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3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最近南昌怎么这么‘跑火’(跑火,江西方言,泛指处于顺利且上升的状态),周末真是不可思议的人多,街头太热闹了!”进入4月,朋友圈里发出如是感叹的人越来越多。那天还有同事问我,南昌街头怎么多了好多外国友人?说了很久的“南昌要如何成为网红城市”的话题,好像一夜之间就达成了,真是神奇。
万寿宫、珠宝街、摩天轮……到处都是年轻人。前不久,一个长沙街头深夜人头攒动的视频火爆全网,如今在南昌找个热闹街头深夜蹲拍一下,应该效果也不差。4月的草莓音乐节、春回音乐节、薛之谦演唱会加场……南昌“跑火”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夜游滕王阁。分析南昌“跑火”的缘由,你会发现街头那些年轻的面孔多是大学生,这得益于南昌、武汉、长沙的交通便利,还有短视频传播的惊人效率。
随“跑火”而来的有两种言论。一种说,南昌有滕王阁这样的历史名胜,也有青苑书店这样的小众文化打卡地;大型商业MALL不缺,还有藏在巷子里的味道好极了的“苍蝇小馆”……早就该“跑火”了。另一种理智派认为,这只是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哪座城市都很容易火起来,因为现在的人太喜欢新鲜,“跑火”一时易,想要长久难。两种观点其实都有道理,自信满满和居安思危也完全可以统一起来。我们欣喜于别人爱上了这座城市,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座城市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深度推荐,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去弥补。
“跑火”是表象,但从新年烟花晚会开始,我们不难看出南昌市政府的决心和努力。近年来,南昌市一直致力于强化省会城市潮流时尚属性,营造南昌美好生活、城市旅游氛围感,以打造“四季”文旅节事活动为重点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光是今年春节,南昌就精心策划了300项文旅活动,新春烟花晚会、迎春花市、绳金塔庙会……收获了超高人气,提振了消费市场,为经济发展打造了强有力的“文旅引擎”,为南昌成为“网红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大好形势之下,2023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今日召开,自然意义非凡。本次旅发大会上,南昌市文旅局将以“全面展示旅游发展成果,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为宗旨,打造一场高规格高品质旅游商品展销盛会,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集中展示“南昌礼物”和各县区优秀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把这些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来打卡,来更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4月21日、22日,薛之谦将连续两天开唱;
4月28日,南昌武商MALL将开业;
同一天,东湖区“胜利归来”第三季开启……
南昌“火”了!不止于此!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城市核心竞争力,让“网红城市”的光环“长红”,是南昌的终极目标。而要想“长红”,就必须在未来呈现无限可能,去承接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它的无限期待。如此说来,“跑火”仅仅是一个开始。
(文/叶海波)
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商圈、景区“人从众”
解码南昌:何以“爆红”
2023年以来,南昌“火”个不停。每到周末,火爆的珠宝街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甚至周边的中山路、苏圃路、象山路都是人山人海;从兔年春节那一场万人空巷的盛大烟花晚会开始,南昌就频频登上热搜,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轮番被全国网友热议。现在,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南昌的“粉丝”,显现出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下正焕发着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新魅力。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络绎不绝
●“南昌正在被看见”
虽然时间已过去两个多月,兔年正月初一晚上南昌的那场烟花盛宴,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据统计,当晚大约有70万市民、游客现场观看了这一盛况,全网约3000万人次通过各网络平台直播观看了迎春烟花晚会直播。烟花晚会举办24小时内,微博及抖音两大平台相关话题矩阵流量即达到6462.2万;截至1月27日,微博及抖音两大平台相关话题矩阵流量超过9000万。一场烟花盛宴令南昌在开年实现“火遍全网”“媒体刷屏”。
当然,实现2023年南昌文旅市场精彩开局的不止一场烟花晚会。春节假期,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异常火爆,吸引游客近50万人次。在这个占地面积仅6万多平方米的景区内,单日最高游览人次竟然超过了15万,难怪挤得网友连连惊呼,“感觉全世界的人都来到了这里”。
春节过后,珠宝街紧接着“一夜成名”,成为南昌白天最热闹、夜晚最火爆的一条街,成了五湖四海年轻吃货的聚集地。一家在全国开连锁店的本土大型餐饮店老板在特意去感受了珠宝街的火热场景后感叹,“下雨天的珠宝街,也人来人往”。在特地进店与顾客交流后,她明显感受到外地顾客比之前多,“特别是抚州、宜春、景德镇这些南昌周边地区过来的年轻人比例很大,还有不少省外来的游客”。
这些变化让江西商家惊喜不已,“南昌正在被看见,我们也要加油啊”。由此,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南昌旅行攻略”,各地旅行博主纷纷来到南昌体验,给出详细的南昌吃、游、玩路线,连本地人都不得不点赞。
