“一头城”导致兰州堵车成片出现。“马路拉链”:加速道路“肠梗阻”近日,行走在滨河路等干道上,会发现多条道路被“开膛破肚”。这些本为改善城市设施的工程,却让狭窄的道路陷入“梗阻”,在半幅路上,巨大的车流只能辗转反侧。车辆沿着每隔数米就把道路“切割”成数段的施工现场缓慢地行驶着,还得不时避开钢管交错的“道路隔栏”……面对眼前的路况,司机小田无奈地说:“一点一点往前开吧,整条路都在施工!”而几公里的道路全部开挖,造成了滨河路半幅通行的交通速度减缓了好多。和施工现场相邻的几条通道,都不可避免地被连累阻塞,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大型车辆,城关黄河大桥北边一大片区域的交通现状只能以“蠕动”来形容。其实,兰州的道路几乎月月都有“马路拉链”频繁开合,总之,用一块钢板围起的“阵地”满街都是,大小车辆见了它只能纷纷绕行。而只要道路一开挖,交通就不可避免地被阻塞。“月月都在挖,挖到什么时候才到头啊?虽然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硬件,可为什么一条路总要挖来挖去,就不能一次修好吗?”市民金女士说。公交占道多 车辆站点影响畅通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就城市交通而言,兰州公交车在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方面的一些不经意间的安排也成了影响通行的症结。“兰州公交线路是重复的多,浪费的多,臃肿的多。”兰州城建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刘宏明认为,“现在兰州交通中转有问题,公交车辆重复的多,一驶来就像一列‘公交火车’过来,不光在西关、西站,就在主干道随便一个站点,哪有下过10辆班线的公交,这些‘公交火车’行驶在路上给其他车的通行造成了压力。”而相对于“公交火车”,一些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交通拥堵更为严重。“兰州公交站点有个特点,就是经常设置在路口、转弯处、人流密集区的出入口,而且站点之间距离很近。”兰州市城运处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记者发现,其实在很多路段,这个问题都比较突出。在堵车严重的东湖宾馆,并不宽敞的瑞德大道一路设置了3个公交站点,接连的公交车停下来载客,后面的车就只能耐心等待;而在车辆较多的火车站门口,每天晚间都能让出站的公交车排起一条长龙,东边的其他车要过去,西边的车要过来,一辆辆公交车插在中间就是不肯让步;在城关黄河桥南,本来有点紧张的环形路上,一边一个站点,众多的乘客和排着队的公交车时常占去半个马路,这时还有从桥上下来的成百上千辆车,就都拥堵在马路另外半边,如果滨河路稍有异常状况,这里就谁也别想移动;在西站,环形立交桥下,大量的人流拥挤在建兰路口,可还要让一辆辆公交车在这里卸客载客,乱成一片……“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站点很多,我们也不责备设置者,只是希望能避开路口、转弯处和出入口这三个节点。其实为了道路畅通,乘客还是愿意走两步路到车站的。”交警李军建议道。数量偏少 跨河大桥不堪重负黄河穿城而过,一直是兰州对外标榜的骄傲。然而作为连同两岸的纽带——近郊四区现有八座承担主要人流车流的黄河大桥却因为不能承受压力而“气喘吁吁”。2009年10月,兰州黄河上交通压力的城关黄河大桥建成30年,该桥高峰期车流量已经达到4200辆/,通行饱和度达0.95,“如果饱和度达到1,就意味着这座桥承受不住重压而面临垮塌。”兰州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石占坤这样说。自2004年中山铁桥改为步行桥以来,其原来的交通压力就都逼向了城关黄河大桥。虽然有小西湖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可从城关黄河大桥往东到雁滩黄河大桥的在两公里以上,到小西湖立交桥也接近4公里,在城关区中心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大部分车辆不可能绕行到这两座桥过河。“等大砂坪北出口主体部分修好,还会有更多的车从北面下来,这样城关黄河大桥附近就更堵了。”石占坤说。而“屋漏更遭连夜雨”,今年6月10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段东侧水泥护栏出现一道裂痕,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辆通行;6月16日,该桥开始交通限行一直到现在。这样,连接安宁和七里河,沟通新疆、青海,每天仅坐公交车通过这里的10万人和高峰流量每达3300辆的车辆就大部分分流到其他桥梁。如此一来,仅有的几个桥头能不堵吗?“上个世纪,从中山桥到中立桥,兰州只建成了5座桥,在本世纪头10年才建成了小西湖、雁滩、银滩3座桥,上世纪80年代,城关区就有中山桥和城关黄河大桥两座能通车的桥,现在30年过去了,中山桥禁止车辆通行,城关区还是只有城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两座桥能通车,但这30年,人流、车流不断增加,能明显感到兰州的桥已经不够用了。”