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3(人教版)
评卷人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
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
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而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
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华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范式是:把聚落考4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
用聚落形态的演进来标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国文明起源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由大体平
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不平等和初步社会分层的中心乘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的“万邦”形态。中国
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其多元性的源头可以概括为两大河流域——黄河与长江。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下游都发
现了作为上述三个阶段三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部中华文明起
源的真实画卷。
始自复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它历经复商周三代而奠定根基。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
考据中,夏朝和商朝的都城都有迁都情况,但其王都均在黄河中游地区。《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
原地区,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密不可分。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
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汉,
先后经历了三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尧舜禹时代与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色彩的“天下一统”
观念:复商西周与“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秦汉以后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
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这三种背景指向、三个层次的大一统观念,是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标识。在我
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性
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
费孝通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两个阶段,古代属于“自在”阶段,近代以来
进入“自觉”阶段。民族类型与国家结构形态有对应关系。中国从秦汉开始,国家结构形态变为“中央一郡县”
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一统的王朝内,有两个层次的民族:一个层次是作为主体民
1/28
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另一个层次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相当于
费孝通所说的作为自在民族的中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出现是与从秦汉开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形
态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中央一元化统辖的郡县制结构。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国家结构本身使大一统的国家至
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促进了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
中游地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同心圆的圆
心。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也因此而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摘编自王震中《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材抖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立新谈到,保炉、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战略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
神宝库,要挖掘其时代价值,以文化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黄河文化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成黄河文化的活
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形成历史文化展示带、旅游观光优想带,建设人
们感受黄河、亲近黄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李立新补
充道。
(摘编自余璘、丁亦窸《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经济社会发
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
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捐•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干不断提升。同时也
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新时代,我们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
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要我们创新发展思
路,转变发展方式,用好这笔财富,就能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贵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28
A.•般认为,虽然夏商周多元•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但我国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
B.在研究文明起源时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的原因之一是,聚落形态的演进可以反映社会复杂化进
程。
C.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黄河流域,故而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
D.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现了多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向世人展现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我国面对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依然能保持高度稳定,这与我国中央一元统辖的治理结构不无关系。
B.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文
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C.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其与产业相融合,让黄河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D.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二者实现共赢。
3.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黄河流域新发展理念的是()(3分)
A.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清淤工作启动,临河公园即将开放。
B.郑州市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初步确定。
C.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启动。
D.三门峡市举行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会。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5.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上有何异同?(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的红围巾
郝明
连长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除了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
许黑色,剩下就是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连长转过身,接过通信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了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连长心里有些感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了快二十年了,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
了。运揄道路都被齐人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在抢挖,但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
提前几天就把慰问物资运到,今年也不知为什么耽误了。
3/28
看着瞭望塔外的天空,灰蒙蒙的阳云像一群无人看管的野马,又在慢慢地压低地面并随风移动着,“做好接收
准备。”
“是!”通信员答道,“连长,班里的战士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备呢。”通信员有些神秘的笑。
“什么准备?要注意安全,年三十了,可以搞点创新。”连长有些心疼地望着通信员。这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来自全国的各个省市,头一次在最前沿的萨麦哨所过年,他希望新兵们能过好头一个春节。
家的,平时照顾不到,就连过年,他大是有任务在身,就是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下级,今年又不能好好陪家人了。连
长此刻妁心,就像是自己脚底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断裂声。
正午时分,连长站在营房前,他望着草原异常寒冷的天空,乌云黑压压堆成整坨厚铁,正准备压向地面,压向
屋顶,仿佛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碾压成扁扁的形状。
“通信员,停机坪提前做好准备!”
“是!”通信员接到命令,快步鸵向指挥中心,他除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中一架军用直升机像只小靖蜒般往这
里飞来,
“报告机长,目前积云层覆盖严重,地面风速50km/h,前风25km/h……”副驾拿着记录本,神
色凝重地望着机长,并且偷偷瞄了一眼后排坐着的霞姐和孩子,两人正一无所知地望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云彩在指指
点点。“尝试悬停,油耗目前如何?”机长沉稳地拉起操纵杆,在班云层中间的一条缝隙中果断地穿行过去,开
始寻找合适地准备降落。
“油量仅够维持返航。”副驾尽量把声音压低了说。
地面上的连长感觉今天空中的直升机有些异常,平时如果不具备降落条件,直升机会通知地面部队,然后从
缆绳上把物资空投下来,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圆圈地反复寻找着机会降落,不断在低矮密集的云层中穿梭,仍在
试图寻找着机会。
“连长,连长!”通信员手里拿着电文和望远镜,有些跌趺撞撞地从指挥中心跑过来。
“慌什么?”连长有些训斥道,“怎么了?”
