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长相有哪些地域特点陕西人都长得像兵马俑

大家都知道,中国疆域极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横跨五个时区。因此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长相也都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

黄河流域标准长相(中国东北,华北地区)

相貌特征:浅至褐黄色皮肤,直发,鼻子较直挺,盛产鹰钩鼻。面部成国字脸,颧骨不高,骨骼不突出,面容平和,嘴唇薄,单眼皮多,体毛稀少。

长江流域标准长相(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

相貌特征:浅至棕黄色皮肤,常有白皙皮肤,肤色较其他地域来说更白。直发,塌的细中鼻型。椭圆形脸,颧骨较突出。薄嘴唇,杏仁眼,体毛少,单眼皮多。果然还是江南的妹子最好看啊!

珠江流域标准长相:(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

相貌特征:棕黄色皮肤,直发,塌且宽的鼻子,相对较平的椭圆脸,颧骨较突出。嘴唇较厚,体毛少.珠江流域长相算是很有地域特点了。

看着这些照片,是不是能和身边的外省朋友对应上来呢。除了这些标准长相,坊间还流传着以下这些地域特点,不过可别当真哟!1.陕西人长得像兵马俑

许多人都说陕西人长得很像兵马俑,尤其是眉毛和眼睛,非常有地域特点。想想也是,毕竟陕西就是古秦朝人的后裔啊,兵马俑也是按照秦军将士的原型塑造的。

张艺谋也是陕西人,右边的则是一位陕西老戏骨,眉毛都很有特点啊。

2.东北盛产大长脸和眯缝眼

孙红雷孙漂亮就是典型的大长脸加眯缝眼哈哈哈

我大力哥真的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东北人!大力出奇迹!

3.福建人拥有同一张脸

林丹,福建龙岩人 。陈赫,福建福州人。周杰伦,祖籍同样也是福建人。三人都是浓眉小眼,大方下巴,大板牙,可以说是三兄弟了。

当然了以上都是说笑而已,总之关于长相地域特点的话题可实在太多了。有人说北方人多长相似牛马驴羊,南方人多像鱼鳖虾蟹。也有人说,越往北越有熊像,越往南越有猴像,越往东越圆润,越往西越干瘪。你认为中国人长相都有哪些地域特点呢,哪里的美女最漂亮呢?分享在评论里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这就是黄河!九图纵览黄河有多壮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三江源,到“九曲黄河第一湾”,到黄土高坡、壶口瀑布,再到黄河入海口…… 黄河[huáng hé] 中国第二长河(第二大河流)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人民网》载:约752443平方公里[1],水利部网jvzquC41yy}/onnrkct/ew45ww}owqj
1.南方人与北方人为什么长相不同?欢迎对号入座2.黄河流域型(Huanghoid) 东亚型的典型,得名于黄河,由黄土高原古文明的创造者发展而来。 他们常见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在福建的河洛人(福佬)中也有分布。 黄河流域型人群从古代开始就通过移民、贸易而分布于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 3.长江流域型(Changkiangid) 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233268iqe/og{zvek|=17==::0yivvq
2.复旦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复原北周武帝宇文邕长相,揭示36岁通过遗传学分析,团队还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并估计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团队成员告诉记者:“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与汉族jvzquC41yy}/yqg0ep5dqvrqpFkucrq1;4;15=
3.大江东|首次复原古代帝王面貌,科技考古为北周武帝做“法医鉴定”研究团队还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家族的族源,对理解鲜卑人群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遗传学分析,团队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与汉族长期通婚的结果。” jvzq<84uj0vfqyqg0eun0ls1p4532;91258:1l6569<9/=59;5<897mvon
4.河南卢氏:小小无人机烟农“大帮手”卢氏县地处豫西边陲,横跨长江和黄河流域,所产烟叶“长相清秀、香气醇雅、吃味醇和”,是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烟草产业由“稳”转“增”的发展契机,全县烟叶种植规模逐年上升,然而烟农队伍流失问题未能有效遏制,队伍老龄化问题逐年凸显,“种烟难、种烟累”成为限制烟叶发展的瓶颈。 jvzq<84yyy4dpywguuviq}t0eqs/ew44249.394531ipp}jpva97;<73:34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