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及参考答案1 作者: 日期:2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二、单选题1.1865年,( a )将两个希腊名词合并构成生态学一词。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2.1866年,(b )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3.生态学基础是著名生态学家( d )的著作。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d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a.勒特 b.海克尔 c.奥德姆 d.坦斯列5. 生态学按性质划分为(d)和应用生态学a.普通生态学 b.陆地生态学 c.海洋生态学 d.理论

2、生态学6.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a)提出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理论。a.林德曼 b.坦斯列 c.谢尔福德 d.奥德姆7.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b )环境。a.生态 b.生物 c.宇宙 d.人类8.( )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a.农业 b.农田 c.草地 d.森林9.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 )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a.种植业 b.农业 c.林业 d.畜牧业10.1803年,( )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a.坦斯列 b.海克尔 c.马尔萨斯 d.奥德姆11

3、.( ),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a.18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8世纪末 d.19世纪末12.1859年,( )出版著名的物种起源,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a.奥德姆 b.马尔萨斯 c.坦斯列 d.达尔文13.1807年,德国学者()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a.洪堡德 b.奥德姆 c.马尔萨斯 d.海克尔14.生态学开始进入( )生态学阶段,也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近代生态学发展阶段。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15.( )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使生态学研究领域更为广泛。a.人口论 b.物种起源 c.植物地理学 d.生态学基础16.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

4、生境划分为( )和陆地生态学。a.普通生态学 b.陆地生态学 c.海洋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17.农业生态学在进入( )世纪以来,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a.18 b.19 c.20 d.2118.意大利的( )教授在大学正式开设讲授农业生态学课程,并于1956年正式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一书。a.克拉克 b.柯克斯 c.小田桂三郎 d.阿兹齐1. 2. 3. 4. 5. 6 7. 8.a 9.b 10.c11.d 12.d 13.a 14.d 15.d 16.c 17.c 18.d三、多选题1.生态学研究逐步由( )、)与()生态学,最终走向生态系统生态学。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景观2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 )。a.食物链 b.生态金字塔 c.生态学 d.生态系统3.生态学产生之后便出现学派的分化,在植物生态学方面主要有()学派a.英美 b.法瑞 c.北欧 d.苏联4.现代生态学在研究层次上向( )方向发展。a.宏观 b.微观 c.两极 d.多级5.生态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可划分为( )。a.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 b.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d.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6.现代生态学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 )复合系统的研究。a.自然 b.经济 c.社会 d.人类7.生态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可划分为( )。a.植物

7、目的性 b.有序性 c.整体性 d.整合性2.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 )系统。a.孤立 b.封闭 c.隔离 d.开放3.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流动。a.往复 b.单向 c.多向 d.反向4.( )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a.物种结构 b.时空结构 c.垂直结构 d.营养结构5.( )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在时间上的分布。a.物种结构 b.时空结构 c.垂直结构 d.营养结构6.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以食物营养关系所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a.物种结构

8、 b.时间结构 c.空间结构 d.营养结构7.在演替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处于( )时期。a.未成熟 b.成熟 c.演替 d.顶极8.( )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a.系统 b.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9.( )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a.系统 b.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10.( )为介于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典型代表。a.自然保护区 b.城市生态系统 c.

9、农业生态系统 d.宇宙飞船生态系统11.大多生态系统都具有水平空间上的( )、垂直空间上的成层性和时间分布上的发展演替特征。 a.均匀性 b.分散性 c.镶嵌性 d.合理性12.农业生态系统的( )系指农、林、牧、渔、副(加工)各业之间的量比关系,以及各业内部的物种组成及量比关系。a.组分结构 b.时间结构 c.空间结构 d.营养结构13.农业生态系统的( )系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农业生物类群在水平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亦即由农田、人工草地、人工林、池塘等类型的景观单元所组成的农业景观结构。a.营养结构 b.时空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构14.农业生态系统的( )系指农业生物类群在同一土地单

10、元内,垂直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a.营养结构 b.时空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构15.农业生态系统的( )系指农业生物类群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发展演替。a.组分结构 b.时间结构 c.空间结构 d.营养结构16.农业生态系统的()常分为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a.组分结构 b.时间结构 c.空间结构 d.营养结构17.人类为了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常采用食物链( )来改造营养结构。a.加环 b.解列 c.浓缩 d.放大18.为了防止有害物质沿食物链富集而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而采用食物链( )法中断食物链与人类的连接从而减少对人类健康危害。a.加环 b.解列 c.浓缩 d.放大19.