从城建部门退休的马湘民老师的这番话中我们读到了紧迫。处理迟缓 突发事件影响交通11月12日早晨7时40分,一辆车号为皖K·A2295的拖挂车,自滨河路由西向东驶到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引桥向南拐弯处突然熄火。熄火拖挂车将引桥三分之二的路面“霸占”了120,从安宁驶来的约50辆公交车先后被堵在了立交桥引桥西端无法上桥。8时20分,记者粗略估算,40内,下车徒步过桥的就有数千人。事发后近一个,8时30分,河北交警大队的交警才赶到现场。直至上午9时许,交通才恢复正常。9月10日下午3时,城关区城管执法局渭源路中队的几名执法人员在清理马路摊贩时与摊贩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摊贩受伤。事发后,家属将伤者抬到马路中央讨要说法,而到了下午6时20分,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民警才赶到现场强行将伤者送往医院,被堵塞的交通终于畅通,但此时已过去了3个,被堵的上千辆车排成了长龙。“其实,我们平时很难保证不发生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设拆迁、雨雪冰冻等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一时的堵塞,这就时时考验着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及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兰州交通大学吴之诚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民众“霸道”“相互扯皮”屡致堵塞相对于硬件的缺憾,民众的一些“霸道”行为,也成为兰州街头影响交通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在一些路段时常会发生两车轻微擦挂事故,出事车主不停地“相互扯皮”。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天开车路上碰碰擦擦的事故经常发生,如果事主互相指责,处理事故不积极,就会加重堵车状况。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看到,红灯亮了,一小伙子争分夺秒跑到马路中间的黄线上。“行人怕汽车,但开车的何尝不怕走路的!”解师傅开车多年,但他最怕的就是路上乱窜的行人。就在中山林什字,记者用手表记录,10内先后有23人横穿马路。“也许,只要所有的司机师傅不抢红绿灯、不随便在马路上掉头;只要所有的市民过马路时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不闯灯、闯线……那么,目前的交通拥堵起码可以缓解三分之一。”这是兰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经常劝诫他人的话语。资金缺乏 疏堵交通力不从心“兰州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开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救措施”,在兰州城投公司,曾经负责多条道路修建的李广学告诉记者。看似和堵车渊源不大,可细细想来,建设资金的拖欠在兰州已经日益严重,资金的不到位,就影响到道路的建设,南滨河路东延段开工3年一直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不到位,而在南山高坪,十几条规划路的建设至今也是拖泥带水,记者了解到还是因为缺钱。“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筹措困难。不少市政工程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或者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扬,资金周转不灵,工程时开时停难以连续。”在同样因资金问题困扰的北出口施工项目部,一名负责人给记者分析。“兰州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但经济基础弱,资金缺口很大,这几年都是兰州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修了几条路,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制约着兰州交通的发展,使得造成堵车的硬件缺陷从根本上没有条件去解决。”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说。推荐阅读:

无论是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建设规划的进程缓、配套设施的不健全,还是交通管理的不全面、政府支持的不到位和部分市民行为的不文明……都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兰州城市交通的顺畅通行。

这些症结还常常“环环相扣”,有时以惊人的耐力挣扎路端,令人犯愁;有时以突然的闪现爆发城池,叫人惊慌。无论怎样,它们总是在不停地考验着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见证者。

“一头城”发展:让市区堵车集中成片

兰州市总人口约320万,城关区常住人口就达到97.6万,而其40万的流动人口更是占到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的70%以上。在这片约100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不仅入驻的省级、市级机关占到总数的80%,而且各大行业单位、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商场市场以及娱乐场所和科研院所也都集中此处,尽管这里创造的GDP超过兰州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兰州不得不面对逐年聚集的人流和车流朝这里蜂拥而来的现实,每天从城市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在这一片地区工作、学习、办事、出行、就医……造成这里能接连出现数十个经常堵车的“难缠地段”也就理所当然,而成片拔起的高楼更是让并不宽敞的道路没有“展翅”空间。

“城市发展的‘一头城’让这片地区几乎接近饱和,虽然三版规划中就提出了‘东拓西进,南伸北扩’的思路,但进展缓慢,也很难一时改变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城市发展繁荣应该称颂,但是还要注重促进城市的均衡。”兰州城乡规划院一室主任李明华认为,“一头城”导致兰州堵车成片出现。

“马路拉链”:加速道路“肠梗阻”

近日,行走在滨河路等干道上,会发现多条道路被“开膛破肚”。这些本为改善城市设施的工程,却让狭窄的道路陷入“梗阻”,在半幅路上,巨大的车流只能辗转反侧。

车辆沿着每隔数米就把道路“切割”成数段的施工现场缓慢地行驶着,还得不时避开钢管交错的“道路隔栏”……面对眼前的路况,司机小田无奈地说:“一点一点往前开吧,整条路都在施工!”而几公里的道路全部开挖,造成了滨河路半幅通行的交通速度减缓了好多。和施工现场相邻的几条通道,都不可避免地被连累阻塞,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大型车辆,城关黄河大桥北边一大片区域的交通现状只能以“蠕动”来形容。

