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当代诗人。1963年3月出生,甘肃合水人。为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现任甘肃省作协副主席。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多年以来,出版《心灵的乡村》《纸茫茫》《乡愁时代》《高凯诗选》等18部著作。
诗歌曾经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单篇佳作奖、甘肃省委省政府第六届敦煌文艺奖、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等。诗歌代表作《村小:生字课》先后入选百余种选本、教材。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是献给曾经、正在和即将经历童年的孩子们的心灵读本,为了“向孩子致敬”,如后记所写的“作者、编者和读者都是孩子”那样,我们把自己抬举为孩子,就是希望与孩子同心同在。一个人会老,但一个人的童年是不会老的,它会永远定格在一个人的生命之初。
作者高凯表示,虽然自己早已不是一个孩子,但在今天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他儿时的梦想,虽然自己的童年所处的时代已经非常遥远,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是相近的,如果彼此心有灵犀,就会在诗篇里找到一个时空隧道。
这本新诗集不仅仅是高凯的诗歌创作,更是一个人关于童年的诗歌记忆或者对童年的一种向往。
九久读书人的编辑郭良忠当天也特意从上海赶到现场,分享了此书出版的过程及特色。到场的诗人与学者主要有海马、纪太年、卜涛、曹峰俊、王惠平、雷默、萧英杰、杨骥、丁忠诚、何俊霞、王美云、张文、海涵、许剑峰、萧瑟等。大家围绕高凯童诗创作中对现实的关注、保持童心对人类心灵完善的必要性、童诗如何超越时代局限等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南京朗诵家静美、夏可馨小同学和南理工学生代表易然分别演绎了高凯的精彩诗作。活动由马永波博士主持,现场气氛温馨且热烈。
读诗会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是一本看似轻盈、实则越读越厚的好书,不但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阅读,以童真的纯洁无染去除红尘中沾染的俗气。
雷默发言: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主要特征:
童心、童真、童趣。儿童的想象,儿童的知识体系,儿童对于世界的感知。
语言相对简单,直白。
儿童写的诗。
二、不同时代的儿童诗是否有区别?
由于生存的时间空间的区别,应该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50年前,我们这一代人的儿童时代与当下10来岁的孩子,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心理成熟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那时认为有趣的事情,今天的孩子或许已经陌生化了。
当然,经典的儿童诗应该具有超越时代的力量。最近,我读了日本著名儿童诗人窗·道雄的一些诗,就可以超越时代。
《蛐蛐儿》
作者:(日)窗·道雄
翻译:吴菲
草丛里
蛐蛐儿在叫着
就像汩汩涌出的
泉水那样
好想捧一把
好想 就那样
满满 捧在手里
等小小的天空 降下来
就用脸蛋去摩挲它
然后 我要轻轻地
把它放回原处
三、草丛里的那个孩子读后感
成人写儿童诗本身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需要诗人具有一颗童心,保持童真,写出童趣。王珂老师让我提交一首儿童诗给他,我想了想只能从我30岁之前的作品中去选,好在我的《二毛和我的故事》写的就是童年的故事。如今让我再写儿童诗,确实有些困难。
我惊异于高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写儿童诗,怎样才能一直保持一颗童心呢,这真是令人羡慕的事情。今天,很多儿童在十来岁之后就变得成人化,给人世故的感觉。因此,对于高凯能够长期以童心写童诗表示敬佩。
读完马永波发给我的《草丛里的孩子》诗集电子版。我的感觉不太过瘾,怎么这么快就读完了呢?
诗集中不仅有《草丛里的孩子》这样充满童趣的诗: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一头小牛丢了
肯定是被牵牛花偷走的
白瓷碗儿摔碎了
那是一朵打碗花给打碎的
脚上划了一个口子
也说是被狗尾巴草咬破的
因为鸡冠花早上没有叫鸣
所以上学又迟到了
草丛里的那个孩子
撒完最后一个谎就长大了
从此以后见人说话就会害羞
也是含羞草教的
诗集里还有《女孩》这样读了令人心酸伤心的诗。这个女孩,是中国重男轻女思想笼罩的女孩,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重男轻女意识已经没有那么浓厚,但重男轻女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尤其在北方农村。女孩这首诗直击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本书中格外亮眼。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失学女童群体的关心,是一种大悲悯。
《女孩》
妈妈 你听见学校的钟声
在叫女儿去上学了吗
它一直在当当地叫呢
不信 你听-----
那就是老师在一遍一遍
点女儿的名呀
女儿多么想端端正正直起身
响亮地答应一声:“到!”