1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农作物 b.家畜家禽 c.农田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20.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变化比自然生态系统( )。a.复杂 b.简单 c.一致 d.相反21.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 )自然生态系统。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等于22.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 )于自然生态系统。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等于23.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是有( )。 a.能量流 b.物质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24.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25.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12、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26.农田养峰的食物连加环属于( )。a.生产环 b.减耗环 c.增益环 d.复合环27.生产中常常采用作物套种来弥补生育期的不足,这主要是体现生物群落的( )。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时间结构 d.营养结构二、单选题1.d 2.d 3.b 4.a 5.b 6.d 7.a 8.b 9.c 10.c11.c 12.a 13.d 14.c 15.b 16.c 17.a 18.b 19.d 20.b21.a 22.a 23.d 24.d 25.c 26.c 27.c三、多选题1.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 )。a.结构有序性 b.结构整体性

13、c.功能整合性 d.功能目的性2.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 )方面。a.系统的边界 b.系统的层次 c.系统的整体性 d.系统的整合性3.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 )关系。a.系统的边界 b.系统的层次 c.数量比例 d.空间位置排列4.根据生态学原理,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管理者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分包括(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人类6.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组分包括(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物理因子 d.化学因子7.生态系统的结构有( )。a.物种结构 b.时间结构 c.空

14、间结构 d.营养结构8.生态系统的功能有(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价值传递9.生态系统从物理学角度可分为( )。a.隔离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孤立系统10.生态系统根据人类干预程度划分为(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半自然生态系统 d.经济生态系统11.生态系统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a.能量转换 b.物质转换 c.信息转换 d.价值转换13.农业环境是由以下哪两个环境复合而成的(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工环境

16、( )。a.随机型 b.均匀型 c.成群型 d.概率型4.农田中杂草的分布属于( )类型。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自由分布5.森林中蜘蛛类的分布和北美洲海岸潮带间的小蚌蛤均属于( )类型。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成群分布6.( )分布的例子,如蚂蚁、蜜蜂、人类的分布等。a.随机型 b.均匀型 c.成群型 d.概率型7.在特定的环境中对于同一种群来说,生态密度常( )于粗密度。a.等 b.不等 c.大 d.小8.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型又称为( )型增长。a.j b.s c.r d.k9.种群的指数增长型又称为( )型增长。a.j b.s c.r d.k1

17、0.当增长率( )0时,种群数量就保持相对稳定状态。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等于11.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 )表示。a.逻辑斯谛型 b.指数型 c.几何型 d.年龄金字塔12.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密度效应 b.整合效应 c.整体效应 d.邻接效应13.符合几何级数增长的种群在>1时,种群数量( )。a.增长 b.稳定 c.下降 d.在下一代灭亡14.具有指数增长特点的种群,在r0时,种群数量呈( )。a.指数上升 b.稳定 c.指数下降 d.在下一代灭亡15.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 )。a.生物对策 b.环境对策 c.生

18、态对策 d.进化对策16.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17.下列生物中,属于r-对策者的生物是( )。a.银杏 b.狗 c.昆虫 d.大象单选题1.b 2.b 3.a 4.c 5.a 6.c 7.c 8.b 9.a 10.a11.d 12.d 13.a 14.c 15.c 16.c 17.c三、多选题1.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 )特征。a.空间分布 b.数量 c.遗传 d.质量2.k-型生物的特点是( )。a.繁殖率高 b.竞争力强 c.个体小 d.生活周期长3.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 )的对比关系。a.出生率 b.死亡率

19、c.增长率 d.生态效率4.种群的空间动态包括( )。a.个体对空间的需要 b.空间结构 c.个体对空间的利用方式 d.空间分布特征5.种群的年龄结构有( )几种类型。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均衡型6.r-型生物的特点是( )。a.繁殖率高 b.竞争力强 c.个体小 d.生活周期长7.种群的正相互作用类型有(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协作 d.化感作用8.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型生物的增长主要受( )所影响。a.内禀增长率 b.环境容纳量 c.时间 d.初始种群数量9.符合指数增长型生物的增长主要受( )所影响。a.内禀增长率 b.环境容纳量 c.时间 d.初始种群数

22、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3个阶段。其中顶级期出现的物种叫( )。a.先锋种 b.过渡种 c.演替种 d.顶级种7.决定群落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a.光照 b.温度 c.气体 d.土壤8.( )的个体数量并不一定多,但决定整个群落的内部构造和特殊环境。a.优势种 b.建群种 c.亚优势种 d.附属种9.( )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它决定群落的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a.优势种 b.建群种 c.亚优势种 d.附属种10.群落中的生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的( )。a.形态外貌 b.种类组成 c.动态特征 d.