其实,兰州的道路几乎月月都有“马路拉链”频繁开合,总之,用一块钢板围起的“阵地”满街都是,大小车辆见了它只能纷纷绕行。而只要道路一开挖,交通就不可避免地被阻塞。“月月都在挖,挖到什么时候才到头啊?虽然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硬件,可为什么一条路总要挖来挖去,就不能一次修好吗?”市民金女士说。公交占道多 车辆站点影响畅通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就城市交通而言,兰州公交车在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方面的一些不经意间的安排也成了影响通行的症结。“兰州公交线路是重复的多,浪费的多,臃肿的多。”兰州城建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刘宏明认为,“现在兰州交通中转有问题,公交车辆重复的多,一驶来就像一列‘公交火车’过来,不光在西关、西站,就在主干道随便一个站点,哪有下过10辆班线的公交,这些‘公交火车’行驶在路上给其他车的通行造成了压力。”而相对于“公交火车”,一些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交通拥堵更为严重。“兰州公交站点有个特点,就是经常设置在路口、转弯处、人流密集区的出入口,而且站点之间距离很近。”兰州市城运处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记者发现,其实在很多路段,这个问题都比较突出。在堵车严重的东湖宾馆,并不宽敞的瑞德大道一路设置了3个公交站点,接连的公交车停下来载客,后面的车就只能耐心等待;而在车辆较多的火车站门口,每天晚间都能让出站的公交车排起一条长龙,东边的其他车要过去,西边的车要过来,一辆辆公交车插在中间就是不肯让步;在城关黄河桥南,本来有点紧张的环形路上,一边一个站点,众多的乘客和排着队的公交车时常占去半个马路,这时还有从桥上下来的成百上千辆车,就都拥堵在马路另外半边,如果滨河路稍有异常状况,这里就谁也别想移动;在西站,环形立交桥下,大量的人流拥挤在建兰路口,可还要让一辆辆公交车在这里卸客载客,乱成一片……“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站点很多,我们也不责备设置者,只是希望能避开路口、转弯处和出入口这三个节点。其实为了道路畅通,乘客还是愿意走两步路到车站的。”交警李军建议道。数量偏少 跨河大桥不堪重负黄河穿城而过,一直是兰州对外标榜的骄傲。然而作为连同两岸的纽带——近郊四区现有八座承担主要人流车流的黄河大桥却因为不能承受压力而“气喘吁吁”。2009年10月,兰州黄河上交通压力的城关黄河大桥建成30年,该桥高峰期车流量已经达到4200辆/,通行饱和度达0.95,“如果饱和度达到1,就意味着这座桥承受不住重压而面临垮塌。”兰州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石占坤这样说。自2004年中山铁桥改为步行桥以来,其原来的交通压力就都逼向了城关黄河大桥。虽然有小西湖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可从城关黄河大桥往东到雁滩黄河大桥的在两公里以上,到小西湖立交桥也接近4公里,在城关区中心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大部分车辆不可能绕行到这两座桥过河。“等大砂坪北出口主体部分修好,还会有更多的车从北面下来,这样城关黄河大桥附近就更堵了。”石占坤说。而“屋漏更遭连夜雨”,今年6月10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段东侧水泥护栏出现一道裂痕,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辆通行;6月16日,该桥开始交通限行一直到现在。这样,连接安宁和七里河,沟通新疆、青海,每天仅坐公交车通过这里的10万人和高峰流量每达3300辆的车辆就大部分分流到其他桥梁。如此一来,仅有的几个桥头能不堵吗?“上个世纪,从中山桥到中立桥,兰州只建成了5座桥,在本世纪头10年才建成了小西湖、雁滩、银滩3座桥,上世纪80年代,城关区就有中山桥和城关黄河大桥两座能通车的桥,现在30年过去了,中山桥禁止车辆通行,城关区还是只有城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两座桥能通车,但这30年,人流、车流不断增加,能明显感到兰州的桥已经不够用了。”从城建部门退休的马湘民老师的这番话中我们读到了紧迫。处理迟缓 突发事件影响交通11月12日早晨7时40分,一辆车号为皖K·A2295的拖挂车,自滨河路由西向东驶到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引桥向南拐弯处突然熄火。熄火拖挂车将引桥三分之二的路面“霸占”了120,从安宁驶来的约50辆公交车先后被堵在了立交桥引桥西端无法上桥。8时20分,记者粗略估算,40内,下车徒步过桥的就有数千人。事发后近一个,8时30分,河北交警大队的交警才赶到现场。直至上午9时许,交通才恢复正常。9月10日下午3时,城关区城管执法局渭源路中队的几名执法人员在清理马路摊贩时与摊贩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摊贩受伤。事发后,家属将伤者抬到马路中央讨要说法,而到了下午6时20分,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民警才赶到现场强行将伤者送往医院,被堵塞的交通终于畅通,但此时已过去了3个,被堵的上千辆车排成了长龙。“其实,我们平时很难保证不发生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设拆迁、雨雪冰冻等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一时的堵塞,这就时时考验着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及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兰州交通大学吴之诚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民众“霸道”“相互扯皮”屡致堵塞相对于硬件的缺憾,民众的一些“霸道”行为,也成为兰州街头影响交通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在一些路段时常会发生两车轻微擦挂事故,出事车主不停地“相互扯皮”。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天开车路上碰碰擦擦的事故经常发生,如果事主互相指责,处理事故不积极,就会加重堵车状况。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看到,红灯亮了,一小伙子争分夺秒跑到马路中间的黄线上。“行人怕汽车,但开车的何尝不怕走路的!”解师傅开车多年,但他最怕的就是路上乱窜的行人。就在中山林什字,记者用手表记录,10内先后有23人横穿马路。“也许,只要所有的司机师傅不抢红绿灯、不随便在马路上掉头;只要所有的市民过马路时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不闯灯、闯线……那么,目前的交通拥堵起码可以缓解三分之一。”这是兰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经常劝诫他人的话语。资金缺乏 疏堵交通力不从心“兰州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开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救措施”,在兰州城投公司,曾经负责多条道路修建的李广学告诉记者。看似和堵车渊源不大,可细细想来,建设资金的拖欠在兰州已经日益严重,资金的不到位,就影响到道路的建设,南滨河路东延段开工3年一直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不到位,而在南山高坪,十几条规划路的建设至今也是拖泥带水,记者了解到还是因为缺钱。“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筹措困难。不少市政工程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或者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扬,资金周转不灵,工程时开时停难以连续。”在同样因资金问题困扰的北出口施工项目部,一名负责人给记者分析。“兰州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但经济基础弱,资金缺口很大,这几年都是兰州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修了几条路,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制约着兰州交通的发展,使得造成堵车的硬件缺陷从根本上没有条件去解决。”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说。推荐阅读:

公交占道多 车辆站点影响畅通

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就城市交通而言,兰州公交车在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方面的一些不经意间的安排也成了影响通行的症结。“兰州公交线路是重复的多,浪费的多,臃肿的多。”兰州城建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刘宏明认为,“现在兰州交通中转有问题,公交车辆重复的多,一驶来就像一列‘公交火车’过来,不光在西关、西站,就在主干道随便一个站点,哪有下过10辆班线的公交,这些‘公交火车’行驶在路上给其他车的通行造成了压力。”而相对于“公交火车”,一些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交通拥堵更为严重。

“兰州公交站点有个特点,就是经常设置在路口、转弯处、人流密集区的出入口,而且站点之间距离很近。”兰州市城运处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记者发现,其实在很多路段,这个问题都比较突出。在堵车严重的东湖宾馆,并不宽敞的瑞德大道一路设置了3个公交站点,接连的公交车停下来载客,后面的车就只能耐心等待;而在车辆较多的火车站门口,每天晚间都能让出站的公交车排起一条长龙,东边的其他车要过去,西边的车要过来,一辆辆公交车插在中间就是不肯让步;在城关黄河桥南,本来有点紧张的环形路上,一边一个站点,众多的乘客和排着队的公交车时常占去半个马路,这时还有从桥上下来的成百上千辆车,就都拥堵在马路另外半边,如果滨河路稍有异常状况,这里就谁也别想移动;在西站,环形立交桥下,大量的人流拥挤在建兰路口,可还要让一辆辆公交车在这里卸客载客,乱成一片……“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站点很多,我们也不责备设置者,只是希望能避开路口、转弯处和出入口这三个节点。其实为了道路畅通,乘客还是愿意走两步路到车站的。”交警李军建议道。

数量偏少 跨河大桥不堪重负

黄河穿城而过,一直是兰州对外标榜的骄傲。然而作为连同两岸的纽带——近郊四区现有八座承担主要人流车流的黄河大桥却因为不能承受压力而“气喘吁吁”。

2009年10月,兰州黄河上交通压力的城关黄河大桥建成30年,该桥高峰期车流量已经达到4200辆/,通行饱和度达0.95,“如果饱和度达到1,就意味着这座桥承受不住重压而面临垮塌。”兰州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石占坤这样说。

自2004年中山铁桥改为步行桥以来,其原来的交通压力就都逼向了城关黄河大桥。虽然有小西湖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可从城关黄河大桥往东到雁滩黄河大桥的在两公里以上,到小西湖立交桥也接近4公里,在城关区中心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大部分车辆不可能绕行到这两座桥过河。“等大砂坪北出口主体部分修好,还会有更多的车从北面下来,这样城关黄河大桥附近就更堵了。”石占坤说。

而“屋漏更遭连夜雨”,今年6月10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段东侧水泥护栏出现一道裂痕,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机动车辆通行;6月16日,该桥开始交通限行一直到现在。这样,连接安宁和七里河,沟通新疆、青海,每天仅坐公交车通过这里的10万人和高峰流量每达3300辆的车辆就大部分分流到其他桥梁。如此一来,仅有的几个桥头能不堵吗?

