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

话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洪水#

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二

近日不少网友发文称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遇到了洪水

多个视频显示,洪水淹没至道路,很多车辆因此熄火,难以通行。不少网友表示“从没见过沙漠发洪水”“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这水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人能科普一下”。

沙漠出现洪水罕见吗?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曾被西方探险家喻为“死亡之海”。不过最近10天(8月17日—27日),塔里木河上游降水偏多了4倍以上。

据水利部网站24日消息,7月15日以来,受高温融雪和强降雨影响,新疆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相继出现洪水过程;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河段(阿克苏市)发生超警洪水,新渠满河段(沙雅县)、英巴扎河段(轮台县)相继发生超保洪水,部分河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近1个月。目前,塔里木河全线呈缓退态势。8月5日16时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事实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塔里木河及其源头支流,如和田河、叶尔羌河等河流也常有融雪性洪水漫过河道出现在沙漠中。仅2017—2021年,新疆有记录成灾的暴雨山洪就达20多次。

2021年7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洪水袭击,淹水面积广达300多平方公里,油区道路多处冲堤溃坝、电线杆倾斜,近50辆勘探车辆、3万套设备被淹。

2022年夏,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渭干河等2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塔里木河干流的洪水过程历时80天,直到9月22日才结束。

新疆洪水成因主要可分为三种

不少网友疑惑:“新疆深处内陆,还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怎么还会出现洪水?”

的确,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但其实,洪涝是其主要自然灾害。

新疆洪水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融雪性洪水、暴雨洪水和溃决型洪水。

融雪性洪水

新疆境内有众多高大山脉,截获了较多的水汽,在山区形成较多降水、积雪。新疆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4%,春、夏季节气温上升,大量冰雪融化,就会使得河流水位暴涨,容易造成洪灾。

暴雨洪水

受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新疆中低山带多暴雨。在春夏季节,升温融雪与暴雨叠加,容易引发较大河流的洪水。

溃决型洪水

溃决型洪水是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冰凌等,阻塞河道形成的突发性洪水。因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新疆的洪灾有洪水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南疆大于北疆等特征。暴雨洪水最频繁并且多发生于山区,以天山南北坡最为集中。

据了解,8月26日,新疆气象台发布预警称,预计8月28-31日南疆西部等地局地暴雨。

新疆气象台提示,需防范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对旅游、交通运输、水利、农牧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加强应对山区局地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塔里木河流域混合型洪水。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新疆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九派新闻、中国天气网、新疆气象台等

THE END
0.突发!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干旱少雨的新疆为什么会发生洪水洪涝是其主要自然灾害 新疆洪水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 融雪性洪水 新疆境内有众多高大山脉 截获了较多的水汽 在山区形成较多降水、积雪 新疆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4% 春、夏季节气温上升 大量冰雪融化 就会使得河流水位暴涨 容易造成洪灾 暴雨洪水 受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 新疆中低山带多暴雨 在春夏季节 升温融雪与jvzquC41pg}t0|npc0ipo7hp1u532;9/2:3398iqe/ooevfejo:25:7690yivvq
1.塔克拉玛干沙漠缘何遭遇洪水?专家:系冰川融水和强降雨共同“导演”专家解释,新疆虽然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但其实,洪涝是其主要自然灾害。新疆洪水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融雪性洪水、暴雨洪水和溃决型洪水三种。 首先是融雪性降水,新疆境内有众多高大山脉,截获了较多的水汽,在山区形成较多降水、积雪。新疆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4%,春、夏季节气温jvzquC41yy}/u}ickn/exr1ygh0im}y1463665:14>0exsvgpz`4;59274ivvq
2.沙漠变成巨湖,巴基斯坦世纪洪灾因何而起?标签: 简介: 这个夏天,我们的重要邻国巴基斯坦,遭遇了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凶猛雨季,发生了堪称创世纪的历史最大洪水,已有至少一千多人失去生命,几千万人受灾,三分之一国土受淹。这场洪水到底因何而起?意味着什么?本期视频,为大家还原过程和解析原因,信息量比较大,知识点相对密集,还请大家耐心看完。0jvzquC41xkjfq7xkpc4dqv3ep1v0hrscpek04974/2?.2>4fgvgjn6nososujj:;;88867i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