“雄鹰呼叫,不具备降落条件,空投后准备返航。”通信员因为跑得太快,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
“那就接收好了。”连长说。
“是准备好了接收,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还总是在盘旋。”通信员和连长一起怔怔地望着天空上的直升机,感
到有些莫名其妙。
“霞姐,松开小宝,他想哭就哭吧!”直升机上的副驾大声地喊着。
小葭捂着小宝嘴的子不由得松开了,自己的眼眶里也蓄满了泪水,小宝因为妈妈的手松开了,继续自己的号啊
大哭,自打他知道还要飞回去,便不顾一切地开始哭,他感到所有的新年愿望都将会落空。
4/28
“霞姐,你搂紧小宝,舱门要打开空投了一”
“等等。”小霞望着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把自己脖子上围着的一条鲜艳的红羊绒围巾
系在物资的缆绳上,”把这个系上。”
副驾看着红围巾,不知道为什么,恍惚了一下,他努力保持着铁定。
“连长,那物资上绑的是标语吗?红红的一长条。”通信员用手里的望远镜仔细地看着,“怎么看着像是一
条红围巾呀?”
连长看着离自己头顶越来越近的物资,还有那条系在上面的红围巾,突然像是被罩进暖融融的红色光环里,
沐浴在温存和幸福之中,一种感动和血•液绞在一起,开始在体内奔涌。那飘在空中的红围巾,就那么柔软地无声
无息地一路过来。
连长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漫卷的风肆意吹打着他的脸,而这张脸上除了像被刀刻过般的刚毅,再看不出任何
表情。他缓慢而坚定地抬起右手,向空中敬着标准的军礼,一字一顿地大声说道:“回电雄鹰,预祝返航顺利,祖
国在萨麦哨所心中!”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哭闹的小宝忽然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地面闪闪发光的东西。小霞透过假窗看到,
地面H形的停机坪上,出现了一张闪烁的中国地图,那应该是一种EL发光带国成的,里而站着一排小小的人影,
个个如雕塑般执着站立,小霞抹去小芸脸上未干的泪水说道:“那是爸爸和叔叔们驻守的地方,他们在守护着国
家。”
“码妈,爸爸会看到你系的红围巾吗?我将来也要和他们一起站在里面好不好?”小宝似懂非懂地望着妈妈认
真地说,
“会的!好!”小霞看着儿子稚嫩的脸蛋砍慰地笑着,湿泗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去的发光的中国地图,远去
的营房,远去的草原,窗外墨灰色的云朵也被远远地甩在舷窗后。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
A.连长对暴风雪这一恶劣环境的感叹,既有对即将空投的慰问物资能否顺利抵达的担忧,也有对戍边战士的关爱
之情。
B.副驾大声让小宝哭,表现出对小霞管不了任性孩子的严厉态度,因为一旦小宝的哭闹影响了飞机的正常驾驶,
后果不堪设想。
C.通信员跌跌撞撞从指挥中心跑来,急于把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报告连长,也表现出对飞机无法降落的失落。
D.小霞把围着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缆绳上,表现出她在飞机无法降落不能团聚时的机智灵活,用红围巾把亲情连在
一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28
A.小说将阴云比作野马,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境风云变幻、环境恶劣,为下文装载慰问物资的飞机无法降落埋下伏
笔。
B.连长对直升机的异常举动心存疑惑,衬托了边防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的互助互爱,也把对K机上的妻儿的
牵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C.这篇小说通过场景的不断转换,从地面到空中,再从空中到地面,反反复复,一步步地引出空中的红围巾。
D.小说结尾运用反复手法,一连写几个“远去的”,写出了飞机无法降落飞去的情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
象。
8.小说以“云中的红围巾”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作维要分析,(8分)
评卷入得分
二、占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期。
田叔者,赵隆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稀反代。汉七年,高祖注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
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日:“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
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
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
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日:“其事安
在?”田叔日:“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
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氏其财物百余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日:“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曾王闻之大惭,发中
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箜从打
范中王航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日:“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
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曰"居是国必反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和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6/28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和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A.迁,指官职的调动或升言,本文取前者意。贵右贱左,故称贬官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是囚犯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
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国罪及三族的
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
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
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12.把下列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4)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13.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3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泗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R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7/28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一场及时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无比欢喜的心情。
B.第一句的“转”字,由骄阳之日变成了大雨,将诗人从梦中惊醒,突出了雨来势之急。
C.“屋漏床床湿”一句,突出雨势之大,化用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且两诗在情怀志趣上有相似之处。
D.“田间望岁心”一句中的“望”字,表明作者一直以来企盼天降甘霖的急切心情。
15.后人评此诗“以‘喜’贯穿,不以‘小我'为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出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三、语言表达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
时候都要危险。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
()我们开发出可以__________自己的家司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
力,因比我们必须要保护它。”霍金表示,逃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人类待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霍金
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正________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
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我认为,如果K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我们知道,美国自从“阿皮罗登月计划”
结束后,已经有近50余年人类从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
以目前的航天技术进行宇宙航行____________。确实,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
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____________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如果
当下的人类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摧残与日俱增劳师动众保障
B.摧毁与日俱增劳民伤财保证
8/28
C.摧残与时俱进劳师动众保证
D.摧毁与时俱进劳民伤财保障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
B.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C.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正在走向我们。
D.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人类已经有近50余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c
B.美国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人类已经有近50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C.自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近50余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D.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近50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
20.这是某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系列报道的开栏语,在标点、逻辑、语言得体、用语准确等方面存在
五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现了从
“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笫一大工业国、笫一大外
汇储备国,这说明“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一个‘中国奇迹'。”这也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敢想敢干的勇气,我们
就能创造新的辉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敝报从今天起推出“数说”系列报道,全面反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
21.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5个字。(6分)
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淑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
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农业部部长韩长城当日向袁隆平
院士致贺
哗,表求热P、本贵和叫挚问候。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评卷入得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髓所
在。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
9/28
③“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等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年近六旬、身患渐冻绝症的张定宇院长,在金银潭
医院这个病毒风暴中心,带领全院上下,打响了战“疫”第一枪。
请综合上述材料,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28
答案解析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