南昌有太多好吃好玩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特种兵式旅行之南昌”新玩法。过去一年,南昌文旅方面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夜东湖”文化旅游消费圈成功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评数量居全省首位,实现历史性突破;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成功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湾里太平镇雷港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湾里岭溪谷民宿成功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摘下民宿领域最高荣誉;由红点奖获奖设计团队倾力打造的“芯原智光·寐趣鸟小夜灯系列”,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健康主题)金奖,成为特色的“南昌礼物”。
●打造年轻态城市文化新名片
近日,来自青岛的数百名中学生在滕王阁前齐声高诵《滕王阁序》的震撼场面,被全国媒体争相报道,连续“霸屏”,让南昌又一次登上热搜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让南昌滕王阁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完整背诵出《滕王阁序》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的活动激发了很多人重温《滕王阁序》的兴致,参与者上至七旬老者,下到三岁孩童。不远千里来闯关者掀起的背诵热潮,是南昌打造旅游活动出圈的典型成功案例。
记者了解到,随着季节流转,处处是美景的南昌,今年还会带来更多惊喜。如持续推出艺术季、消费季、红色季、时尚季“四季”节事活动,联合腾讯官方举办第十八届英雄联盟城市英雄争霸赛夏季总决赛,联合抖音发起年度城市营销“心动之城”活动等,打造南昌年轻态城市文化新名片。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将让外来游客更好地体验南昌丰富的人文资源,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底蕴。“一馆一品”博物馆发展计划,将鼓励兴建工业、农业、科技、教育、非遗等行业博物馆,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艺术、体育、文创、数字等新业态博物馆,高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等级文博场馆,从而形成主体多元、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大集群。今年,《国宝重现盛世齐飞——首届南昌市博物馆联盟藏品联展》精品展览将重磅亮相。
感受南昌的美好生活,体验独特的“老南昌”烟火气,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金字”招牌。“旅游直通车”和“复古铛铛车”旅游线路,串联起南昌中心区域滕王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地,以及佑民寺、绳金塔、八一广场等代表性旅游景点。赣江“一江两岸”大型灯光秀、“万寿宫”老南昌商业圈、摩天轮—秋水广场“夜景”观赏区、“洪都夜港·文化商业街区”等景点已成为南昌夜间文旅地标品牌。南昌还有“世界上离白鹤最近”的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湖水、草洲、滩涂与候鸟组成的鄱阳湖生态美景,还不为外来游客所熟知;而推动环鄱阳湖旅游公路工程的建设,必将为南昌打造又一爆款旅游圈。
●建成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曾经,与我省毗邻的长沙、武汉是不少江西人常去游玩的城市;如今,一批又一批长沙、武汉的游客来体验南昌文化。这源于南昌主动出击,持续加强城市品牌宣传,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及周边重点城市合作。
在今年3月制定的《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南昌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3%,实现旅游接待2.3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300亿元,要把南昌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这是未来南昌文旅发展的新蓝图。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高嘉欣
激发文旅产业创新动力 让红谷滩“热”起来
阳春时节,草长莺飞,南昌市红谷滩区渔舟湾的绣球花已经开好了;赏完花,再去不远处的鸿鹄里,静静地欣赏一场艺术画展……生活在红谷滩区,不经意间,就与身边的美好邂逅。
文化旅游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为城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南昌市红谷滩区通过开展系列文旅活动,重大项目拉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拓展全域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进一步彰显红谷滩区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强区的担当和首位度。
树品牌彰显特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红谷滩区的秋水广场完美地呈现了千古名句下的美丽景象,因此得名。毗邻江畔的晚霞,宏伟大气的音乐喷泉,让它成为游客们的打卡地。
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以品牌建设引领文旅产业发展,打造了诸多旅游品牌和“魅力红谷滩一日游”旅游精品路线。坐拥省文化中心、绿地双子塔、秋水广场、江南第一大沙漠——厚田沙漠等地标,“一江两岸”灯光秀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南昌之星”摩天轮助力南昌获评“全球十大动感都会”,赣江市民公园扮美“一江两岸”风光带,九龙湖公园、碟子湖公园、前湖公园游人如织,口袋公园、邮票绿地遍及街头巷尾,是南昌的“城市客厅”和“形象窗口”。
红谷滩区打响了文旅品牌,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强大的吸引力。
近期,随着中小学春游之旅的开启,南昌市红谷滩区融创海世界迎来了一大批小朋友,神秘有趣的海洋馆让孩子们在游乐的同时,还收获了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4月1日重新迎客的南昌融创乐园,以七彩春天花花节的形式,重新出发,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娱乐体验。
南昌舰、牛行车站展示馆、建军雕塑广场……在凤凰洲市民公园里,在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感受红谷滩区的独特魅力。
