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夏季晴天阴天边界层结构及其陆面过程对比分析

以2006年夏季敦煌野外观测的探空资料为基础, 对比研究了西北的荒漠区睛天、阴天大气边界的构造及对应的陆面过程,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西北干旱区在极端干旱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地形环境背景下, 白天地表强烈加热和夜间的快速冷却使得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较一般地区更加特殊。夏季晴天对流边界层厚度可达3.5 km, 稳定边界能厚度达到900 m左右, 而阴天对流边界层厚度能到2.5 km, 稳定边界层只有200 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晴天太阳辐射更强, 净辐射更大, 转化为用来加热大气产生热对流的感热通量也比阴天的大; 从动力因子上来讲, 晴天的近地面水平风速较阴天风速大, 这种较大的湍流形式的运动为边界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背景。

(2) 对流边界层在发展初期对净辐射、地表温度和感热通量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旦冲破了稳定边界层的限制, 边界层高度就会迅速增长。净辐射、地表温度以及感热通量的日变化过程基本上和边界层的厚度有契合的对应关系, 但是边界层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与这三者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这可能与能量的转化和传输有关。

(3) 夏季敦煌地区风速和比湿的垂直分布反映了不同天气背景下特殊地区边界层的结构, 夜间比湿比白天大, 阴天比湿比晴天大, 晴天比湿随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阴天。晴天和阴天比湿在近地层急剧减少, 至进入混合层以后基本稳定了; 阴天在50~150 m高度内逆湿现象较弱。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 夜间稳定边界层内有低空急流出现, 低空急流随着稳定边界层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至稳定边界层顶的位置。一般来说, 在边界层内基本上不出现超地转风现象, 超地转风出现在稍高于边界层顶的地方。

最后, 由于缺乏长时间和广泛地域的观测资料, 因此尚无法完整的分析各个季节下、各种天气背景下的大气热力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同时, 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与众多复杂因素有关, 比如晴天和阴天边界层的不同, 究竟是热力因子还是动力因子占主导因素, 或者有包含其他的重要因素, 还需进一步利用观测、模拟和理论分析等进行研究。

THE END
0.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特征摘要: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是影响土壤风蚀可蚀性的重要因子,研究揭示其含量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风蚀过程。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地表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铬酸钾稀释热法和钙离子浓度计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沙丘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的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jvzquC41jvsm0{mj|0tfv8xuyei0j}rn1462;891427:/=23264ivv
1.利用GF1WFV数据估算西北地区地表反照率地表反照率与反射率本研究尝试从GF-1宽视场(WFV)数据中推导出一种高质量的LSA估计算法。GF-1多光谱传感器虽然具有40°的宽视场(FOV),但只有单角度观测数据,难以获得地表BRDF特征,进一步阻碍了基于BRDF的LSA估计。采用并改进了LUT算法,本工作将集中在大气条件和陆面非常复杂的中国研究领域。 主要内容 地表反照率是地表辐射能量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28=6;8ftvkimg8igvcomu8649;73;<8
2.中国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典型植被的叶蜡正构烷烃特征及指示 周尚哲, 席磊, 崔梦淳, 崔桂鹏, 孔维远, 高攀, 卢琦 2025, 45(5): 45-54.摘要RICH HTMLPDF[3378 KB] ( 108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地表输沙率和粒径特征 张文慧, 潘凯佳, 王思琦, 雷云竹, 张正偲 jvzq<84yyy4eg|jtv0gd0ls1
3.地形区D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6)从干湿地区看.山脉(3)C地形区中的沙漠叫塔克拉玛干沙漠; (4)山脉③东侧的地形区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地形区E是四川盆地,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地形区D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从干湿地区看,山脉②位于半湿润地区. (7)山脉④东侧所属温度带为亚热带.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c9:hkjfhci52@5;69;9eAj6ef957:k2c
4.关于图中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A.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 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 沙漠广布,植被稀少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 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解答 解:图中阴影所示的是黄土高原,该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2789mj6hdid3oj8e6hcgj5e4glcco=ch
5.2000(2)工程区地表植被覆盖改善区域的面积明显大于退化区域,其中得到改善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 =0.10)的区域约占总面积的94.31%;Hurst指数分析表明,工程区植被变化整体呈中强持续性特征,面积合计约占64.48%;综合分析表明,工程区植被变化以良性发展为主,特别是强持续性的退化区和弱持续性的改善区值得关注,二者合计占35.27%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hj1jznn872365298xvzd813<5747729B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