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
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
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范式是: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膨态学结合起来,
用聚落杉态的演进来标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国文明起源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由大体平
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不平等和初步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的“万邦”形态。中国
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其多元性的源头可以概括为两大河流域——黄河与长江。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下游都发
现了作为上述三个阶段三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部中华文明起
源的真实画卷。
始自夏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它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奠定根基。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
考据中,夏朝和商朝的都城都有迁都情况,但其王都均在黄河中游地区。《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
原地区,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密不可分。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
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汉,
先后经历了三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尧舜禹时代与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色彩的“天下一统”
观念;夏商西周与“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秦汉以后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
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这三种背景指向、三个层次的大一统观念,是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标识。在我
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性
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
费孝通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两个阶段,古代属于“自在”阶段,近代以来
进入“自觉”阶段。民族类型与国家结构形态有对应关系。中国从秦汉开始,国家结构形态变为“中央一郡县”
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一统的王朝内,有两个层次的民族:一个层次是作为主体民
11/28
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另一个层次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相当于
费孝通所说的作为自在民族的中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出现是与从秦汉开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形
态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中央一元化统辖的郡县制结构。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国家结构本身使大一统的国家至
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促进了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
中游地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同心圆的圆
心。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也因此而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摘编自王震中《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立新谈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战略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
神宝库,要挖掘其时代价值,以文化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黄河文化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成黄河文化的活
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形戌历史文化展示带、旅游观光休想带,建设人
们感受黄河、亲近黄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李立新补
充道。
(摘编自余璐、丁亦盆《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经济社会发
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
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F不断提升。同时也
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新时代,我们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
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要我们创新发展思
路,转变发展方式,用好这笔财富,就能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贵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2/28
A.•殷认为,虽然夏商周多元•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但我国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
B.在研究文明起源时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的原因之一是,聚落形态的演进可以反映社会复杂化进
程。
C.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黄河流域,故而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
D.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现了多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向世人展现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我国面对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依然能保持高度稳定,这与我国中央一元统辖的治理结构不无关系.
B.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文
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C.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其与产业相融合,让黄河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D.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二者实现共赢。
3.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黄河流域新发展理念的是()(3分)
A.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清淤工作启动,临河公园即将开放。
B.郑州市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初步确定。
C.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启动。
D.三门峡市举行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会。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5.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上有何异同?(6分)
【答案】
1.B
2.B
3.C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组织全文。②首段总述“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提纲挈领地提出看待黄河
文化的丰富内涵的角度;然后分别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对“黄
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展开具体论述。
5.同:二者都属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范畴。
异:材料一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而材料三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面O
13/28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夏商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实现了形式上
的一统”错,原文的表述是“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
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并非指实现了形式上的一统。选项曲解文意。C项,“夏商周的王都
均建在黄河流域”错.原因应该是“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D项.
“它们向世人展现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错。选项扩大范围,中国早期文明是多元的,黄河流域的考
古遗址不能反映“整个中华文明的起源”。故选B。
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故选B。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特别是与旅游
业融合。C项,“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启动”错。选项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范
畴。故选C。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本题,题干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的特点。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
式结构5结合首段“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亿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摇篮;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
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
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可以看出,首段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首先粽述黄河文化的特点”内涵三富、历史深远”;
然后根据第二段“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卜.游都发现了作为上述三个阶段三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
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部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分析可知,是从文明的诞生展开论述。
根据第三段“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原地区,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第四段“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
化中的基因性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分析,
这两段是从文化基因的养成展开论述。根据第五段“费孝通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
两个阶段……”,第六段“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分析可知,这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