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的传说,可以说是我热爱旅行的源头。
很早之前听说探险家彭加木的故事,对他的勇敢感到至高的尊崇,又对他离奇的失踪感到匪夷所思。
为什么出动了直升机、警犬和那么大人力物力大范围集中式的搜寻,仍然会是一个下落不明的结果?
后来,当我看到罗布泊的照片,我想我大概懂了。
罗布泊地貌
罗布泊,是一个人为的沙漠。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早期时有水泽,看它的地名“泊”字带着三点水就知道了。中国人对汉字是很讲究的,地名尤甚。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中断,罗布泊干涸得很迅速,到70年代时,罗布泊仅剩了450平方公里。
自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胡杨林成片倒戈惨死,寸草不生,荒瘠凄楚。很快,罗布泊就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罗布泊也被人称为“死亡之海”。
体型巨大的越野车行在罗布泊沙漠中,就好像小孩的玩具。
自然的壮阔,让人沉思。
罗布泊有着各种各样神秘的传说。
但是曾经去过罗布泊的驴友带回最真实的反馈:
一只四脚蛇,几只苍蝇,而已。
变成荒漠的罗布泊无比荒凉,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唯有生存力强大的野骆驼还偶然从那沙漠中经过,却也在伺机寻找着水源。
不知为何,看到这个,总是会眼里湿润。 在所谓的世界几大未解之谜背后,人心是如此纯粹。 那些噱头惹人向
那些消失在罗布泊的勇士们。
彭加木消失后,探险家余纯顺也消失了。
你看那苍凉的墓碑之上,有后人千里迢迢送了水来。一瓶一瓶,一桶一桶。
我记得很久之前不知是在哪一本书上看到过,有一个探险家在罗布泊扎营,夜晚听见有人跟他说话,起身出帐时却发现四下无人。后来又一次睡过去,他再一次醒来,帐篷外面还是杳无人迹。
那话里是说,不要怕,我跟你在一起。
谁知道这是文学的虚构还是事实的传唱,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探险家余纯顺倒下的地方,离他放置水和食物的地点,才不到2公里。
西域36国之一,曾创造出辉煌无比的历史,引文人墨客称颂感怀的楼兰古城,也在罗布泊内,一夜之间,离奇的消失。
蒙古语里的罗布泊,是“多水汇入之地”的意思。
古今有异,沙漠变水泉,大海变荒漠。沧海能桑田。
世界的一切,都是在进行中的,也是在变化中持之以恒。
荒凉么?
没有人,没有生命,当然荒凉。
有人从太空图上看到,俯视视角下的罗布泊,像一只大耳朵。罗布泊也被人称为“地球之耳”。
不知是否有人在聆听这世界的节奏,还是在倾听凡人的探寻一声一声。
像曾经旅行到此地的驴友对罗布泊的感叹。
真实世界里的罗布泊,没有双鱼玉佩,没有外星人基地,没有各种夸大其词的神秘传言。
有的,只是一位位勇士虽败犹荣的丰碑。
那是人类挑战自然,人类试图解密自然走过的一段又一段历程。
那是你我的骄傲。
渺小而伟大。
这是罗布族,罗布泊人的房子。
“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
他们一辈子吃鱼,没有过多物质的追求,单一的生活却让大部分罗布泊人得以长寿。
有趣的是,罗布泊人连陪嫁,有时候都是一片小海子(小海子即指小湖泊的意思)。
夕阳西下,是否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叹?
新疆,多么遥远,多么美好。
新疆、西藏有许多的无人区。
有些不仅是无人,还无任何的生命。
就好像到了另一处空间,这里唯一的存在,就是无。
盐湖。
这像大海一样的湖泊。盐湖的色彩让人感受到纯净。
地貌。
车辙。
雁过留痕,人过留名。
这沙漠之中的风,却轻而易举把一切深刻遮藏。
幸好英雄的名字,我们都记得。
流沙。
罗布泊的此时此刻,荒凉也美。
荒漠里,野骆驼仍然在顽强地抵抗着自然的艰苦。
这就是生命吧。
三毛说,“我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于是便有了撒哈拉”。
只有你深入其境的去到沙漠,才会明白沙漠不是浪漫。
三毛对生活的乐观,对爱情的重视,让她看到了荒凉以外的意义。
罗布泊寸寸黄土之外,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是匪夷所思的各色穿越传说,是让人激动的奇闻异事,还是伟大探险家们探下的先锋姿态?
说起罗布泊,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沙漠?是野骆驼?或是那些英雄?
我眼中的罗布泊,在那光怪陆离的传说背后,是英雄的史诗,吟唱不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