23、群落环境11.多种鱼类混合养殖,分层利用水体空间和多级利用饵料;水面养鸭,水中养鱼;池岸建畜舍,养鸡养猪等,池中鱼鸭混养属( )。a.物种结构 b.时间结构 c.营养结构 d.立体结构二、单选题1.b 2.b 3.d 4.d 5.a 6.d7.d 8.b 9.a 10.a 11.d三、多选题1.每个群落都由一定的( )种群组成。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生物2.群落的结构主要有( )。a.水平结构 b.时间结构 c.垂直结构 d.营养结构3.根据生物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可分为( )。a.建群种 b.优势种 c.亚优势种 d.附属种4.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

24、( )几种类型。a.内因演替 b.外因演替 c.原生演替 d.次生演替5.群落中生物种类组成的个体数量指标有( )。a.多度 b.盖度 c.频度 d.密度6.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成层现象十分明显,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 )等基本结构层次。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7.对陆生植物群落来说,决定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条件。a.光照 b.温度 c.湿度 d.土壤8.水生生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取决于( )等。a.阳光 b.温度 c.食物 d.氧浓度的质量分数9.动物的分层结构主要取决于它们对( )的选择。a.生境 b.食物 c.巢穴 d.生物10.生物群落从演替初

26、生活型着重从( )上进行划分,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a.种类组成 b.形态外貌 c.结构特征 d.群落环境3.水稻品种中的不同光温生态型以及耐热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等属于不同的( )。a.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气候生态型 d.土壤生态型4.生态型是分类学上( )以下的分类单位a.纲 b.科 c.属 d.种5.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叫( )。a.环境 b.生态因子 c.生存因子 d.生态环境6.( )因子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影响生物的间接因子。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人为7.蝙蝠与大多数卵生鸟类属于同一种(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生态位 d.生境8.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上限和

27、下限的因子称为( )。a.生存因子 b.生态因子 c.限制因子 d.直接因子9.水稻和陆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 )。a.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气候生态型 d.土壤生态型10.太阳光谱中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生物生存的( )。a.环境 b.生态环境 c.生境 d.热量环境11.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 )。a.环境 b.生态因子 c.生存因子 d.生态环境12.海豚、海象、海狮、海豹等哺乳动物和鱼类属于同一种(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生态位 d.生境13.在可见光中除( )外,其它均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辐射。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14

28、.通常把维持生物正常生育的最高温度称为(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最适温度 d.最大有效温度15.使各种生物作用的反应速率进行的最快的温度称为(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最适温度 d.最大有效温度16.春播秋收的作物和秋冬播春收的作物属于不同的( a.生态型b.生物生态型c.气候生态型d.土壤生态型17.各种作物的耐肥品种或耐瘠品种,是与一定的土壤肥力相适应的( )。a.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气候生态型 d.土壤生态型18.早稻、中稻与晚稻可看作是不同的( )。a.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气候生态型 d.土壤生态型19.仙人掌、仙人笔、霸王花和海星花属于同一种

29、(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生态位 d.生境20.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 )占的比重最大a.一年生植物 b.高位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21.( )是指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a.环境 b.生态因子 c.生存因子 d.生态环境22.粳稻与籼稻可看作是不同的( )。a.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气候生态型 d.土壤生态型23.限制因子一般是指某一数量和质量( )的因子影响了生物的生长而且限制了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作用。a.最多 b.最少 c.过多 d.中等二、单选题1.b 2.b 3.c 4.d 5.c 6.c 7.b 8.c 9.d10

30、.d 11.b 12.b 13.d 14.d 15.c 16.c17.d 18.c 19.b 20.a 21.a 22.c 23.b三、多选题1.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有( )。a.最大因子定律 b.最小因子定律 c.耐受性定律 d.热力学定律2.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 )因子之分。a.环境 b.生物 c.生存 d.生态3.与海豚、鲸等哺乳动物属于同一生活型的有( )。a.蝙蝠 b.海象 c.海狮 d.鱼类4.可以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将植物生态型分为(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地形生态型5.由于生物对水分的响应程度不同,通常把生物分为( )类型。a.水生生

32、 c.化学能 d.化石能3.除去呼吸消耗以后绿色植物真实积累下来的能量或干物质量即为( )。a.总初级生产力 b.净初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力 d.群落净生产力4.“稻草牛(牛粪)蚯蚓鸡(鸡粪)猪(猪粪)鱼”属于( )食物链。a.捕食 b.腐食 c.寄生 d.混合5.( )又分为生物辅助能和工业辅助能。a.自然辅助能 b.人工辅助能 c.有机能 d.无机能6.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光合作用总速率为( )。a.总初级生产力 b.净初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力 d.群落净生产力7.农业生态系统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 )的光能利用率。a.高 b.低 c.不同 d.相同8.熵是一个热力学函数,是对

