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是如何在地球上变成一道美味的

相信每一个福建人在电影院里看《沙丘》的时候,都会对立面巨大的沙虫报以慈母微笑,毕竟,福建人餐桌上土笋冻里和沙虫很像的泥钉,是那么的鲜美动人,即便在银幕中变成 可以长到450米,披着坚硬敏感的鳞甲,和海量尖锐的牙齿,还是无法抑制我们对于那盘海味的念想。

和生活在厄拉科斯沙丘上的沙虫不同,我们地球上的沙虫,并不是生活在不毛之地,而是浸润在温暖的海水中,附着在柔软的海底沙中,摇摇摆摆。

沙虫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吃?我们可以跟着辉哥的文字,看他娓娓道来:。

02.

沙虫,行走的鲜味剂

饕客show

林卫辉

美食作家,《风味人间》、《老广的味道》美食顾问

沙虫的鲜美滋味源于体内富含的多种氨基酸,沙虫干体氨基酸含量高达60%左右,尤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约占干重的15%-20%, 简直就是天然的味精。

沙虫学名方格星虫,又称光裸星虫,也叫沙肠子等。沙虫一般会长到10-20厘米,亮肉粉色的管状体壁上纵肌和环肌相互交错,形成方格网格状纹路,这也是方格星虫名称的由来。

绝美的味道和脆嫩的口感让沙虫被众多食客所推崇:清蒸、爆炒,煮汤,熬粥,椒盐,油炸均可,我在炳胜公馆吃过一道菜,用沙虫、鲜鲍鱼切丝与大头冲菜一起蒸,咸鲜调和得恰到好处。

《沙丘》原著里的沙虫是一种怕水的生物,只能生活在沙漠里,但其实我们的沙虫晒干后味道也是一流,做汤之前先放在锅里干煸一下,高温让干货里的蛋白酶活跃起来,将沙虫的蛋白质分解为鲜味的氨基酸,再泡发去沙,泡发的水不要倒掉,澄清去沙后再当汤用,鲜美得很。

沙虫干

聂璜在《海错图》中叫沙虫为“龙肠”,说它是“ 无毛之蜾虫也,生海涂中,长数寸,红黄色,如蚯蚓,缩泥中。”这个描述很恰切,可谓观察入微。注意,是“生海涂中”,也就是沿海滩涂一带沙泥底质的海域,并不是生活在沙滩里,它涨潮时钻出,退潮时就潜伏在沙泥洞中。生活在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沿海的沙虫,其实在广西北部湾北海市出产的最为著名,这也是为什么沙虫也被称为“北海沙虫”。

怎么做好吃?聂璜进一步说“煮为羹,味清肉脆,晒干可以寄远”,看来清初已经有人吃沙虫干了。江门的三辣蟹馆,前菜有一道炸花生米沙虫干,一香夹一鲜,这是上等的下酒菜。

03.

沙虫的亲戚:泥钉

在南方秋冬的餐桌上,其实除了 沙虫,还有一种味道和长相都很相似的生物: 泥钉。 有人说这两种东西是一个物种,长在沙滩的叫沙虫,长在滩涂的叫泥钉,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沙虫学名叫方格星虫,泥钉学名叫弓形革囊星虫,两者只是同属星虫门,动物的分类里,门是最大家族,之后还有纲,纲后有属,属后有科,打个比方, 沙虫和泥钉是同一个太爷,往前数四代是同一家人,到了第四代,已经是远房亲戚了。

泥钉,又叫弓形革囊星虫。

泥钉体表灰褐色或浅黄褐色,周身遍布不完整的钩环,栖身于沿海滩涂约10厘米深的泥沙中,种群密度较大,每平方米多的有百余条,这也是福建人将之称为“土笋”的由来。它们身体呈管状,直径如手指一般,长约6-10厘米,比沙虫短近一倍。

