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黄**(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2023年七年级地理课本(三篇)七年级地理课本篇一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
生:人种不同。
师:对。那么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板书】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种与人口
第一课时
一、三大人种
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区分他们呢?
生:观看图a、b、c、d。(让个别学生来描述)
师:不错,他们的区分在于肤色、头发、脸型等三大方面,其中主要是肤色。
生:阅读课文,区分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感性熟悉与理性熟悉相互交替)
【板书小结】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师:那么,我们属于哪一种人种呢?
生:黄色人种。
承转:不同人种之间有交往吗?(引导学生阅读“文化沟通的见证”)
生:有。
师:其他人种又分布在什么地方?
生:阅读课文p50第1、2、3、4段,看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e,让学生指图说出不同人种的分布。
【板书小结】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气候不同。那么,人种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战其间,希特勒屠杀尢太人;美国的种族卑视。他们有没有优劣之分?(指导学生阅读“人种特征的形成”资料)
生:人种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在三大人种交界的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还生活着混血儿,他们之间没有种族优劣之分,只有体貌的差异。
承转:人的生产与生活都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各异,那么,人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否平衡?
【板书】二、人口的分布
师:指导学生读图f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
生: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人口密集(200人平方千米/以上)。在干旱、过度潮湿、寒冷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有(1人/平方千米)。
师: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生:读课文p51页。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口密集。
师:指导学生读图g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1、人口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读图思索答复,
1、在高纬度的地区人口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由于纬度越高得到的热量越少,自然条件越恶劣,人类生存困难。
2、北半球的人口多,南半球的人口少。由于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各国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口比南半球的人口要多。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人种和人口的分布,了解人种的区分是依据体貌特征来分的,没有优劣之分。以及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种的形成与分布也不同,在自然条件优越和社会经济好的地区人口比拟稠密。
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了解各人种的其他特征现状,看看周边有没有其他种族的人。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5.学会分析人口增长率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把握问题
教学预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头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学问。
出示幻灯片1:标题
出示幻灯片2: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3:《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答复: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4: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非常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6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
出示幻灯片5:“资料: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
活动(一)p65页第1题,让学生读p65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觉了什么?它说明白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7: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打算的?如何计算?
(让学生阅读p64页《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打算的,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诞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出示幻灯片8:诞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诞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削减。
出示幻灯片9:举例计算人口增长率
活动(二)p65页第2题,让学生答复并提问: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高?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低?
出示幻灯片10: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
出示幻灯片1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率的凹凸,必需同它的经济和社会进展相适应。假如增长率过高,可能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急、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贫困人口增加;假如增长率过低,可能会造成劳动力缺乏、国防兵源缺乏、人口老龄化严峻等问题。
出示幻灯片1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缘由是什么?
1830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愈来愈快。活动(三)让学生完成p66页图4-4《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并巡察,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画折线图,一名画曲线图。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匀称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出示幻灯13: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单位:人)
出示幻灯片14:计算临盘地区的人口密度
活动(四)让学生填p67页第1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怎样的?
让学生读p66页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并答复: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大于200人)
2.世界人口稀有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小于1人)
出示幻灯片15:指图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
出示幻灯片16: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至于人口稠密和稀疏的缘由我们下一节再讲。
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状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学问,盼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
出示幻灯片17、18:
稳固性测试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和打算的。
3.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来表示。
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上看,亚洲的和部洲和洲的东部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5.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1999年诞生并成活婴儿25000人,死亡15000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202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那么,我国的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其次节语言和宗教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查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六大语种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查找“世界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比,完成板书表格的填写。
2、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图片资料及不同宗教信仰文字资料,展现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争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2、敬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
三、教学关键:通过读图,分组完成。
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读图指导法等。
五、学法:读图查找法、填表比拟法、练习法等。
六、教师预备: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
七、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课前沟通用英语宣布上课并提问。生争论、沟通并答复。
2、画表格,指导生读图。图文对比、查找答案、填表格(写语言分布)
3、组织活动。争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4、师插入北京之行实例。生协作听并答复师提问。
5、组织学生读图。自画表格完成三大宗教学习内容。
6、达标练习。学问运用力量提高。
7、总结并板书课题。生总结所学内容(语言和宗教)。
九、达标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感沟通,精彩过渡
师以闲聊的方式与学生就单元测试状况进展沟通,确定学生成绩,鼓舞学生干劲,呈现学习风彩,恰到好处时用英语宣布上课。
2师宣布:(classbegin。gdrningclass)
1、生听,并群情激扬的表示一展自己的风彩。
2、gdrningteacher.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同学们,我们刚刚的课前沟通和相互问候共用了哪几种语言?你学到或听到的还有哪种语言?你会说吗?全世界主要使用语言有哪几种?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今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的主要语言”(师板书世界主要语言)
3、指名做答:我们用了两种语言分别是汉语和英语。
4、还有俄语、蒙语……
5、生试说蒙语
6、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图,进入学习状态。
十、世界主要语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b“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提问:世界主要语言有哪几种?
