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城站在中山站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离南美洲最近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B.昆仑站C.泰山站D.中山站
【3】南极地区资源丰富,不包括
A.渔业资源B.矿产资源C.淡水资源D.森林资源
【4】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原因是
A.沙粒是白色的B.寒冷、潮湿C.年降雪量大D.寒冷、干燥
【答案】
【1】D
【2】A
【3】D
【4】D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经纬网地图方向的辨认、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学考察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根据经纬网地图的辨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南极点按顺时针旋转,由图可知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在西半球,是距离南美洲最近的科考站,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南极地区周围有三大洋,渔业资源丰富,所以A正确;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所以B正确;该地区地表覆盖厚厚的冰层,是世界上淡水资源主要的分布地,所以C正确;该地区没有植物生长的条件,所以D错误。故选D
【4】南极地区纬度高,是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地表覆盖着厚厚的冰层,降水少,气候干旱,被称为“白色沙漠”,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题目】读“西双版纳首府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西双版纳首府是景洪位于_____省南部。
(2)该城市月均气温最低在____月,达_____℃。该自治州北面有 作屏障,挡住了冬季寒冷的空气,冬春无寒潮大风。
(3)该地区地处 以南的热带,5月至10月称为______,夏季受 季风影响,气候类型是___ _。
(4)该地区主要河流澜沧江流出境外叫 河。
(5)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题目】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在世界60.55亿人口中,约有36.8亿是亚洲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亚洲就有6个,亚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材料二:个别国家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再加上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经济落后,人们为了维护生活不得不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荒种地,几年后这些地区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面积扩大,影响生产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
(3)根据以上材料,填写下图。
①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②科技兴农;③环境得到改善;④粮食单产提高;⑤良性循环
【题目】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 B.阳光 C.衣服 D.石油
【题目】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
A. 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B. 各类土地资源比例均衡
C.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很小
D. 可利用草地比重小
【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题目】下列山脉属于我国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 B.昆仑山、秦岭
C.祁连山、横断山脉 D.长白山、武夷山
【题目】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
A. 1千米
B. 2千米
C. 3千米
D. 4千米
【2】①地与④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 470 米
B. 670 米
C. 270 米
D. 870 米
【3】图中小溪的大致流向是
A. 自北向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西向东
D. 自西北向东南
【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山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目】目前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
A.美国 B.埃及
C.日本 D.印度
【题目】上海某技术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厂家做技术指导,这说明上海( )
a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b重要的能源产地 c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d妨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