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戈壁里的朝阳凤凰网甘肃

原标题:沙漠戈壁里的朝阳——记玉门电力工程青年建设管理团队

一路向西,汽车在一条窄窄的公路上,驶向无尽戈壁中。千里黄沙,横亘长天,戈壁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苍茫的天空和无尽的地平线。错落交织的银线和高耸的铁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位于玉门市花海镇东南的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戈壁深处,机车轰鸣。

该工程是“十四五”甘肃省列重点工程,也是连接河西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新能源基地及直流工程的关键载体,工程的建设将在满足酒泉规划电源汇集送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十四五”期间嘉酒地区新能源送出和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灯火璀璨的背后,是他们的坚守——远在西北戈壁荒漠中的有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如戈壁冉冉升起的朝阳,正在这里挥洒青春,建设电网。

逐梦:一心扎根戈壁

“晒太黑、变化太大、过不了安检,我已经换了两次身份证。”4月19日,景明明站在玉门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党员责任区的展板前,看着自己刚参加工作的照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脸笑着说道。照片里的景明明白白净净,和站在我们眼前的他判若两人,由于河西地区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常发性大风、沙尘,紫外线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脸都被晒得黝黑黝黑。

1993年出生的景明明,是国网甘肃电力玉门工程青年建设管理团队的项目执行经理,这支由18名青年组成的玉门工程团队,平均年龄30岁,90后占比89%,00后占比11%,主要负责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任务。

景明明第一次接触变电站是在酒泉的沙洲750千伏变电站,刚出象牙塔的他被眼前占地两百多亩的变电站震撼到了。“沙洲变在阳光下是一片耀眼的银色,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国重器的意义,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扎根戈壁,为电网建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景明明的眼睛里闪着光。

正如景明明所说,参加工作不到4年的时间他参与了沙洲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兰临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甘州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河西750千伏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金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工程,真正见识到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历程。

“玉门变地处隔壁,由于干旱、严寒、大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长时间的特殊环境对混凝土基础质量造成损伤是不可逆,我们要解决的是长期服役下的基础变形和裂隙精准识别和快速检测,通过实验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耐久性及裂缝等问题”。针对此情况,2023年,景明明带领玉门青年管理团队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分析研究并立项,探究西北地区复杂环境下导电纤维增强自修复混凝土腐蚀劣化全过程,采用不同石墨烯配合比制备钢筋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复杂环境下智能混凝土抗腐蚀特性试验,研发出高性能导电纤维增强自修复微胶囊,建立电阻法智能混凝土损伤监测体系,实现智能混凝土复合材料耐久性优化与提升。今年3月份将此技术进行再提升,该项目预期形成《高性能导电纤维增强自修复微胶囊混凝土输变电基础工程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报告。

坚守:戈壁滩里“战”风沙

四月的沙漠戈壁的绿意还正在萌芽中,夹杂着沙土的风呼啸着,吹在身上还是很冷。4月22日,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的施工现场,750千伏配电区首基格构式构架正在进行吊装,王晓旭正在用对讲机指挥着。“现在设备材料可以用车直接运到施工现场,为了抢抓建设黄金期,我们吃住都在工地上。”除了建设周期紧,还有另外一大挑战是玉门地处河西走廊风沙较大。

“这次330千伏构架梁柱连接方式突破常规,目的就是提升在常年大风地区构架的稳固性,这也是西北地区首次采用圆孔固结设计方式,误差裕度只有3毫米,但这对构架基础施工精度、生产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加大了施工作业风险、吊装难度”王晓旭说道。在330千伏构架吊装时,采用一台220吨的设备为主吊,一台80吨的吊车为辅吊,正常情况下吊装工序相对简单,一天可以完成8-10吊,采用新型连接方式后,一开始一天最多3吊,在经验的积累下后续吊装步入正轨,但该方式的钢材用量减少、安全性增大。

1994年出生的王晓旭,是甘肃送变电公司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管理团队的技术负责人。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建设甘肃宝兰客专麦积75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张掖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仲巴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兰临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一直扎根施工一线,甘谷、徽县、张掖、西藏、临洮、玉门的变电站,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王晓旭参与编写的《降低石膏板墙面上开关插座的使用松动率》等三项成果获得中电建协电力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研发的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取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编写的甘肃省地方标准《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标准》在甘肃全省发布实施。

正青春:戈壁00后“整顿”职场

“一定要保证操作规范”,4月19日,一个年轻的身影一如既往活力满满地穿梭在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施工现场,王志锋负责督促现场施工人员遵守工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还需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同样也是94年的施工项目经理张开波说道:“现在大家都说00后‘整顿’职场,我们团队里的00后也在‘整顿’职场。”王志锋全身散发着青春正能量,他用充满青春活力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整个团队都是朝气蓬勃、焕然一新的面貌。

