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河干流四川段画一个画像

今年,四川启动基于实景三维的黄河干流自然资源(水资源)调查与资产管理试点工作,这也是四川首次对境内黄河开展全流域、全覆盖的自然资源调查。

该项工作以黄河流域四川段为项目区,开展实景三维模型建设,收集土地、水、湿地、森林、草原、荒地、矿产等专项数据,探索水资源专项调查、二三维一体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以及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核算方法,初步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数据库。

为何要在黄河流域开展以水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调查?此项调查工作如何推进?

正在搭建的黄河流域四川段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数据库。

摸清“家底”,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

四川境内黄河干流河道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的2.4%。但黄河干流枯水期流量的40%、丰水期的26%来自四川。据综合测算,黄河流域年径流量的8.9%来自四川境内。

黄河流域四川段城市级实景三维。

“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水源涵养的核心区域,水资源的质和量十分重要。开展基于实景三维的黄河干流水资源调查试点,可以进一步摸清‘家底’,为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精细化、数字化支撑。”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工作也是四川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一项,将探索水资源专项调查、二三维一体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以及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核算方法。

该项工作以实景三维为基础开展调查,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勘查、物探、钻探等方法,选取黄河干流若尔盖段作为自然资源(水资源)调查典型区,摸清区域内资源实物量底数,并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价格信息,估算其经济价值。

测绘工程师正在使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用于搭建实景三维。

“最终根据调查成果,在虚拟世界绘制出黄河流域的数字‘双胞胎’,形成资源清单,立体化、可视化展现黄河流域自然资源情况,并为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管理、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关建议。”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可以通过监测研究地表水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近年水资源量减少、水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区内工程或环境对地下水的影响和由此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以此预防或减轻水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举例。

黄河流域四川段城市级实景三维。

实景三维结合传统勘查,搭建三维立体数据库

8月的若尔盖草原,河流蜿蜒、一川草色。在辖曼镇的黄河边上,几位穿着红色马甲的水文地质工程师,无暇欣赏美景,埋头围着钻井进行水样采集。

“水文地质钻探是专项水文地质测量和水资源调查的重点工作之一。”参与调查的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余中友指着眼前碗口大小的钻孔说,综合考虑含水岩组富水性、地下三维地质建模需要等因素,项目选定了4个点位。通过钻孔取样、现场试验等勘查手段,获得水资源基本特征和分布,以及水量、水质情况,初步建立水文地质结构。目前该项工作已在收尾阶段。

若尔盖县唐克镇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日出美景。川观新闻记者尹钢 摄

钻孔的选定经过了详细研究论证,其中,建立黄河流域四川段地形级实景三维是重要的前期工作。

“这是一张覆盖1.87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数字三维底图,真实、立体地展现地形起伏与河流的地表风貌,主要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参与实景三维搭建的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工程师赵磊说。

在此基础上,通过无人机航空摄影、倾斜摄影等技术手段,更为精细地描绘174公里长的黄河干流地形级实景三维,以及重点人文地理景观、露天矿山等区域的城市级实景三维。

“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基底搭建完成后,再开展遥感地质解译,便可获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水系、湖泊水体、湿地资源、泉点、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单元等基础信息。”赵磊说,为接下来的水资源调查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工程师正在进行抽水试验,采集水文地质参数。

在水资源调查工作完成后,钻井将按照要求形成供水示范井或者监测井,开展长期监测。“相较于传统勘查,此次水资源调查,要根据钻孔、剖面等数据,建立地下水三维地质模型,如何更好建模,以方便后期研究管理是一个难点,我们正在探索。”余中友说。

“黄河干流自然资源(水资源)调查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已经完成全流域实景三维模型搭建,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项目负责人介绍,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就是依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利用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核算森林、草原、水资源等资产经济价值。

水文地质工程师正在进行水位埋深测量,采集水文地质参数。

最终,所有的成果将汇集到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这里可实现在三维场景下的调查成果浏览、查询、统计、量算、变化模拟分析、成果输出等功能,促进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前,黄河流域四川段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数据库正有序搭建中。记者从初步搭建的数据库中看到,分为三维空间底座、自然资源调查成果、资产清查成果三个部分。其中,“三维空间底座”清晰三维展现四川境内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地下水三维模型”可以看到初步建设的地下水文地质结构综合三维模型图。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供图)

主办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

承办单位:河南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宁夏自治区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委网信办、

THE END
0.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看黄河流域经济协同发展黄河流域地貌复杂,不利于交通建设。数据显示,黄河流域交通通达度呈现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减态势。总体看, 黄河流域交通廊道与京津冀、长三角、东部沿海、边境口岸的衔接不够,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连通性不强,交通廊道和设施对沿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不足。如缺少连接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核心城jvzquC41efu/fn{gnrxfu|3eqo5@rF66629
1.汇聚智慧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继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2024年9月18日,由长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承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简称:黄河论坛)在西安市曲江惠宾苑宾馆召开。陕西省发展jvzquC41fe~z0lmf0gjv0ls1kplp1:5741<1593jvo
2.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谈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修复和治理煤炭开采的特殊性与黄河流域地质地貌属性相叠加,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驱动机制和生态水文效应特别性,使得人工生态修复+自修复更具有现实意义。而现有方法和技术难以支撑黄河流域煤炭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理论和技术创新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在高原丘陵区,冻土层破坏和水源jvzquC41yy}/|‚s{0qxh0ls1pg}tkwkq17<99<;60jznn
3.河南省地质局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主题党日在“黄河”石碑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郑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用响亮的宣誓声表达了对党无限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 随后,大家来到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详细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和灿烂的黄河文化。同时,大家还实地参观了园区内地质灾害治理点,地质灾害专家就地质灾害jvzquC41yy}/jwyx0v|0tqm/26>27:96;85bt}neng521:;687683=5427?89?54
4.暑期社会实践传承黄河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实践队队员走过黄河博物馆每个展厅,看过600多件照片、文献、文物、雕塑,在有限的时空中,不仅了解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自然概况,还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灿烂。最后,实践队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互相分享交流了自己心中的黄河文化。工作人员谈到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河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jvzquC41lup/p€uw0gjv0ls1kplp1::;:17:9@:0jvs
5.山西文华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地貌变迁 史念海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15-9 / 49.00元 (目前无人评价) 纸质版 26.50元 晋政辑要 光绪版 (清)刚毅修 / 三晋出版社 / 2015-9 / 1500 (少于10人评价) 该书为清朝刚毅修,安颐等纂的一部研究清代山西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等内容的巨制宏篇。全书以礼制、兵制jvzquC41dqul0mtwdct/exr1ugxjg|455271Ayfig?:'q{igt?zj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