“上个世纪,从中山桥到中立桥,兰州只建成了5座桥,在本世纪头10年才建成了小西湖、雁滩、银滩3座桥,上世纪80年代,城关区就有中山桥和城关黄河大桥两座能通车的桥,现在30年过去了,中山桥禁止车辆通行,城关区还是只有城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两座桥能通车,但这30年,人流、车流不断增加,能明显感到兰州的桥已经不够用了。”从城建部门退休的马湘民老师的这番话中我们读到了紧迫。处理迟缓 突发事件影响交通11月12日早晨7时40分,一辆车号为皖K·A2295的拖挂车,自滨河路由西向东驶到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引桥向南拐弯处突然熄火。熄火拖挂车将引桥三分之二的路面“霸占”了120,从安宁驶来的约50辆公交车先后被堵在了立交桥引桥西端无法上桥。8时20分,记者粗略估算,40内,下车徒步过桥的就有数千人。事发后近一个,8时30分,河北交警大队的交警才赶到现场。直至上午9时许,交通才恢复正常。9月10日下午3时,城关区城管执法局渭源路中队的几名执法人员在清理马路摊贩时与摊贩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摊贩受伤。事发后,家属将伤者抬到马路中央讨要说法,而到了下午6时20分,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民警才赶到现场强行将伤者送往医院,被堵塞的交通终于畅通,但此时已过去了3个,被堵的上千辆车排成了长龙。“其实,我们平时很难保证不发生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设拆迁、雨雪冰冻等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一时的堵塞,这就时时考验着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及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兰州交通大学吴之诚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民众“霸道”“相互扯皮”屡致堵塞相对于硬件的缺憾,民众的一些“霸道”行为,也成为兰州街头影响交通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在一些路段时常会发生两车轻微擦挂事故,出事车主不停地“相互扯皮”。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天开车路上碰碰擦擦的事故经常发生,如果事主互相指责,处理事故不积极,就会加重堵车状况。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看到,红灯亮了,一小伙子争分夺秒跑到马路中间的黄线上。“行人怕汽车,但开车的何尝不怕走路的!”解师傅开车多年,但他最怕的就是路上乱窜的行人。就在中山林什字,记者用手表记录,10内先后有23人横穿马路。“也许,只要所有的司机师傅不抢红绿灯、不随便在马路上掉头;只要所有的市民过马路时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不闯灯、闯线……那么,目前的交通拥堵起码可以缓解三分之一。”这是兰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经常劝诫他人的话语。资金缺乏 疏堵交通力不从心“兰州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开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救措施”,在兰州城投公司,曾经负责多条道路修建的李广学告诉记者。看似和堵车渊源不大,可细细想来,建设资金的拖欠在兰州已经日益严重,资金的不到位,就影响到道路的建设,南滨河路东延段开工3年一直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不到位,而在南山高坪,十几条规划路的建设至今也是拖泥带水,记者了解到还是因为缺钱。“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筹措困难。不少市政工程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或者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扬,资金周转不灵,工程时开时停难以连续。”在同样因资金问题困扰的北出口施工项目部,一名负责人给记者分析。“兰州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但经济基础弱,资金缺口很大,这几年都是兰州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修了几条路,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制约着兰州交通的发展,使得造成堵车的硬件缺陷从根本上没有条件去解决。”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说。

处理迟缓 突发事件影响交通

11月12日早晨7时40分,一辆车号为皖K·A2295的拖挂车,自滨河路由西向东驶到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引桥向南拐弯处突然熄火。熄火拖挂车将引桥三分之二的路面“霸占”了120,从安宁驶来的约50辆公交车先后被堵在了立交桥引桥西端无法上桥。8时20分,记者粗略估算,40内,下车徒步过桥的就有数千人。事发后近一个,8时30分,河北交警大队的交警才赶到现场。直至上午9时许,交通才恢复正常。