与沙虫不同,泥钉富含胶原蛋白,福建人把它这一优点发挥到极致,做成了著名的土笋冻:将鲜活的泥钉,也就是土笋放入清水中浸泡,待其吐净泥浆后,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接着洗去残余的杂质,再放入锅中加清水猛火煮片刻,最后连同土笋和汤汁,舀起倒入碗中,冷却成型即可。土笋富含胶原蛋白,经过如此这般的捣鼓,胶原蛋白分解为明胶,在25°C时凝固,这就是土笋冻了。

土笋冻色泽晶莹剔透,口感鲜弹爽滑,透着一股淡淡清鲜,配上酱油、甜辣酱、陈醋、芥末或是蒜蓉同食,就是风靡厦门的街头小吃。

福建人爱吃的土笋冻

泥丁还适合凉拌、做成汤或是和韭菜花一同清炒,这是湛江、台山一带常用的做法,这些烹饪方法都要把虫子的内面整个翻出到外面来,方便清洗,内部纵条型的肌肉外翻,与泥丁活着时样子完全不同,没那么恐怖了。凉拌泥钉,将泥钉用开水焯一遍,淋上香油,撒上蒜碎,入口鲜脆有嚼头,还真对的起它中文名的“可口”二字。台山有一道名菜泥钉萝卜丝,鲜得令人咋舌,我在海珠区南泰路的汶村海鲜餐厅吃过。

聂璜在《海错图》里也专门画了泥钉,说“海人冬月掘海涂,取之,洗去泥,复捣敲净白,仅存其皮,寸切炒食,甚脆美”,这是炒泥钉。他又接着说“细剁,和猪肉熬冻,最清美”,这就是土笋冻了,比现在的土笋冻更讲究,还用猪肉一起熬成肉冻,更加鲜美。

相比之下,现在福建的土笋冻是简易版,没有下猪肉。泥钉对环境的要求甚为严格,稍有污染就无法生存,不象沙虫已经可以人工养殖,泥钉目前皆为野生,不良商贩用沙虫冒充泥钉做土笋冻,但沙虫胶原蛋白不足,无法凝固成冻,于是他们往沙虫汤里加食用明胶,也就凝固成冻了,不懂分辨的人,还真吃不出来。

04.

梦幻联动:沙蒜

聂璜把泥钉和土笋冻说清楚了,福建人民应该感谢他,但他不是说土笋冻的第一人,第一个提到土笋冻的,是清初顺治朝的“福建通”,当过福建布政使,诗文、金石、书画俱佳的文学家 周亮工。

这位官声颇佳,文学造诣更是了得的河南人, 从《宁波志》中看到的描述,“块然”就是一块块,“触之则缩,小如桃栗,徐复臃肿”,意思是触碰到会缩成桃子或板栗的样子,然后又会放大恢复臃肿,这明显是海葵。

海葵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单体的两胚层低等动物,按生长环境不同,分为泥沙岸海葵与岩岸海葵,海葵是学名,也叫沙噀(xùn)或沙蒜,著名的台州沙蒜,就属于泥沙岸海葵,它还有一个很梦幻的名字——中华仙影海葵。

栖息在海涂下吞食泥沙,从中吸取营养物质,全身满是泥沙,呈青黄色,外形像蒜头,沙蒜之名就是这么来的。周亮工张冠李戴,把泥钉当成沙蒜,还说“乃知余所食者即沙噀也,闽人误呼为笋云”,其实不是福建人搞错了,是他自己搞错了,土笋就是泥钉,沙噀或沙蒜就是海葵,宁波人也没有搞错,连周亮工自己都说“乐清人呼为沙蒜”,不仅以前是这样叫,现在大家也这么称呼的。

新荣记的沙蒜豆面

05.