这已经是2002年出生的王志锋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也是玉门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中担任最年轻的班组负责人,参与了花海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张掖甘州75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但王志锋依然一刻不放松地学习,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宿舍的他继续拿出学习资料在上面勾勾画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带领班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但凡遇到大型作业,王志峰都会穿梭于现场各工作面之间,严格管控现场作业各环节。深夜,当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后,他还会再检查一遍,他深知安全生产无小事,一定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工作人员身上。

在玉门变电站工程现场,都是像王志锋这样年轻的人员,他们正青春正当年,坚守荒漠戈壁,默默奉献,在施工现场埋头苦干、在巡检路上挥汗如雨,绘就一幅幅电力人坚守工作岗位的动人画卷。

一直以来,玉门工程青年团队扎根戈壁,全力以赴为电网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力量。截至目前,该团队依托工程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项目5项,获得中电建协科技进步奖3项、QC成果5项以及多项公司级奖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8项,授权软件著作1项,参编技术标准2项,工法创新2项。

戈壁里的青年电力人,万家灯火的守护者。他们犹如戈壁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朝阳,为了心中理想,远离城市喧嚣,在沙漠戈壁用坚守谱写着青春奋斗的赞歌,为电网建设注入青春活力。(文/强文莉 图/闫敏)

THE END
0.戈壁滩变了模样70年前,兵团人凭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在寸草不生、狂沙肆虐的茫茫戈壁上,盖花园、建城镇、办工厂,昔日戈壁滩变为如今的美好家园。 往南看,紧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十四师昆玉市,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万亩枣园防沙又增收;朝北望,艾青笔下令人一见倾心的八师石河子市,水绿山青、产业兴旺,职工群众对美jvzq<84grcvft7gkpizvcwsgv0ipo8ucf1ipp}4424:1:8541e719=>;:0nuou
1.《长城》2022年第1期杨献平: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人事物(节选)对于大地来说,草木无限,动物成群,才是其强大生命力的绝佳表现,而沙漠戈壁的大和无际,沙石的无法计量乃至密集成堆,成大漠,则令人心生惆怅。我们热爱的,是这世界上那些鲜活的事物,是诸多鲜活事物在一起时候的碰撞,乃至和谐互助。众生的存在,构成了人间的繁茂,也使得天地之间,物竞天择,阴阳和合,到处都是无限的生机和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4475d6:=;:9344<:;996/j}rn
2.戈壁滩上的田园梦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茫茫戈壁滩上,这的确是一片与众不同的存在——千亩枣林郁郁葱葱,大小水渠波光粼粼,草木葳蕤,鸟鸣虫唱。若不是远方隐约可见的座座沙丘,置身其中恍若江南水乡。 枣园的主人常巍,河南周口人。5年前,常巍来到和田包下千亩荒地种枣治沙。 jvzquC41pg}t0:75934dp872355228581CXUK:8:3269;@>99:>537xjvor
3.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负责场平工程的当地某能源公司项目负责人白晓春说,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正是基地先导工程“标准地”建设现场,由于每天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都有120台左右,在大漠戈壁中尤其显得气势如虹。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52=8:?9542787;;76
4.于栋:戈壁滩上等待磨砺的一粒沙石“那里没有北京、上海的繁华盛景,有的只是沙漠、戈壁滩的狂风与狼嚎,但这丝毫不会阻拦我的选择!我就是要成为那一粒平凡的沙石等待磨砺。”——于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于栋同学在2007年7月毕业后,就将踏上祖国最西边的土地——因为他即将成为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一员,负责压气站设备的维修工作。一听说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3?388<7:;6/j}r
5.扶贫扶到戈壁滩——记江苏联通援疆扶贫干部卜寅2018年9月,当他得知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启动首批人才援疆选拔工作时,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妻子的理解下,他离妻别子,毅然踏上了新疆那片布满了沙漠和戈壁滩的热土,长满了胡杨和骆驼草的热土……三年的时间里,他把大爱洒满了这块热土的角角落落。 他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新疆联通的发展中jvzquC41yy}/ewnk0eun0ls1toed87242721}7242723;d452=157mvon
6.军营观察丨今天,我们如何学雷锋1979年,驻扎在胶东半岛的“雷锋四班”所在连,受命组建新疆军区第一支坦克部队,整建制开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某地。 在荒芜的戈壁滩上,“雷锋四班”所在连官兵睡在“地窝子”里,一干就是3年。 为节省开支,“雷锋四班”战士在第3任班长孙金根带领下,自己动手维修机械。平时一有空,该班战士就在工地上捡水泥袋、jvzq<84yyy4937hp1{}04974/2902<4eqpzfp}d323978B:0jvs
7.我在边疆望北京第2季丨新疆&云南为家乡连麦!“美丽经济”在七彩云南 如火如荼绽放 这里是新疆米东区 作为中国离海最远的内陆省份 坐拥沙漠和戈壁滩的新疆 利用现代技术 让海鲜“搬家”到这里谋生 实现了海鲜和陆地养殖的“双向奔赴” 推介官: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紫月 金秋九月 “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 jvzquC41yy}/fjqkfcom{7hqo1ipp}jpv1814<23217:1ltpvgtua>:8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