9月10日下午3时,城关区城管执法局渭源路中队的几名执法人员在清理马路摊贩时与摊贩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摊贩受伤。事发后,家属将伤者抬到马路中央讨要说法,而到了下午6时20分,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民警才赶到现场强行将伤者送往医院,被堵塞的交通终于畅通,但此时已过去了3个,被堵的上千辆车排成了长龙。

“其实,我们平时很难保证不发生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设拆迁、雨雪冰冻等都有可能造成交通一时的堵塞,这就时时考验着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及时、高效的处理能力。”兰州交通大学吴之诚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

民众“霸道”“相互扯皮”屡致堵塞

相对于硬件的缺憾,民众的一些“霸道”行为,也成为兰州街头影响交通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在一些路段时常会发生两车轻微擦挂事故,出事车主不停地“相互扯皮”。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天开车路上碰碰擦擦的事故经常发生,如果事主互相指责,处理事故不积极,就会加重堵车状况。

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看到,红灯亮了,一小伙子争分夺秒跑到马路中间的黄线上。“行人怕汽车,但开车的何尝不怕走路的!”解师傅开车多年,但他最怕的就是路上乱窜的行人。就在中山林什字,记者用手表记录,10内先后有23人横穿马路。

“也许,只要所有的司机师傅不抢红绿灯、不随便在马路上掉头;只要所有的市民过马路时严格按照红绿灯指示,不闯灯、闯线……那么,目前的交通拥堵起码可以缓解三分之一。”这是兰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经常劝诫他人的话语。

资金缺乏 疏堵交通力不从心

“兰州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一旦资金不到位,项目就不能开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救措施”,在兰州城投公司,曾经负责多条道路修建的李广学告诉记者。看似和堵车渊源不大,可细细想来,建设资金的拖欠在兰州已经日益严重,资金的不到位,就影响到道路的建设,南滨河路东延段开工3年一直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不到位,而在南山高坪,十几条规划路的建设至今也是拖泥带水,记者了解到还是因为缺钱。“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筹措困难。不少市政工程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或者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扬,资金周转不灵,工程时开时停难以连续。”在同样因资金问题困扰的北出口施工项目部,一名负责人给记者分析。

“兰州需要建设的地方还很多,但经济基础弱,资金缺口很大,这几年都是兰州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修了几条路,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制约着兰州交通的发展,使得造成堵车的硬件缺陷从根本上没有条件去解决。”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说。