2、师画表,师生共同完成汉语、英语的分布,其它四种语言的分布区,生分组完成。
世界主要语言
语种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
3、力量培育
(1)美国以南的美洲为何称拉丁美洲?
(2)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语言?为什么?
(3)争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4、师小结,鼓舞学生的观点。
5、师叙述亲身经受的大事。
19__年,我和五名同志被奈曼旗教研室派到首都北京学习。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到天安门广场游玩。那时有许多老外,随行中有一人提出和老外照像做为留念。但苦于不会外语,无法沟通。我初中学过英语,便自告奋勇地与老外打招呼。
七年级地理课本篇二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把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缘由;把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育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育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力量。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详细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其次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缘由
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缘由
三、温度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3、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降临的时候,天气变得非常严寒,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非常暖和。大家知道,我国国土宽阔,南北跨度很大。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异呢?假如有的话,又是什么缘由形成的呢?
学习新教材
[阅读思索]结合课本第43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
其次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板书]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板书]
[教师归纳]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非常严寒;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暖和如春。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答复以下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
[教师归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从今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2℃左右。从今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最南端的南海诸岛气温大约是16℃。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8℃。
[提问]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1、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板书]
2、成因[板书]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投影片。
[提问]从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和风向考虑,分析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方气温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我国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受严寒气流影响剧烈,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又由于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又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南岭高大地形的阻挡,使得冬季风的势力越来越弱,甚至云南的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省根本上不受冬季风影响,所以气温高。
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
[提问]我国大局部地区气温在多少度以上?黑龙江北部和南海诸岛的气温各多少度?温差有多少度?
[教师归纳]我国夏季绝大局部地区气温都在16℃以上。黑龙江省北端气温约为16℃,南海诸岛的气温约为28℃,南北温差只12℃。可见,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
1、特点: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板书]
2、成因[板书]
[提问]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为什么夏季时,气温也较低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随着高度增加,温度渐渐下降,所以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低,但温度仍旧偏低。
[其次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回忆上节课内容,答复: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大家知道,由于我国地域宽阔,地形简单,加上其它缘由,使得各地区气温的差异非常明显。气温的不同又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这节我们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分布及其与农作物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温度带[板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板书]
由于农作物需要肯定的气温,只有当日均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泼生长。因此,我们把一年中日平均气温连续在10℃以上的日期,作为农作物的生长期。而把在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示范练习]教师以某地气象资料为例,做统计该地生长期和积温的操作示范。积温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生长期内的温度的凹凸和热量的多少,对于指导各地农业生产活动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依据≥10℃的积温的多少,划分了若干个温度带。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10℃的年积温[板书]
3、温度带的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
(1)说出我国划分哪几个温度带?
划分了热带、亚热带、暖湿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区六个局部。[请同学用不同颜色的笔将课本33页图中各带涂上颜色]
(2)对比“政区图”说出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
(3)比拟各种温度带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作物种类?(中温带的甜菜、春小麦,暖温带的棉花、冬小麦,亚热带的油菜、水稻等等。)
[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用下表总结归纳我国各温度带的特点。
我国各温度带(区)的积温柔作物熟制
复习稳固
在一月平均气温图中找出0℃等温线,说明其穿过的地区,并答复:它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限?在作物熟制方面有何不同?
七年级地理课本篇三
第三节水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缘由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使学生了解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非常珍惜、合理利用、提倡节省的资源观,培育资源爱护意识。
构造分析
本节内容学问构造如下:
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
1、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