据南昌市红谷滩区文广新旅局相关人士介绍,该区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绿地中心303观光厅、融创主题乐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南昌工艺美术博览园、融创海洋馆、南昌舰凤凰园景区、厚田沙漠),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融创文旅城)。
开展品牌创建,让旅游名片“亮起来”。下一步,红谷滩区将精心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整合省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T16,以及欧罗巴年轻力中心、红谷滩大剧场、华润万象城、摩天轮、鸿鹄里、赣江新天地等资源,打造凤凰洲文化圈、摩天轮经济带等商文旅融合特色文化街区,推广“鸿兔”系列特色IP文创消费。悉心培育推广文旅精品,联合辖区高校、文艺团体培育推广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合理规划全区精品文旅体验线路。全心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南昌VR主题乐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温德姆花园创建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等旅游品牌项目。
强项目成果丰硕
强化项目建设,彰显首位担当,在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的路上,红谷滩区步伐坚定。
2022年,红谷滩区重点引进了江西文演数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联合全球视效科技领创者、行业龙头利亚德集团新注册江西新域视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江西文化数字化采集基地项目;红谷滩区与江西省文演集团合作,以文化惠民为导向共同打造了红谷滩大剧场……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推进,开创了红谷滩区文旅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在摩天轮下的鸿鹄里文化艺术中心,近期举行了“魅力红谷——两代琢墨·丁杰/丁鼎父女中国画展”,与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大餐”,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该文化艺术中心于去年9月底正式开业,配以“文化+艺术+商业”多元化的文艺系列活动,与省歌舞剧院、“一支麦”“赣派”等品牌合作,联合举办元旦讲演音乐会、喜剧脱口秀表演、魔术秀、烛光交响音乐会、文化讲座、露天乐队、环境演出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正在建设中的欧罗巴年轻力中心,引入特色亮点业态,提升吸引力,与周边的摩天轮、鸿鹄里、红谷滩大剧场及万象城等项目形成联动效应。下一步,随着省赣剧院、澳世汇文化艺术博览园、保利大剧院等项目的逐一建成,将不断完善红谷滩区的文化载体,丰富高品质的文化供给,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推活动重振消费
今年年初,红谷滩区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给重振消费带来信心。
新春期间,红谷滩区文旅活动热度高,新春花市“百花放”。红谷滩区在华润万象城举办首届迎春花市等活动,精心开展新年祈愿、网红打卡、传统非遗项目展示各类互动活动,线上同步发放5万元花市消费券,吸引客流35.5万人次,带动华润万象城春节期间销售额达6800万元。
商文旅融合促消费,红谷滩热闹度春节。各大商圈街区、景区景点设置兔年主题场景,推出一批亲子互动、特色花市、年货爆品、“鸿兔大展”户外展、“不二兔”华中首展、“野性城市”标本展江西首展等跨界融合、丰富多彩的促消费、聚人气活动,并给予多重优惠让利,给市民带来全新场景和丰富体验。同时,红谷滩区强化线上线下引流宣传,扩大影响力。线上,通过视频号、抖音和今日头条精准投流丰樟高、鄱余万等大南昌都市圈,宣传视频曝光次数达100万人次;线下,深入大南昌都市圈核心商圈投放“乐购红谷畅玩新春”宣传折页等广告5万份、出动广告车21台次,吸引了周边市县40多万人次游客来红谷滩消费。
据介绍,红谷滩区今年将投入1300万元商文旅消费券,提振文旅消费信心。策划文旅消费节、沙漠露营节、直播嘉年华、炫彩灯光秀、乡村研学游等系列活动,推出红谷滩网红打卡攻略。充分激发“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消费活力,持续做旺做热文旅消费市场。
谋新篇激活动能
2月26日晚,红谷滩大剧场内座无虚席,由江西省话剧团带来的大型原创话剧《海昏侯传奇》精彩上演,正式拉开了第七届“红谷戏剧”暨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季的大幕。2小时20分钟的演出,演员们全情投入的表演、跌宕的剧情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创新驱动,文旅融合,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红谷滩区文旅产业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将以全域旅游理念制定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结合红谷滩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红谷滩区城市旅游,推进乡村旅游,做旺红谷滩区人气、提升红谷滩区品质、打造红谷滩区文旅品牌。同时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
以政策为引领,红谷滩区文旅产业发展更有底气和信心,也迈出了新的步伐。
2月28日,以“红土情深·嘉游赣”为主题的红谷滩区文旅推介(招商)会在深圳举办。在本次招商推介会上,红谷滩区文广新旅局与深圳花生数字多媒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此次推介会的顺利举办,坚定了红谷滩区走出去的信心。下一步,红谷滩区还计划与更多城市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文旅“朋友圈”,着力提高红谷滩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促进合作共赢,构建全区文旅发展新格局,让更多游客和客商体验“鸿鹄之地”的独特魅力。
2023年,红谷滩区文广新旅局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文旅龙头企业,配合省市招商部署,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合作,大力宣传推介红谷滩的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不断提升红谷滩区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引进优质文旅企业及项目,为促进全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文/图 章娜
