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撒哈拉沙漠变成绿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个说法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实际上,沙漠变绿洲这种事情我们也不是没做过。毛乌素沙漠面积约为4.22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卫星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片区域了。
沙漠变绿洲
首先我们要知道,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约有932平方千米,和美国的国土面积几乎相当。据专家推算,撒哈拉沙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前。
也就是说,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大概类似于东非,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可到了公元前3000年,根据古埃及相关记载,除尼罗河谷和沙漠里的绿洲之外,撒哈拉地区就已经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到了今天,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除了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之外,其余地区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的动植物为了生存,被迫做出了一些演化。就比如说这种呆萌可爱的耳廓狐。
耳廓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之一,夸张的大耳朵就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一样。为了能在沙漠中生存,它们的足部被有柔毛,巨大的耳朵能在沙漠中辅助散热,也能甄别一些微小的声音。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0万年的时间内,沙漠里的动植物随环境演化也很正常。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更何况,撒哈拉沙漠的成因并不是人类乱砍乱伐所导致的。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一般是在第四次冰期之后。在第四纪冰期之前,非洲夏季风的变化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岁差周期。大概在4万年前,开始影响非洲夏季风的强度,干燥的沙漠也因此形成。
北非地形单一,同时又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所以说,撒哈拉沙漠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什么生命禁地,只是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地形地貌。因此,如果撒哈拉沙漠突然消失了,必将会给当地的动植物造成一些影响。
不过,参考我们三北防护林治理的艰辛程度,如果想让撒哈拉沙漠消失的话,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雨林的危害
撒哈拉沙漠一旦消失,给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不过,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亚马逊热带雨林对地球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全世界的沙漠能变成热带雨林,给地球带来的影响肯定也是利大于弊的。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倒也不见得。
亚马逊雨林的作用的确很大。占地7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包揽了地球上将近10万种无脊椎动物、75000种树以及15万种高级保护植物。可以说,亚马逊雨林就是地球的生物实验室。
然而,大部分人只看到了雨林的好处,却看不到热带雨林增长带来的弊端。
我们先假设,世界上所有的沙漠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地球上突然冒出来了数千万公顷的绿洲。
这些绿洲必然会引来很多捕猎者和森林砍伐。此前人们发现的一些稀有动植物一夜之间几乎泛滥成灾。而那些沙漠独有的特色风光,顷刻间荡然无存。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有机物被很快分解,雨林中的真菌和细菌肆意繁衍。世界上不仅多出来了一个“地球之肺”,更多出来了一个可怕的生化实验中心。
撒哈拉沙漠面积大小的热带雨林,会大肆吸收土地的养分,导致雨林中只有高耸入云的大树,根本起不到提高农业生产和改善人口分布这些作用。
届时,人类刚消除了土地荒漠化这个顾虑,就又得面临一项新的难题:“撒哈拉雨林”里究竟有什么未知的生物?这种生物会给人类造成威胁吗?
另外,由于地球上绿洲和湿地的增多,地球上的含氧量也会随之提高,地球上的生物体积可能会越来越大。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世界,还适合人类居住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