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勘察设计信息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农房建设品质,着力打造新时代“皖美好农房”,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皖美好农房”设计竞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广泛发动全社会加强对体现安徽省域范围内农耕文明、传统风貌、地域特色,兼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新时代好农房设计的研究,优选一批“皖美好农房”竞赛作品,供广大农民朋友比选使用。

二、竞赛须知

(一)区域划分

按安徽省三大地理文化区域划分:

1.皖北地区:结合坊院式布局,继承并延续亳州民居和淮北民居为代表的皖北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特征,充分展现规整、厚重、质朴的风貌特点,注重防风沙与冬季保暖。       2.皖中地区:江淮丘陵地区要优化通风与防洪设计;大别山地区要发扬红色文化,强化生态保护;沿江平原地区结合水乡地形地貌,加强古建筑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展现水乡民居白墙、灰瓦的特色风格。       3.皖南地区:传承徽派建筑风貌,采用黑、白、灰组成主色调,加强徽州民居、天井式院落等传统建筑元素的保护和传承,适应山地地形。

(二)设计要点

贯彻“经济、适用、安全、绿色”的设计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结构安全、绿色低碳、乡土特色”的设计理念。

1.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针对具体场地和真实情境进行农村住房单体设计,体现建筑形体与环境相协调,村庄整体风貌与地域特点相统一。层数以1-2层为主,不超过3层。

2.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推广节能门窗、自保温砌块、绿色建材等节能环保材料;使用节能、节水设备;应用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采用乡土材料,运用乡土手法,实现传统材料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营造浓郁的乡土气息。

3.重点满足当地农村抗震要求,符合相关的抗震设防技术规范,采用框架结构、轻钢结构或装配式技术,优化基础处理与节点构造,提升农房抗震抗灾能力,设防烈度达到7度及以上地区考虑设计抗震避难间。

4.功能方面要契合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演变,科学配置农房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和储物空间等建筑空间,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如农机存放、庭院经济等),提供建筑选材及价格参考。

(三)宅基地面积

淮北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220㎡,其他地区每户宅基地面积控制不超过160㎡,房屋建筑面积不超过240㎡。分三种类型:(1)经济型:每户建筑基底面积80㎡及以下;(2)适用型:每户建筑基底面积80-100㎡;(3)改善型:每户建筑基底面积不超过120㎡。

(四)模板设计

由安徽省村镇建设学会根据片区划分和设计要求,提供基底资料。

三、竞赛要求

1.主体要求。全国范围内,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以及大中院校的教师或个人均可参加。

2.成果要求。建筑工程行业甲级设计单位参与竞赛应至少选择一个片区的三种户型(经济型、适用型、改善型)进行设计,其他参赛者可自由选择任一个片区的一种或多种户型。任意一种户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图纸内容。A:邻里关系总图,需表达周边完整房舍与小环境的关系(1:200-1:500);B:农村住房院落布置图(1:100),应绘出主体建筑及附属房屋、圈舍位置和庭院环境,并标明轴线尺寸;C:农村住房建筑平面图(1:100),建筑平面图应标明房间的家具、设备布置,标明轴线尺寸、房间面积等;D:建筑结构图(1:100),结构图应标明梁、柱、剪力墙(墙肢)总体布局,突出抗震避难间的做法,以及重要构造措施节点大样图;E:建筑各立面及主要剖面图,注明立面材质(1:100);F:建筑效果图(彩色渲染);G:能反映群体聚落状态的透视或轴侧设想图;H:BIM相关成果;I:其他需要表达的成果。

(2)图幅纸张。采用A0号竖向图幅,设计者对作品应自行编号以示完整。

(3)设计说明。应在图纸适当位置对方案的创意、地域特色,适应的地区,气候及地质条件等事项写出简要说明,并对基底面积、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造价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

(4)资料格式。以上资料提供实体材料和电子档材料各一式一份。实体材料包含:1至2张A0图幅展板,报名表1份。电子档材料以u盘形式提交。其中文本文件使用doc格式,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等图纸使用dwg格式,建筑效果图使用jpg格式,图像文件的长度不小于4000像素,采用最高质量压缩。BIM成果需提供模型文件、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成果等。图纸不得印有设计单位图签及作者单位、姓名。

3.版权要求。参赛单位或个人需承诺设计方案为原创作品,并签订承诺书,格式自拟。获奖设计方案版权归组织方所有。

四、竞赛流程

材料报送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9号232室

联 系 人:余燕、梅格林

(二)评选流程

1.评选。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选,选出优秀设计方案。

3.公布。公示无异议后,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站上公布。

五、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鼓励奖若干名,获奖作品予以通报表彰和适当资金奖励。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竞赛作品报省厅编入安徽省农房设计通用图集(暂定)。在此次竞赛活动中获得名次且符合《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实施办法》的,择优推荐参加2025年安徽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六、特别说明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权在展览、出版画册、图集、报刊、互联网及新媒体等刊发以及非营利性公益宣传中使用相关作品和资料,不另付稿酬。

THE END
0.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pdf二、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 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不同。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三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结合安徽省地貌特点与典型 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安徽省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681A6242=22992267287xjvo
1.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pdf全省土地按 地貌类型划分,平原占 49.6% ,山地占 15.3%,丘陵占 14.0%,台地占 13.0%,水面占8.1%。安徽省地形地貌图见附图2 。 1.1.3 区域地质 郯庐断裂 (沿嘉山-庐江分布)把安徽省分成两部分,以东属扬子地 台,以西属华北地台。后者南部金寨-舒城北西西向侏罗纪前陆盆地群以 南的大别山区属秦岭-大别造山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43?4;797:9=>0ujzn
2.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1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合肥 !;##<6= 摘要>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r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r生态环境敏感性r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 的空 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2其目的是明确区域或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地区2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 弱区 2为 产业布局 r生 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vzquC41yy}/ulngpioog7hqo1jpk8ufh1JD:<>FE9738:9:;;?4DO;CCF9F;J5528
3.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文主要收集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生物活动、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遗迹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己有的资料,确定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同时结合各类地质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初步分析区域地质灾害现状。 (二)现场地质灾害调查 主要查明评估区己发生的地质灾害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43;8/j}rn
4.第1章第2节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Word教参)精讲精练2025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也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1.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理要素 上游 中游 下游 地貌类型 山高谷深,以高原、高大山地、盆地为主 以山地、平原为主 以jvzquC41yy}/|}m0eun1|thv1;5:=:73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