推进“文旅强县”建设 唱响“大美昌南·五彩福地”品牌
南昌县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展示城市发展新形象,2023年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花落”南昌县。作为江西省首府首县,南昌县凭借“通陆达海”的特色区位、“源远流长”的古色文化、“水韵稻香”的绿色生态、“创新创优”的金色产业、“忠诚担当”的红色基因,全力推进“文旅强县”建设,凤凰沟景区、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等一批景区成为南昌乃至全省的旅游文化名片。
2022年南昌县旅游人次突破3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9位。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发展可期,南昌县在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好五篇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大美昌南·五彩福地”文旅品牌,为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凤凰沟樱花谷
南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精心谋篇布局,把文旅产业作为进位赶超、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政策扶持方面,先后出台了《南昌县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南昌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南昌县克服疫情影响激活旅游市场奖励措施》《南昌县促进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建设的扶持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
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和经营主体可以享受到配套上级奖励资金、装修、租金、税收等多方面的补贴和奖励,装修最高可享受3500元/m2补贴,租金最高可享受80元/m2补贴,品牌入驻最高可享受1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年安排5000万元县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南昌县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对街区建设投资主体、运营管理主体和入驻经营主体分别给予资金扶持,并成立南昌县促进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建设领导小组,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
除此之外,南昌县相继出台“助企纾困20条”“稳经济33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全面落实各级惠企纾困政策,累计兑现惠企资金超104亿元,惠及企业1.8万余家。
在充分发挥年度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15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近三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资金达3.12亿元。政策引导作用逐步呈现,文化旅游市场明显激活。
就在去年,南昌县财政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926万元,实现惠企利民“提速”,用真金白银谱写文化惠民新乐章。新增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推进原城纪·南昌城市文化街区、昌南文化中心等项目的品质提升工程;新增投入1500万元大力推进城市特色街区发展,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新亮点。原城纪特色街区已成为市民都市旅游的目的地、时尚消费体验的新空间;设立1000万元文物保护和非遗专项资金,三江后万古村、塘南令公庙、吴氏家庙、吴培荆堂等一批文保单位得到有效修缮维护……
昌南文化中心夜景
以凤凰沟景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以乡村振兴发展为引领,聚焦休闲、生态、康养、文化,围绕“春韵、春采、春趣”三大主题,植入樱花节、民谣群众大舞台、茶艺展示区、琦遇风筝节等一系列业态活动,全方位展示近年来南昌市和南昌县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新成果。
一直以来,南昌县坚持景城一体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旅游公共环境。该县不断优化“一核三轴、四城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县域“九纵九横”交通路网基本成型,累计整治农村公路250条、1250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地理位置偏僻的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曾经交通不便,发展不起来。说起罗渡这些年的变化,村民们会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十三五”期间,南昌县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美兴公路,全村1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有硬化的对外机动车道,家家户户有入户便道。依托“四好农村路”,通过完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依托富硒莲花吸引游客来罗渡游览、消费、住宿。同时,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建成了两个瓜果飘香、种类多样、绿色生态的苗木基地。“罗渡村通过推进‘四好农村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创新多元的融合发展体系。”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村干部介绍。