女儿不想这么小就被拴在家里
女儿想学校想教室想桌子
想老师身后黑黑的黑板
黑板上多一笔粉笔印儿
女儿眼前就多一条亮堂的道
谁说女孩子念书没有出息
让女儿用手指头蘸着口水
给你写字-----
妈妈 你看清了么
女儿写的正是你一辈子不会写的
你的名字
读高凯童诗集《草丛里的孩子》——你就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
萧英杰
高凯老师定好这天要在南京理工大学大众书局搞诗歌分享活动,马永波教授就第一时间给我发了一份《草丛里的孩子》的电子版。这段时间里,我一空闲就用手机翻看,读得过瘾了,还将这份电子版分享给已经有孩子的女同事、女同学,甚至人家的女朋友。美文齐欣赏,好诗一起读。对不起了高老师,没向您征求许可就先斩后奏,还请不要见怪,我毕竟还年轻,有些时候还是会情不自禁!另外,这里应该没有出版社的老师,否则我都不好意思了,读诗不买书,出版社会哭。不过也没事,稍后我会买几本,给我的女同事女同学们每人送一本当做新年礼物。先读诗,再买书,先上车,再买票,反正书好,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下面就简单谈谈读高凯老师童诗的两点真实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和通读全书后,我有两个最真切和最直观的感受。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在读高凯老师童诗过程中,我的眼前会不时浮现女儿的神情和她的一些日常点滴。我家女儿这个月刚过了4岁生日,到目前为止没上过任何培训班,她喜欢画画,每天没事就会趴在地板上画,一张小嘴能成天不停地吧啦吧啦说些高深莫测的话。在读高凯老师童诗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家女儿经常会出口成章地说出一首首童诗来。比如在读本书第一辑自然主题的童诗时,我就顺手将女儿一次说的话整理成诗,诗如下:
《我不跟你们玩了》
明天
我不跟爸爸玩了
明天
我不跟妈妈玩了
明天
我不跟爷爷玩了
明天
我不跟哥哥玩了
明天
我跟树叶玩
我感觉这首诗,就比高凯老师的诗就差那么一点点。
《宠物与孩子》
两只陌生的小狗狗
刚刚认识 刚刚得到快乐
但因各自主人的离去
不得不分手
两只小狗狗都没有手手
只好摇着尾巴再见了
两个陌生的小朋友
刚刚认识 刚刚得到快乐
但因各自大人的离去
不得不分手
两个小朋友都没有尾巴
只好挥着手手再见了
这首诗所呈现的是真真实实小孩的视野和思维,特别能打动我。因为我家女儿到现在,说狗,还说狗狗,说手,偶尔还是说手手,所以,这首诗特别能够让我入境。
读高凯老师这样一位老大哥的童诗,会时不时想到自己女儿,不是我走神,也不是我是个女儿控,而是高凯老师的童诗,确确实实勾起我内心潜藏的童心。在一路读的过程中,我强烈感觉:高凯老师就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小孩,而且是个小女孩,因为小男孩大都没这么伶牙俐齿,没这么能言善辩,也很少能像小女孩一样说出这么多故作深沉的话来。高凯老师,你就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就像我们心目中那个聪慧早熟语言犀利的小女儿!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读完这本《草丛里的孩子》后我突然也想写童诗了,而且冲动强烈。高凯老师也算是老大不小了,还能这么幼稚,难道我们就不能幼稚一把?毕竟我比他小点!装嫩,谁又不会呢?可真要下笔去写,发现还真不容易,老黄瓜要装嫩,不刷绿漆可不行。这也足以证明,高凯老师就是一根嫩黄瓜,他人不一定嫩,内心一定是绿色的,嫩得很!我是通过《村小:生字课》这篇已经成为经典的童诗,才知道诗歌作品具有鲁迅气质的高凯老师居然还写童诗,而且写得这么好!高凯老师是既能上马冲锋打仗,又能下马玩泥巴撒娇,不愧是大家,值得学习!孩子的思维是最好的思维。就像毕加索,少年时就画得像大师一样了,后来却一直在学习,怎么能够像孩子一样去画画,结果,他画出了巅峰,画出了传奇。高凯老师也是这样!接下来,我们要向高凯老师取经学习,尝试创作童诗,努力坚持,争取有朝一日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他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