THE END
0.甘肃白银民间救援队讲述搜救经过:徒步4小时将伤者抬下山5月23日下午4点半,越野e族白银分队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越野e族”)队员刘磊终于回到家,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 5月22日,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开赛 ,172名参赛者在途中遭遇极端天气,21人遇难。作为刚刚成立一个月的民间救援组织,越野e族自发投入到搜救工作中。从22日晚11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6/273358iqe/olohoo:32;6430yivvq
1.甘肃省各市州、县地图甘肃省地形图 甘肃省各市州县地图: 兰州市政区图 兰州市安宁区 兰州市城关区 兰州市皋兰县 兰州市红古区 兰州市七里河区 兰州市西固区 兰州市永登县 兰州市榆中县 白银市政区图 白银市白银区 白银市会宁县 白银市景泰县 白银市靖远县 白银市平川区 定西市政区图 定西市安定区 定西市临洮县 定西市陇西县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8?44<>6a365:;>6;3;/uqyon
2.白银区卫星地图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卫星地图高清全图人民路街道卫星地图公园路街道卫星地图四龙路街道卫星地图工农路街道卫星地图纺织路街道卫星地图王岘街道卫星地图水川镇卫星地图四龙镇卫星地图强湾乡卫星地图武川乡卫星地图王岘镇卫星地图 甘肃省.白银市 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会宁县白银区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jvzq<84yyy487@i{0eun1vfr/o327:90jvsm
3.中国最后的无国籍者:漂泊西藏200年,2003年才获中国国籍|中国国籍|清朝当时派了四川提督入藏平叛,但西藏的高原地形复杂,情报传递受到阻碍,所以廓尔喀军队侵藏一个多月后,清军才开始出发,导致西藏南部边境部分领土被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藏交界处 而当时的噶厦政府官员,未经驻藏大臣和中央政府的同意,私自与廓尔喀议和,还签订了和约,约定用15000两白银赎回失地,并且跟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SK4667O89:45F:EC7mvon
4.甘肃省各地市3D地势图,直观震撼,很多城市没有听说过!⭐金昌市: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平川交错,戈壁绿洲相间。南部山地,均属祁连山系; ⭐武威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靠祁连山,北依腾格里大沙漠,东和古浪接壤,西和永昌相连,中间是一片绿洲沃野;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貌总体为四面环山的构造盆地,南有黄河谷地。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5?42>532a717<>427940|mvon
5.649.(17)张献忠军事能力有多强:智取铜锣峡,奇袭佛图关,不到6天攻破图1. 铜锣峡地形 在陈士奇看来,夔门十三关虽然险要,毕竟年久失修,而且地域广大,增兵去守那里,耗费的兵力和钱粮要远远多于只守铜锣峡,如何用最经济的方法取得最大的利益,陈士奇这笔账算得很清楚。 张献忠三十万大军,又从不事生产,只会劫掠,如果受阻于铜锣湾,旷日持久,后勤便无法支撑,到时候只能不战自退,转向他处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PP?PI@O27696KOH0jvsm
6.甘肃白银市有什么景点,甘肃白银周边旅游推荐甘肃白银市有什么景点,甘肃白银周边旅游推荐 关于甘肃白银市有什么景点,甘肃白银周边旅游推荐,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虎豹口、钟鼓楼、会师联欢会旧址、北武当山、玲珑中山寺、白银市博物馆、银凤湖、饮马大峡谷观景台、红山寺、大敦煌影视城,详细信息查看下表。jvzquC41o0odc~yq0eun0ls1vtoq1jwva3:63@3jvor
7.《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yigsn133?62A3jvor
8.白银区地图白银区卫星地图白银市白银区卫星地图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全屏 测量 方位中国其他省市和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jvzquC41ocv/lrvtzz4dqv4ocr544:50jvsm
9.白银必玩十大景区,白银有哪些景点推荐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关于白银景区好去处,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大坪凤园花海、白银水川黄河湿地公园、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白银黄河大峡景区、会师联欢会旧址、钟鼓楼、虎豹口、水岸三合景区、寿鹿山自然保护区、黄河石林博物馆,详细信息查看下表。 组图推荐3: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类型4A景区 地区白银市景泰县 热度4.4万人近期来jvzquC41yy}/klfwvq4dqv3ep1zsky4jqve26=50jvsm
10.渤海、辽西走廊地形图这一篇文章将介绍渤海和辽西走廊的地形地势,带大家一起学习下我国的“内海”以及辽东走廊咽喉之地的地理。 一、渤海的地理地形篇 图1 图1,北半球,我国四大海示意图。 图2 图2,中国海域地形图。 渤海的面积接近8万平方公里,是四大海中最小的,渤海平均水深不到18米,最深水深仅仅80米,连青海都比不过,由于庙岛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3>6:77820qyon
11.白银市地图白银市地图查询白银市地图全图高清电子版更多>>白银市概述 白银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下辖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景泰县、会宁县。 1956年11月,白银市正式成立,时为县级市。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4月,白银升为地级市。辖区以郝家川为中心,南北约35公里,东西约20公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jvzquC41ocv/ojudct4dqv4dck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