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 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
材料三 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某局部地区示意图。 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盐池县发电,总占地面积为27770亩。
材料二:甘肃承接产业转移开始“挑三拣四”,大量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剔除钢铁、水泥、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耗水项目,近两年就有约2000亿元的产业项目被拒之门外。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全境大部分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国土被世界第四大沙漠——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国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硫磺等矿产资源。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目前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国内河流、湖泊稀少;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为主,牲畜数量连年增多;只有在河流附近有绿洲,以种植棉花为主,并且是土库曼斯坦最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区。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土地荒漠化分布图。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下面是“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a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b为洪积—冲积扇示意图。图c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断陷盆地岩溶地貌,山区面积占75.6%。全市石漠化面积高达88%,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区,正积极进行生态恢复。蒙自市降水区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蒙自市的地形及三个监测点的年降水量。
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营养之王”和“人类的第二面包”,可以作为蔬菜、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宜生长在疏松土壤中。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引进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马铃薯“主粮化”的呼声十分高涨。下图示意我国马铃薯四大种植区。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为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开始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在以“地产地消”为主要特征的直卖所(一种以农户作为流通渠道支配者的顾客自选式直销市场)模式基础上,日本推出了公路特色驿站这一新设施,即利用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在离村落较近的公路枢纽旁,建设公路服务综合体。截至2020年7月,日本已有1180家公路特色驿站,约八成驿站设立在远离大都市圈的山区半山区。下图示意日本公路特色驿站的综合服务设施数量。
材料一:花卉经济是福建漳州的特色发展模式,2024年漳州的花卉出口产值已突破1亿美元。漳州鲜花依托以冷链技术为核心的保鲜运输,通过“航空+公路”、“航空+铁路”等方式,并借助厦门机场实现国际化空运,市场覆盖日本、韩国、荷兰等50余国,是全国最大花卉出口基地之一。随着全球各地花卉产业的相继发展,漳州的花卉产业面对国际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材料二:百花村位于漳州市龙海区,与漳州市区的距离5公里左右,是漳州市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之一。这里聚集了上百家花卉交易门店,形成集群化、全链条的花卉交易体系,服务范围涵盖批发、零售及电商等多渠道交易。
材料三:下图为漳州附近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一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资源枯竭现象越来越突出,中部正在“塌陷”!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劳动力充足,煤铁资源丰富。近年来,安徽省一方面积极融入东南沿海,另一方面渴盼与中部其他省份一道崛起。“十一五”期间,安徽着力和东部搞好产业对接,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一 色纺纱的先染后纺工艺比传统工艺节水减排50%以上,具有健康舒适的优势,在欧、美、日等地区较为流行。总部位于我国东部的H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色纺纱企业,近年开始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一方面,以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紧随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步伐,在越南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在浙江建设“网链总部”项目,项目包括样品设计中心、产品供应中心、电商交易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时尚休闲中心。2018年,新疆发布了严格控制棉纺产业无序发展的有关通知,但H公司却逆势猛进,在新疆阿克苏建设色纺工业园和配套的染色工业园,集聚了纺织行业上下游企业。
材料二 图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