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而在南昌县城区,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一座座美丽公园,为居民打造了家门口的美丽风景。南昌县是南昌市的南大门,县城莲塘镇建成区现有公园绿地共26处,其中综合公园2处、社区公园17处、专类公园2处、游园5处。该县2022年新增城市公园、休闲空间3个,县域内公园、景观绿道不胜枚举,获评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成效突出县。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南昌县坚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获评全省生态园林城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88个共同富裕样板村、300个新农村提升村点建设亮点纷呈,获评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
南昌县国家4A级景区原城记
近年来,南昌县驶入发展“快车道”,居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升级。
“每逢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去昌南文化中心转一转,在这里体验休闲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位。”南昌县居民赵先生说。
最新建成的南昌县昌南文化中心,不但设置了县文化馆、职工之家、青少年活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馆,还有档案馆、图书广电中心(内设县图书馆、县融媒体中心)、艺术展览馆中心(内设县博物馆、县美术馆、市民互动体验中心)等。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南昌县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也增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服务能力,提高了文化创新能力,丰富了文化产品,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近年来,南昌县加快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全面建成覆盖全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体系基础上,昌南文化中心正式运营,并圆满承办第八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南昌县陆续举办了“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系列群文活动、第四届“书香赣鄱·全民阅读”你选书我买单大型图书选购活动、2022“舞动昌南”群众舞蹈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大型原创现代南昌采茶戏《抚河三道湾》在全省进行10场巡演,参加第八届江西艺术节暨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荣获表演奖和演奏奖。经典剧目《麻风女》荣获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节优秀展演奖。广场舞《一江春水鱼儿欢》获得第八届江西艺术节·2022年江西省广场舞集中展演二等奖。截至目前,全县现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各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58个,非遗项目37个,文保单位16处。
3月24日下午,南昌县采茶剧团惠民演出活动在原城纪胜利剧场震撼开演,为现场200余名戏迷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经典剧目《麻风女》,广大观众戏迷反响热烈,满堂喝彩。历史远去,文化传承。采茶戏依旧是南昌县人民老少皆宜的观赏戏种,原城纪里还有一座老戏台,每逢假期便会请出剧团资深老戏骨们在景区内为游客献上精彩的戏剧表演。在原城纪,围绕“破晓·1927”主题,打造“四个一”体验,即一个民国商品市集、一条南昌记忆老街、一场非遗文化盛宴和一片流动的民国风展演,游客可在原城纪民国特色街区,沿西大街体验百县百味美食;在瓦子角广场欣赏南昌县采茶戏精彩演出;在中大街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市集;在东大街欣赏南昌县特色非遗民俗表演、购买旅游商品等,感受一场沉浸式、行进式旅游体验。
近年来,南昌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品牌创建促品质提升,以新业态项目为载体,实施文旅多产业、多方位融合。
做足“旅游+文化”。推动“文化进景区”,“南昌采茶戏”“贺郎歌”等非遗在凤凰沟、原城纪等景区定期上演,小马文旅公司董事长冯震被文旅部评为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凤凰沟景区入选全国非遗景区、上榜“全国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
做深“文旅+农业”。加快推进南昌茅莲湖及旋风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南昌智慧大田智慧农场及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塘南市政陌上园获批省4A级乡村旅游点,全县有省级乡村旅游点12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做深“旅游+商贸”。2022年先后引进百盛集团昌南购物中心项目、万达广场昌南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澳辉滨江时代广场、嘉福集悦城(唯客天街)等一批商文旅项目建设,原城纪获批全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累计发放消费券1435万元,刺激商文旅消费,推动商贸旅游业大发展大提升。
为了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昌县按照“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原则,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旅元素,开发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产业链不断延伸。一方面以引客入县为抓手,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鼓励旅行社组织游客去该县旅游。2022年组织旅游专列2个,旅游大巴团体44个,一日游32332人次、过夜游18239人次、研学游76907人次,全年引客入县10.28万人次,推动旅游产业进一步繁荣。
