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榜单由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家委员会联合评选。他们把“能否在解决全球重大挑战中发挥作用”视为评选的首要标准,入选的新型技术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和保护地球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巨大潜力。
在评估了入选技术的成熟程度后,评选委员也将在未来的3至5年内助其推广,以下是入选榜单的十大新兴技术: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组织活检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组织活检的滞后性。其次,肿瘤具有异质性,对于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而言,仅取某个部位的肿瘤组织,并不能反映患者的整体情况,但对所有的肿瘤组织都取样检测又不切实际。
此外,部分患者不适合做组织活检,受到手术的扰动之后,有些肿瘤有加速转移的风险,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液体活检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尿液等对癌症等疾病做出诊断。目前液体活检的主要检测物包括检测血液中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循环RNA(Circulating RNA)和外泌体(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RNA等)。其中,ctDNA,RNA和外泌体是肿瘤细胞自身分泌或死亡时释放的物质。
运用无需接入电网的太阳能技术生产清洁水,其实不是一种初创技术。但要实现“隔空取水”,必须有高湿度的空气与足够的电力。
比如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4%,这就意味着在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11.5毫升的水。如果可以实现从空气中汲取水分并加以收集,无疑能够有效地缓解淡水的短缺。然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完成,并伴随着大量能耗,这在成本上是得不偿失的。
理想的汲水系统应该在尽可能低的能量损耗以及较低的空气湿度时仍旧可以完成水汽吸收与释放过程,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作为供能基础,这些特点对于应对那些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地区的缺水状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velyn Wang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mar Yaghi教授等人将一种多孔的金属有机骨架(MOF)负载于薄层铜板上,并置于太阳能吸收单元与冷凝板之间,所得的装置仅靠太阳能就可从空气中取水。在空气湿度很低时,这种神奇的太阳能“饮水机”仍能正常工作。
实验证明,无须提供额外的能量,在自然阳光下毎公斤MOF每天能从湿度为20%的空气中汲取约2.8升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尖科学期刊《科学》上。
深度学习使机器练就了“好眼力”。在一张图像面前,人工智能的观察分析能力正在超越医生等人类专家的解读,该技术也被应用在无人驾驶、事故后的保险评估及监控水平面等领域。
这一技术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等其他物质。
科学家们始终想模仿光合作用原理制成人工树叶,作为未来的燃料电池。但过去使用的铂催化剂太过昂贵,成本成了科研应用的障碍。
哈佛大学能源科学教授丹尼尔·诺塞拉(Daniel Nocera)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能将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液体燃料的系统。在使用纯二氧化碳的条件下,该系统的转化效率可达到10%,即能够捕捉十分之一的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燃料,远高于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1%),这很可能会成为人工光合作用取代化石燃料进程的里程碑。
该项目由Facebook的小扎和他妻子共同成立的基金会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发起,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3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来帮助科学家们攻克世界上最主要的疾病,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人类细胞图谱” (the Human Cell Atlas)。该项目将绘制遍布在各组织和器官中所有人类细胞的类型和特性,构建健康人体的参考图。
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 MG-1S
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减少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铂用量将有助于将氢动力汽车推向大众市场。
基因疫苗是在基因治疗(genetic therapy)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指的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抗原基因在一定时限内的持续表达,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达到防病的目的。
简而言之,这种由DNA或RNA合成的非蛋白疫苗,可促进人体免疫力提升,预防传染性疾病扩散。
这幢叫rEvolve的小房子是由节能结构绝缘面板造成的,房子有8个330瓦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把能量储存在盐水电池,并通过旋转太阳能跟踪环来跟随太阳和最大化太阳能效率。rEvolve小房子还获得了其他8个类别的而奖项,包括“最佳综合照明”和“最佳厨房设计”奖。
这项技术的发展将为解决新生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量子计算在通信、航空、天气气候、制药生物科技等方面,具有诱人的吸引力。在中国这个市场最大、资源最雄厚的地方,量子通信的研究、应用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全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除了墨子号的发射之外,现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造的长约2000公里的“京沪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量子通信网络。
事实上,量子计算同样能够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的演化进步,从而实现高科技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
量子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拍摄:Reuters/China Daily)
《科学美国人》杂志主编Mariette DiChristina表示:“科学是一项全球事业,有雄心与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170多年来,《科学美国人》一直在科学进步领域进行权威报道。我们很荣幸能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评选年度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并揭示这些技术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负责人Murat Sönmez表示,“新兴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改变着全球行业格局。行业边界变得模糊,全新机遇从中涌现。公共与私营部门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促进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未来,同时避免陌生技术可能对人类造成的隐患。”(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元婕)
都很引人注目
早点应用于生活
快报
21:42
苏宁系38家公司拟重整,草案称张近东夫妇需承诺个人资产全部注入信托
21:36
现货黄金突破4060美元/盎司,日内涨0.36%
21:36
纽约期金突破4060美元/盎司,日内跌0.33%
21:28
天亿马:拟购买星云开物98.56%的股权,交易金额11.89亿元
21:22
摩尔线程MUSA开发者大会定档12月19日,将发布全新产品和架构
21:17
皖通科技: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9.2亿元
21:17
星湖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降至10.86%
21:16
韶能股份:股东兆伟恒发减持1.97%
21:15
金安国纪: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21:15
斯菱股份:购买宁波银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427%股权,交易价格为3.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