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叫嚣着:要让战机遮蔽意大利上空的太阳,要让发动机和马达声压倒一切声音。
墨索里尼
1935年10月,意大利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并获得红海的交通要道,发起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役!
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出动了30万具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而埃塞俄比亚虽有35万军队应战,但具备现代化装备的仅有万人。
埃塞俄比亚军队
意军分为三路入侵埃塞俄比亚,但遭到了埃军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意军的速胜计划。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事例,那就是一些埃军士兵为了向前线运水,自己在半路渴死。足见埃军的抵抗意志!
海尔塞拉西一世
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向当时的国联提出申诉,英法也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并对意大利进行了制裁,但是对意大利至关重要的石油却没有禁运,而且苏伊士运河也没有关闭。致使意大利军队的补给源源不断的到来,此战中,意大利还使用了芥子气等国际禁用的化学武器。终于1936年5月攻下埃塞俄比亚首府亚的斯亚贝巴。随即,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此战中,意军伤亡1万人,而埃军则损失27万人。
二,意大利闪击阿尔巴尼亚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尤其是在1939年3月,希特勒在未知会墨索里尼的情况下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这让墨索里尼很恼火,觉得自己受了侮辱。以前都是他教希特勒做人,现在却处处赶在自己前头,为了避免自己在轴心国中处于二流地位,于是,他也决定在未知会德国的情况下,准备占领阿尔巴尼亚。
墨索里尼在与部下谋划
除了在政治上的考量外,占领阿尔巴尼亚在军事上也很重要,阿尔巴尼亚的港口对意大利在亚得里亚海维持霸权很重要,另外,占领阿而巴尼亚后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桥头堡,进而为日后入侵巴尔干半岛做好铺垫。
原本计划组织十万军队与600架飞机参与入侵,后来实际参与的军队有22000人,以及部分包括两艘意大利战列舰在内的意大利海军部队。
阿尔巴尼亚军队约有15600人,作战装备和技术远远低于意大利部队!但依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阿尔巴尼亚军队
在登陆港口都拉斯时,阿军只有一支500人的部队,由宪兵和武装志愿者组成,他们只配备了轻武器和3挺机枪,并由海岸炮台提供支援,这些阿军在被意军借助海军炮火击败前成功地将意军阻击了数个小时。驻扎在都拉斯的阿尔巴尼亚皇家海军包括4艘巡逻艇(每艘均配有机枪)和1个装备4门75毫米炮的海岸炮台,后者也参与了战斗。阿军“地拉那”号巡逻艇的艇长乌尔奇纳库中士用机枪杀死了很多意军,直至自己被意军军舰的炮弹打死。
意大利神枪手部队在阿尔巴尼亚登陆
最终,意军从船上卸下了大量轻型坦克。此后,阿军抵抗开始崩溃,5个小时后,意军占领了都拉斯。
4月8日上午9:30,意军进入阿尔巴尼亚首府地拉那市并迅速占领了所有政府建筑物。
意军在阿尔巴尼亚街道
阿尔巴尼亚皇帝索古一世准备带领部队到山区继续抵抗,但受到了战前派到阿尔巴尼亚做军事教官的意军特务的破坏,导致很多大炮都没有弹药,由于丧失抵抗能力,只好做罢,索古一世逃到海外。4月12日,战事基本结束。
在此次战役中,意大利死亡约200人,阿尔巴尼亚死亡约1000人,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全境,为日后进攻希腊奠定基础!
三,意大利军队在北非的突进!
到了1940年9月,德军已经完成了对法国的占领,并针对英国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海狮计划,英国本土岌岌可危。
此时,墨索里尼再也按捺不住称霸整个地中海的野心,尽管在不久前与英国争夺东北非的战役失利。但在9月13日这一天依然对驻守埃及的英军发起了攻击。
意大利军队发起攻击
此时,意军在北非有30万大军,而英军只有6.6万人,180余架战机。但英军陆军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而在埃及边境,英军只部署一个师的兵力。故而,当意军发动进攻时,起初取得了进展,进入埃及境内90公里,占领了西迪拜拉尼,但随后由于后勤补给迟缓,指挥失灵的原因,陷入停滞。而英军则一直退到马特鲁港驻防,此时,两军之间有130公里的空间地带。
随着德军海狮计划的破产,英军得以把力量调配到北非前线,并于12月9日发动攻势。而此时意军则在埃及前线设了七大军营驻防,彼此间隔很远。最终被英军一一击破,此后两个月内,英军一举向西,把意军逐出埃及,并在利比亚境内狂飙800公里,逼近意大利在利比亚的统治中心的黎波里。
英军沙漠突击队
迫使意军彻底转入防御,丘吉尔认为北非危机已经结束,就借着意军此时在希腊的失败,把北非英军一部分兵力调往希腊,希望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基地,导致北非英军实力不足,没有彻底击溃意军,也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