去年9月,“粉花绽美赣鄱”2022黄马凤凰沟第五届南昌粉花季在南昌县黄马乡凤凰沟浪漫启幕,美艳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共赴赏花之约。自2018年以来,南昌县黄马乡已经连续承办了五届粉花文化活动。通过历届粉花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该节日成为当地迎接秋天、分享喜悦的重要节日,更成为了对外展示南昌县黄马乡、推介南昌县黄马乡的重要窗口,有力推动了南昌县黄马乡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兴盛,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借力“粉花”IP品牌活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全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着力谱写乡村振兴最美乐章。
以节庆为平台,南昌县常态化开展旅游节庆活动,陆续举办了第六届莲花经贸文化节、第十五届樱花节、第五届粉花节、第九届梅花节、第二届南昌县迎春灯会等系列文旅活动。2023年春节期间,南昌县以“喜迎新春·嗨购昌南”为主题,围绕品年俗、看年戏、享年趣、赏年展、备年货五大板块,举办100余场主题活动,推出20余项优惠措施,为市民游客打卡“诗与远方”加火添码,让文旅消费动起来、热起来。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下一步,南昌县将乘着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东风,继续朝前,谱写江西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华美篇章。
文/章娜 南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图/南昌县委宣传部提供
视野、布局、理念合力推动
安义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安义县地处南昌市西北部,自古就享有“地安人义”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666平方公里,下辖7镇3乡1管理处,人口30.7万。
安义县森林覆盖率45.55%,全县风光旖旎,被梅岭、三爪仑和圣水堂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环抱,100多个自然生态保护小区分布其间,形成“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形,生物资源丰富,有“南昌后花园”和“天然氧吧”的美誉。
安义的山水间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罗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罗田、水南、京台三村均有一千多年历史,被中科院旅游规划中心确定为“中国江南第一古村群”。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表彰,安义县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安义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430万人次,增长7.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增长8.9%。骄人的成绩背后正是安义县这些年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本的努力实践。
2022年,安义县围绕“南昌打造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建设全域旅游魅力县为抓手,全力推动安义旅游高质量发展,品牌吸引力与市场影响力有效增强。而全域旅游的视野、布局、理念,正是打造全域旅游样板的三大法宝。
圣水堂森林公园 魏小锋摄
全域旅游视野 实现全资源整合
为了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本,安义县成立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全域旅游创建指挥部,高位推动全域旅游。制定了《安义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开发完成“一码游安义”电子地图智慧导览地图,全力构建“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大古村旅游产业体系。以规划为引领,高点谋划全域旅游,安义县有国家A级景区5家、省级乡村旅游点7家、市级乡村旅游点16家,近几年还打造了20多个精品村,整合全县的资源,提高游客的体验。吸引游客,拓展外延线路。与其他地区内外联动、拓展合作领域对于推进打造全域旅游县也必不可少。安义县与靖安县签订了《安义—靖安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协议》,制定安义古村与靖安5个景点的休闲度假线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自媒体等进行宣传推介。截至目前,新线路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先进理念加持下,数据会说话。安义县文旅2022年交出了漂亮成绩单。安义县累计发放文旅电子消费券250万元,助力全域旅游复苏。去年国庆七天安义古村群接待游客数量在全市景区排名中取得1次第一、4次第三;今年除夕至元宵节期间,古村群客流量近6万人次,达到3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水韵白沙
全域旅游布局 完成全地域打造
安义县以本地特色文旅资源为核心,厚植文化底蕴,坚持多点开花,全域旅游布局,让景点活起来,让文旅产品呈现更大发展活力。
据了解,这些年,安义县举全县之力高昂安义古村龙头,围绕安义古村群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成了安义古村群研学旅行接待中心工程建设、三线下埋给排水基础设施项目、古村大道工程、游客中心入口广场提升改造工程、安义古村群罗田古街修缮工程等多个项目,古村的功能和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形成“多点”发力。
为丰富旅游业态,拉宽产业链条,围绕礼源角漂流、梓源民国村开发、黄洲镇宗山米粉小镇建设米粉产业园基地、汉方鹿苑田园休闲等文旅项目,积极与省市龙头企业对接,通过市场力量打造国家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形成以安义古村群为核心,其他点位共同发力的文旅产业链。