33、系统或事物( )的量度a.守恒性 b.有序性 c.耗散性 d.无序性9.除太阳辐射能之外,生态系统接收的其它形式的能量统称为( )。a.工业辅助能 b.辅助能 c.自然辅助能 d.生物辅助能10.在农业上用秸秆、粪便生产沼气,用棉籽壳、稻草培育蘑菇等都是( )食物链的作用。a.捕食 b.腐食 c.寄生 d.混合11.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于自然生态系统。a.高 b.低 c.不同 d.相同12.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鱼”是一条( )食物链。a.捕食 b.腐食 c.寄生 d.混合13.生态系统中能直接转换为生物化学潜能的能量来源是( )。a.辅助能 b.辐射能 c.热能 d.化石能14.

34、伴随着不可逆过程总是发生着一系列由利用效率高的能量转变成利用效率低的能量,这个过程称为能量的( )。a.耗散 b.转换 c.消耗 d.损失15.( )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a.耗散结构 b.松散结构 c.熵增加 d.熵减少16.下列生态学金字塔不可能出现倒置的是)a.数量金字塔b.生物量金字塔c.生产量金字塔d.能量金字塔17.营养级是按( )划分的。a.生物个体的大小 b.生物量的多少 c.生物的食性 d.生物的种类18.稻田内引入养鱼的加环属于( )。a.生产环 b.减耗环 c.增益环 d.复合环19.“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 )类型食物

35、链。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2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21.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22.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23.在某一特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 )。a.循环量 b.自然量 c.生产量 d.生物量二、单选题1.a 2.d 3.b 4.d 5.b 6.a 7.a 8.d 9.b10.b 11.b 12.a

36、 13.b 14.a 15.a 16.d 17.c18.d 19.d 20.c 21.d 22.a 23.d三、多选题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有( )几种表现形式。a.日光能 b.生物化学能 c.热能 d.动能2.初级生产力可以分为( )。a.总初级生产力 b.净初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力 d.群落净生产力3.( )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源。a.太阳能 b.辅助能 c.人工辅助能 d.自然辅助能4.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能量( )的重要概括。a.守恒 b.耗散 c.转化效率 d.传递方向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有( )。a.往复 b.循环 c.单向 d.不可逆6.根据生物食性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的食

38、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单选题1.碳、氢、氧、氮、磷等称为生命所需的( )元素。a.大量 b.微量 c.营养 d.能量2.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才真正是陆地或淡水生物的主要水源。a.10 b.5 c.1 d. 0.753.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的有毒物质可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a.减少 b.转化 c.分解 d.积累4.物质的( )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强弱的重要标志。a.周转率 b.周转期 c.分解率 d.循环效率5.陆地生态系统磷循环的特点是,返回陆地的磷量()流入海洋的量。a.大于 b.小于c.远大于 d.远小于6.在水分循环中,海洋生态系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是( )。a.降水量>

39、;蒸发量 b.降水量<蒸发量 c.降水量=蒸发量 d. 降水量蒸发量7.氮和氮气的主要贮存库分别是( )。a.岩石圈和大气圈 b.岩石圈和水圈 c.水圈和大气圈 d.土壤圈和大气圈8.每年每平方米( )的固定量就是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a.干物质 b.水分 c.氮 d.碳9.在水分循环中,陆地生态系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是( )。a.降水量>蒸发量 b.降水量<蒸发量 c.降水量=蒸发量 d. 降水量蒸发量10.下列元素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 )。a.碳 b.磷 c.氮 d.水11.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和流量( ),周转快。a.大 b.小 c.少 d.快12.农业

40、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 ),流失率( )。a.较强,较少 b.较弱,较高 c.较强,较高 d.较弱,较少13.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 )。 a.较弱 b.较强 c.很强 d.没有14.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富集到一定浓度之前,中断有毒物质与人类食物链的联系称为( )。 a.食物链的减耗 b.食物链的加环 c.食物链的解列 d.食物链的增益1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 )的循环失调造成的。a.c b.n c.p d.s16.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17.海洋中海水含碘,海带也含碘,则海水是( ),海

41、带是( )。a.储存库 交换库 b.储存库 储存库 c.交换库 储存库 d.交换库 交换库18.生物小循环是( )循环。a.闭合式 b.开放式 c.沉积型 d.气相型19.气相型循环是( )的循环。a.闭合式 b.开放式 c.比较完全 d.不完全单1.d 2.d 3.d 4.d 5.b 6.b 7.a 8.d 9.a 10.b11.a 12.b 13.a 14.c 15.a 16.a 17.a 18.b 19.c三、多选题1.生态系统包含着许多种生命所必需的无机和有机物质,这些必需的物质包括( )。a.能量元素 b.大量元素 c.微量元素 d.营养元素2.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地球化学循

