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热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包围”了!其实,锁边只是第一步!全球变暖对土壤的影响盆地沙丘

我国最大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新疆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其中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面积的约64%、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约41%,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有着神秘壮阔的景色,但也暗藏危险。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之处,农田被掩埋、交通被阻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势西高东低,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有亚洲“干极”罗布泊,盆地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530万年前的上新世初期,其形成演化与构造运动和古地理轮廓有关。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其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塔克拉玛干沙漠全年有1/3是风沙日,沙尘暴的年平均日数为60天,大风风速达30米/秒。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向风速变化无常,流动沙丘面积占沙漠总面积的85%,除一般常见的沙垅、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外,还有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垅、金字塔沙丘、鱼鳞状沙丘及穹状沙丘等。

锁边,只是第一步

2024年7月,《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出台,到2030年完成一圈、两区、三线的作战。

一线:围绕沙漠边缘,重点对林草湿空白区、绿洲外围风沙危害区实施光伏+治沙、工程固沙、生物治沙锁边,布设光伏1亿千瓦,形成环沙漠边缘宽1公里以上,长约800公里的阻沙“光伏长城”。

两区:在受上下风口影响的10个县域风沙危害区,实施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种植林果、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等措施,实现绿进沙退;在沙漠中的15个自然保护区(地),通过实施工程固沙、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线:1条环沙漠铁路、 4条南北贯通公路、 5条河流河岸线, 实施草方格、湿地修复、种植灌草、退化林草修复、引洪灌溉、飞防灭虫防病等措施,巩固提升宽0.15—22公里、长7710多公里的防风固沙阻隔带。

除治沙、光伏外,当地可以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沙漠旅游……

通过一圈一圈绿化、一格一格绿化。也许,100年后,最终会把这一片亿万年的“死亡之海”改造成为动植物的“伊甸园”……

沙漠变草原,你觉得呢?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全球变暖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全球气候系统。以下是全球变暖对土壤的主要影响:

1.土壤水分变化:气候变暖导致地表温度上升,蒸发增加,降水不足,导致农田土壤水分紧缺。土壤水分的减少会限制农作物的生长,减少产量和质量。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土壤腐殖质含量下降,破坏土壤的保水性能,进而导致土壤贫瘠化。

2.土壤侵蚀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强热浪、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农田土壤的侵蚀风险。强热浪和干旱使土壤暴露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裂缝,从而增加土壤的侵蚀率。而暴雨和洪涝则会导致土壤冲刷和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的肥力和保持能力。

3.土壤碳循环改变:气候变暖将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率,降低土壤碳储量,并可能有效缓解气候变暖的速率。但同时,增温并不能使土壤呼吸持续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现象,从而降低或缓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正反馈效应。此外,变暖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群落结构,进而改变土壤碳库的动态。

4.土壤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壤中蕴含着全球四分之一的生物多样性,而造成土壤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前五大驱动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外来物种入侵、不可持续的土壤管理实践、污染以及土壤密封(例如道路硬化)和城市化。全球变暖可能通过加剧这些驱动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5.土壤盐碱化: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沿海地区的农田土壤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为海平面上升将引发盐水入侵,导致土壤盐碱化。高盐浓度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限制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

6.土壤养分失衡: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土壤养分的释放和固定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和平衡。这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对土壤的影响是复杂且深远的。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土壤的健康和功能,包括改善土壤管理实践、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等。

THE END
0.在这场沙尘暴的背后是逐渐沙化的蒙古国2011年和2013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与中国国家林业局治沙办、林科院还联合主办了“蒙古国防沙治沙技术研修班”和“蒙古国荒漠化防治培训班”,旨在促进中蒙防治荒漠化交流与合作,提高蒙古国沙尘暴源区防治能力。 2016年,中俄蒙三国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其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作为一项重要jvzquC41pg}t0|npc0ipo7hp1y532;6/253338iqe/olmwxeuk?1997660yivvq
1.我国已经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新疆B.内蒙古C分析 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 解答 解:我国已经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故选:A.jvzquC41o07139okclobq7hqo1i{fu4ujkzjariahf86gnh9c;
2.持续治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实现“双缩减”胡培兴分析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全世界,每天约331平方公里土地退化为沙漠或荒漠,导致13亿美元经济损失。 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系统推进我国荒漠化防治,树立了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1886:1CXUK_F;3TXm4^QCct]gG?zXM4718:=0ujznn
3.最强沙尘暴背后:蒙古国在防治沙漠化与经济发展间挣扎蒙古国是中国的陆上邻国,是全球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超过70%的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和荒漠化,并且沙化仍以较快的速度在一些地区蔓延。有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平均气温升高,导致水资源蒸发加剧,是蒙古国沙漠化的原因之一。据测算,在近80年里,该国气候变暖速度是世界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多,其jvzquC41yy}/ezhd0eun1qjcfnoog8724331566815>72<940jznn
4.5.2环境保护与发展同步练202516.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A.应该首要治理大气污染 B.需要加大兴建旅游设施 C.可以缓解城市能源紧张 D.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2024年7月28日,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神农架边界扩展调整的方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里也成为我国西南最大的温带森林。读“重庆五里坡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面17﹣17小题。17.形成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53;860jznn
5.20192020学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B.日本---亚洲唯一的一个发达国家,该国的最高峰是富士山,该国是一个岛国,该国的经济类型是外向型 C.美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美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最集中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即为东北部工业区,该区内有一个美国的汽车城--芝加哥 D.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拥有世界上第二、三大的jvzquC41yy}/l‚jqq0ipo8xl1f=8gnh55/?ggo26489.;;:5/4kbe:848d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