北方唯一代表:海肠

聂璜在《海错图》里说到沙虫,称其为“龙肠”,同时他还提到另一种东西,“似龙肠而粗、紫色,味胜龙肠”,这个东西就是 海肠。

样子可怕的沙虫和泥钉都产自南方海域,我国北部沿海也出产鲜味不输沙虫和泥丁的海肠。聂璜说“曰官人,不知何所取意”,他这是装糊涂,叫“官人”,取这个名还能取啥意?样子长得像呗。

海肠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周边及黄海、渤海海域的潮间带,我国胶东半岛居民称它为“海鸡子”或“海地瓜”。开春之后的海肠最为肥美,在山东烟台、威海一带市场上十分常见,在日本和韩国,海肠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海肠整体呈长圆筒状,身形肥厚,体长10-30厘米,直径约3厘米。

烹煮海肠,用剪刀将海肠两端带突刺的部分剪掉,然后挤出内脏,冲洗干净后便只剩一根富含弹性的肉管了,我在青岛和威海吃过“海肠炒韭菜”,鲜香具佳,这道菜还是一道吉祥菜,有着“长久余财”的美好寓意,“长”指的就是海肠,“久”便是韭菜。

另一道非常有名的家常菜就是“海肠馅饺子”,馅料由猪肉、海肠丁和鸡蛋和韭菜做成,口感脆弹饱满,鲜香多汁。当然了,海肠还有其他做法,比如撸串的烤海肠、麻辣海肠等等。

海洋的世界丰富多彩,古人受条件所限,弄错情有可原,现代人资讯发达,可以做得更好,吃好之时也吃个明白,如此,方为舒爽。

THE END
0.沙漠中的恐怖巨兽!沙丘觉醒沙虫🔥揭秘沙漠中的恐怖巨兽!沙丘觉醒沙虫🔥揭秘 🌟第一:了解沙丘觉醒中的沙虫特性 沙虫是厄拉科斯星球上的巨型掠食者,破坏力极强!它们移动时会引发地面震颤,可通过这些迹象提前预判攻击哦⚠ 第二:应对沙虫的技巧 1. 沙虫可吞噬地表建筑和载具(如扑翼机),提防资源被毁! 2. 巧妙利用沙虫特性,投掷香料吸引它攻击敌人🎯 第三:沙漠生存小jvzquC41yy}/;pfog0io1knlk1923>780jznn
1.沙漠极限生存21:没有水也没有流沙,沙虫跑不了,掉了三个沙虫炮沙漠极限生存21:没有水也没有流沙,沙虫跑不了,掉了三个沙虫炮 03:22 沙漠极限20:三人打黑龙,燕子拿下最后一箭,67颗小星星收入囊中 03:17 迷你世界:吃星跑酷,真假玻璃还是真假方块?成功忽悠了小燕子 03:44 迷你世界:颜色跳跳,本次竞争不太激烈,不到10关就决出胜负 03:34 迷你世界:血量太多用不完,到最后jvzquC41yy}/opyx0eun1u4322655B;;13=4:><550nuou
2.有人惊叹有人睡,《沙丘》到底是金沙还是一盘散沙?|沙丘|金沙|原著蕴藏着珍贵香料的沙漠之星 身体可以长达400米的巨型沙虫,是很多人看《沙丘》原著时就颇为着迷的一种外星生物。它对有规律的声音特别敏感,能够在沙下迅速前行,然后探出头来吞没一切。但在维伦纽瓦的版本里,该生物的亮相更多带来的是一种震撼而非恶心或恐怖。这也是在维伦纽瓦在处理片中的飞行物、香料采集车和各种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3>85>8a37>g3@=;;2812:i;g74ivvq
3.皇家守卫军最新版中文无敌版下载准备对抗沙漠沙虫,部落萨满,游牧部落和地下世界的恐怖生物。 皇家守卫军最新版中文无敌版亮点 额外的游戏模式将挑战你的战术技能到极限。 带有高清图片和文字的卡通艺术很棒! 超过50个不同的敌人,从地精恶魔与他们自己的技能!(小心山怪!) 在游戏百科全书中,来自塔和敌人的信息。 将吸引你几个小时的史诗防jvzquC41ujuv{xz05fshcvj0eqs0cwitqkj04>;54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