坚持办节造节,坚持多元发展,推动文旅活动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油菜花、特色水果、非遗等资源,举办了金花文化旅游节、东阳蓝莓节、乔乐金果节、非遗进景区等系列节庆活动,丰富市场供给。在今年3月5日,安义县成功举办中国安义门窗杯·2023南昌安义半程马拉松赛事,来自27个省份的3000名跑友共同开启江西省2023年第一跑。依托20万亩油菜花和8个创意彩色油菜花造型,举办第十二届金花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金花媒体观赏会,通过配套形式新颖的金花文旅嘉年华系列特色活动,从而让安义金花节从周边众多油菜花节中脱颖而出。
同时深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模式“多点开花”。深入挖掘本地文化,比如在水韵白沙、大垅肖庄历史文化名村分别挖掘梳理了明朝国子监祭酒杨淞、明朝金头御史胡新的传奇故事,并融入精品村整体规划建设中,打造了洪源书院、“监察第”牌坊等特色文旅融合示范点。
开发“龙津八景”等特色伴手礼30余种,注册文创产品商标“古茶集+”、研学产品商标“小健康美育”。推出农耕体验、传统扎染、非遗剪纸等多项研学活动,全年共接待100余批次、5万多名学生来开展研学活动。目前,安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文旅休闲娱乐、产品生产销售等类别的文旅产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15%,增长率全市第一。
安义古村群水南赣派小吃街 陈刚摄
全域旅游理念 提供全要素保障
近年来,安义县积极探索、强力攻坚,实施乡村运营突破行动,全力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增添全域旅游新动能。全域旅游理念下,安义向全国广发“英雄帖”,围绕破解乡村运营难题,学习借鉴临安区经验做法,实施乡村运营突破行动,按照出台一个顶层设计,构建一个行业标准,招引一批有乡村情怀、工匠精神的运营团队等“八个一”步骤,出台乡村运营扶持政策、乡村运营融资方案,设立乡村运营专项基金,推行“点状供地”等要素保障措施,高标准落实好乡村运营突破行动。
其次,打出“特色牌”,激发“产业化”运营活力。聚焦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等地方文化特色,瓦灰鸡、特色水果、安义米粉等农业产品,全力打造“一村一品”。最后,注重打造精品和“规范化”示范点位。目前已经打造了东阳萤乡农场、长均书画墨山、水韵白沙、黄洲宗山米粉小镇、长埠岭夏人家等50多个农文旅融合的特色精品村,以点带面推进全县乡村市场化运营,完善形成符合安义实际的乡村运营模式,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安义县将继续拓展文旅振兴新思路,围绕增加度假体验、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旅游精品、培育旅游珍品,推动各景点之间串珠成链、连线成面,形成一批文旅特色线路,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文旅担当、贡献文旅智慧和力量。
文/段萍 张文琪
精细工作促文明提升
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街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功能与品质不仅关乎城市的形象,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彰显民生温度。近年来,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街道积极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为深入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京山街道组织社区、行政执法队开展了卫生环境整治、文明执法等一系列暖心活动,全部取得了实际成效。
京山街道将每周卫生大扫除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以实际行动呵护美好家园
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街道京新社区,小区内杂草丛生,由于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缺位,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对群众生活造成了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环境面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京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辉以及街道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联合7家区直挂点单位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大家拿着夹子、扫把、撮箕等工具,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对垃圾、枯枝杂草等进行全方位捡拾、清理,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卫生环境整治活动不仅在老旧小区间开展。据了解,麻坊新路由于靠近麻坊集贸市场,道路存在垃圾、污渍等顽疾需要治理。为不断提升道路环境卫生质量,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整洁、干净的出行环境,京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辉以及街道干部职工、志愿者、环卫工人联合7家区直挂点单位开展道路卫生治理活动。为了不影响居民出行,大家夜间奋战,对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清理,对道路上的垃圾进行清扫,同时联系保洁公司派出洒水车对路面进行清洗,保障了路面的整洁,居民出行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了文明城市的创建。
目前,京山街道已将每周卫生大扫除活动作为工作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负责人,保障每周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卫生大扫除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认识,让居民进一步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进了居民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从而自觉参与创文工作,以实际行动呵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整治违规占道经营35起 文明执法共建良好的市容环境