42、环可分为(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气相型循环 d.沉积循环型3.生物地化循环包括(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气相型循环 d.沉积型循环4.水分循环的形式主要是( )。a.降水 b.蒸发 c.腾发 d.降雨5.下列( )元素属于气态型循环。a.碳 b.磷 c.氧 d.硫6.( )是衡量物质流动(或交换)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a.周转率 b.周转期 c.循环效率 d.流量7.根据被固定物质的性质,物质循环的库可分为()。a.大气库 b.水体库 c.土壤库 d.植物库和动物库8.物质循环的库根据容量和流通速度可分为( )。a.储存库 b.交换库 c.环境库 d.生物库

44、46.根据生物经济平衡规律,生物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可达到( )。a.k/2 b.r/4 c.r/2 d.r·k/47.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8.遭受自然灾害后应重视( )效益,人民生活普遍富裕后应重视( )效益。 a.生态 社会 b.生态 经济 c.社会 经济 d.社会 生态9.限制鱼的捕捞量属于( )的限制资源的收获量,限制草原载畜量属于( )的限制资源的收获量。 a.间接 直接 b.间接 间接 c.直接 直接 d.直接 间接二、单选题1.d 2.a 3.b 4.d 5.c 6.a 7.b 8.d 9.d三、多选题1.

46、续农业2.( )是指“在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和体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和满足当前及今后人类的需求;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种质资源,防止环境退化,技术适当,经济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a.有机农业 b.生态农业 c.持续农业 d.自然农业3.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是( )农业的基本原理之一。a.有机 b.生态 c.生物 d.持续4.为了摆脱农业面临的困境,世界各国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经营方式,企图替代西方现代农业,这些农业方式统称( )。 a.有机农业 b.生态农业 c.自然农业 d.替代农业5.以作物栽培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大致经历( )、固定农业和机械农业。 a.刀耕火种 b.

47、游牧农业 c.庭院农业 d.立体农业6.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7.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 )的严重失调问题。a.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8.机械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a.土地生产率高,商品率高,但劳动生产率低b.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但土地生产率低c.商品

48、率高,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低d.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均高9.所有替代农业都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 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10.日本人富冈正信提出的替代农业称为(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二、单选题1.b 2.c 3.b 4.d 5.a6.c 7.c 8.d 9.a 10.d三、多选题1.现代农业的负效应有( )。a.能源过度消耗 b.水资源紧缺 c.生产成本增加 d.污染加剧2.中国生态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整体 b.协调 c.循环 d.再生3.持

50、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四、简述题1.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别是生物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自身)和环境系统(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2.简述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生态学的形成: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注意到了,在国内外的古农书中都有体现。对促进生态学产生影响较大的,则是19世纪以来的一些著作。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研究逐步由个体生态、种群与群落生态,最终走向生态系统生态研究。其中对生态学发展有突出影响的是: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提出、系统论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

51、、生态工程原理及技术应用。3.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生态学可分为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根据分类学类群生态学可划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生态学可分为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陆地生态学等。根据性质生态学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4.简述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与优化、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5.简述农业生态学的任务运用农业生态学的

52、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6.简述农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农业本身就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农业生态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不断受到重视而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由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到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学开始发展。7.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方向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8.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9.简述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10.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实质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与资源环境形成人类所需农产品的过程,离开了生物就谈不上农业,而光、热、水、气等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则是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由此可见,农业本身就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不完全一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占的比重最大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占的比重最大A.一年生植物 B.高位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仙人掌、仙人笔、霸王花和海星花属于同一种()。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生态位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7796<60jvsm
1.第三单元第一节土地资源学案2025(3)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答案】(1)类型多样;山区;(2)多;不足;(3)林地。【解答】解:(1)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53:>80jznn
2.—Whatdoyoumeanbythat?Youmustmakeanapologytome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he6;898>j695:54>>5673jvor@hvBdfdjt4lh435l72k5:2h:86?:2o:5eeie
3.农学:农业生态学必看考点(最新版)考试题库115、单项选择题 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占的比重最大 A.一年生植物 B.高位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116、名词解释 农业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117、单项选择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足也增加了()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他 点击查jvzq<84yyy4:3n}co0usi8jzco599698:5558A85744ivvq
4.在西门子S7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5437e6?g;c6:459f972gffl65gc;gfnf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