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等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已变为“塞上绿洲”图片中国

中国网6月17日讯(记者韩琳) 今天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10年来,我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卫星遥感照片显示,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等重点治理区,已由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玉珍生态园”属于毛乌素沙地的一部分,2017年时已基本被绿色植物覆盖。(韩琳 摄)

根据国家林草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北方风沙线上的绿色生态屏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02.9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4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014万公顷。昔日的“不毛之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等重点治理区,如今已变为“塞上绿洲”。

10年来,全国建立了4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8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开展了荒漠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建立了26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初步形成了荒漠定位观测体系和防沙治沙标准化体系。开展了第五次、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和第三次、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监测,首次开展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年度变更调查,通过摸清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指导治理工作科学开展。近五年沙尘天气明显减轻,较“十一五”期间减少31%。

库布奇沙漠景观。(韩琳 摄于2017年)

在严格保护和治理的基础上,我国积极推动沙产业发展,利用沙区光热、物种、土地等资源充足优势,适度发展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据统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1200亿元,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特别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锻造了伟大的治沙精神,涌现出了“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以及“时代楷模”苏和、“八步沙六老汉”等治沙英模,锻造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成现实。

多年来,我国不断强化防沙治沙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相继出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全国沙产业发展指南》《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沙漠公园管理办法》等。与重点省区签订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组织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期末综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中央对各有关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不断创新实用治沙技术和综合治理模式,攻克了包兰铁路“五带一体”防护体系,塔中油田沙漠公路防沙治沙体系,阿拉善飞播治沙造林等一系列治沙技术难题,打造了科学治沙的“中国样板”。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义务,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建立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林草主管部门杰出贡献奖。

2000—2019年间库布奇沙漠植被指数图。

国家林草局介绍,下一步,我国防沙治沙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强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立健全荒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编制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与重点省区签订“十四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压实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适度发展沙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到2025年,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新增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950万亩。

据了解,今年我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活动16日在京举行。活动现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和组织发来贺信。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多家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代表响应“中国10年间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倡议,助力荒漠化防治。(本文配图除署名者外,均由国家林草局提供)

THE END
0.镜观中国|“三北”相册|三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固沙林|库布其沙漠|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千松坝林场,造林队员在种植樟子松(2018年8月7日摄)。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及接坝地区,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高速公路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库布其沙漠边缘的生态防护林带穿过(2017年7月28日摄)。 jvzquC41o07757hqo1tfy|4ctvodnn4K8RNC8TY264=::_J0jvsm
1.阿拉善梭梭与苁蓉(附图)梭梭是一种独特的沙漠灌木植物,平均高达 2-3m ,有的高达 5m ,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是中国二类濒危植物梭梭林是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之一,性耐干旱,喜沙性,耐严寒,有顽强的生命力,寿命可达年百以上(图片)。在阿拉善地区人工种植梭梭树的技术也已成熟。在人工适当补水条件下,春、夏、早秋均可进行人工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99/273338692893;@69:0yivvq
2.榆林:中国治沙从这里起步图片频道榆林:中国治沙从这里起步 毛乌素沙漠变绿洲,一代又一代榆林人续写绿色传奇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近百年间,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沙进人退,榆林城曾被迫3次南迁。jvzq<84rke4qgxung0ipo7hp1p70496;12<368h323<.5:6993860qyon
3.沙漠腹地图片沙漠腹地图片大全全景网-高端图片库和正版图片素材网站,拥有大量的沙漠腹地图片及沙漠腹地图片素材,个人免费下载使用高清图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媒体创意解决方案。jvzquC41o0wvcwokpi4dqv4ecvkhq{~134>38@=;0jznn
4.中国汽车网汽车图片站中国汽车网收录半挂车,轿车,越野车,客车,牵引车,载货车,专用车,自卸车,其它类型汽车共计9大类,1300多家品牌,33万余种国产车型资料,工信部汽车公告及图片查询jvzq<84orki/eqnpcegs0lto0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