在京山北路江农集贸市场门口,为全力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与路面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京山街道行政执法队员每日在该地开展执法工作,极力劝阻群众违规占用城市道路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整治前期,执法人员以劝导教育为主,积极向违规占道经营者宣传《南昌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引导其进入市场规范经营。对于拒不配合城管执法工作、屡教不改的违规占道经营者,执法人员果断采取行政处罚措施,第一时间亮证执法,并对执法过程全程摄像。通过此阶段治理,共清理占道经营35起、清理乱堆乱放35起。治理期间,京山街道行政执法队员文明执法,获得经营者的理解与配合,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学习有关条例,保证不再占道经营。京山街道行政执法办也因此有效地化解了纠纷与矛盾,解决了占道经营的难点问题。
下一步,京山街道将强化日常巡查密度,力争做到每日机动巡查、日常巡查以及集中整治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采取道路责任到人的方式继续开展执法整治工作,在各路段开展错时巡查,督促商户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发动辖区群众力量,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共建和谐美丽居住环境的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文/图 高译丹
滕王阁最近“很红”
数百名青岛学子齐诵《滕王阁序》刷屏 专家:江西厚重历史文化正在被看见
江南都市报讯 赵琼、全媒体记者李巧摄影报道:南昌滕王阁又火了!近日,江西籍演员罗晋在央视的节目中朗读《滕王阁序》,与大家一起“云游”滕王阁,让滕王阁景区成为更多游客的打卡地。与此同时,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也成为研学热门地。4月8日,400余名山东青岛九中学子在滕王阁前齐诵《滕王阁序》,气势磅礴,彰显青春力量。
青岛九中400余名学生滕王阁前齐诵《滕王阁序》
刷屏:数百名青岛学子滕王阁前齐诵《滕王阁序》
4月8日下午,400余名青岛九中学子在滕王阁前齐诵《滕王阁序》,场面震撼。据了解,此次活动正是由青岛九中组织“学问昌南,红色赣行”研学旅行的一项重要内容。2022级700余名学生分为两个批次,一同走进红色江西,感受赣鄱风土人情;其中,畅游名闻天下的滕王阁,了解绝美骈文描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是青岛师生向往已久的项目。
“我们这次研学之旅选取革命摇篮井冈山、千年瓷都景德镇、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等地,同学们通过参观纪念馆、体验陶瓷课程、齐诵经典名篇等方式,开启一场红色之旅、文化之旅、艺术之旅、历史之旅。”据该校宣传工作负责人孙雪梅介绍,这是青岛九中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研学活动。
对于第一次来到南昌的青岛九中学生张承琳来说,此次与滕王阁的遇见,仿佛是梦回千年,穿越初唐,与王勃共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第一天的游历心得里,她写道:“初见滕王阁,才悟那早有耳闻的‘瑰伟绝特’四字。滕王阁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瑰玮绝特的自然风景傲然于世,不愧于‘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美誉。”
说到组织学生在滕王阁前齐诵《滕王阁序》,青岛九中校长孙睿说:“这次出发之前就设计了几个场景,齐诵《滕王阁序》便是其一,希望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优秀,尤其是当你站在滕王阁远眺赣江,再读上《滕王阁序》,你能深刻地体会到当年王勃的心境。”
数据:今年已有4000余名游客完成背诵挑战
“我们这里不仅有青岛学生来‘打卡’,全国各地都有学校组织师生在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将其作为研学的活动内容之一。”滕王阁景区的工作人员刘颖告诉记者,4月8日上午,还有来自广东的20多名学生身着汉服来景区挑战“课代表”活动。
一到周末,滕王阁景区便迎来客流高峰期,一天的客流量过万。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游客欢迎。4月10日上午11时许,来自浙江的大学生王新豪正在背诵《滕王阁序》。“我是第一次来南昌,特意前来滕王阁参观,看到有背诵的活动就参与了。”王新豪告诉记者,自己顺利完成背诵,拿到了滕王阁门票兑换券。
自2021年9月起,国家5A级景区滕王阁推出“我是滕王阁语文课代表”景区免门票活动。至今,已有9000余名游客通过向景区工作人员背诵《滕王阁序》全文,获得了免费畅游滕王阁资格。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3月,背诵《滕王阁序》免费游景区的游客累计4000余人。游客前来背诵《滕王阁序》的热情仍在升温。
专家:江西文化正在被看见
无论是游客对于背诵《滕王阁序》热情高涨,还是此次青岛九中集体背诵《滕王阁序》引发热议,都足以体现江西本土文化正在被看见。
@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地一游胜过课堂耳提面命。
@77:豫章故都,洪都新府!南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一昂扬: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滕王阁多次重建,但只要人们在这里念出“秋水共长天一色”,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滕王阁。
作为文化大省,未来江西如何出圈?记者采访了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胡海胜。胡海胜认为,此次青岛九中学生齐诵《滕王阁序》出圈的背后,是江西优秀文化的具体展示,学生们通过诵读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在链接起来,更好地营造了一种现场代入感、沉浸感。此次青岛九中赴江西研学游的出圈,也吸引了更多人对江西文化的关注。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此案例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江西的厚重历史文化。江西作为一个文化地标,这次能够在中小学生里面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说明江西在研学方面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