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1日是第30个世界人口日,全球人口已经超过75亿,非洲人口目前已经接近13亿,并且未来还将是人口增长的主力军。或许你会不屑一顾:“中国、印度一个国家的人口数就比这多了呢”,但是考虑到非洲当前的资源承载力以及人口增长率,非洲的人口问题已然非常严峻。
根据联合国今年6月发布的《未来人口展望》报告,预计从2019年到2050年,非洲大陆的人口数将会增长一倍,占全球总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
作为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非洲从1980年到1990年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3%,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而在2010年至2015年间,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为2.5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十个国家中半数以上都来自非洲。
面对非洲人口爆炸,人口控制自然被提上议程。但是究竟是强制性的、由公权力保证实施的计划生育,还是非强制性的家庭计划,国际上依然存在不小的争论。
很无奈:想不成为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难!
非洲人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联合国《2018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5年期间,有48个国家的生育率达到每名妇女生育4胎或4胎以上的水平,其中有40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而根据总部在美国加州核桃市的世界人口综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公布的2019年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出生率排名,全球出生率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九国在非洲,以尼日尔共和国为例,这个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内陆国家平均一个妇女会生育近8个孩子。
近些年来,非洲不少国家的生育率其实呈现下降趋势,比如尼日利亚,2018年平均每名妇女生育5.4个孩子,目前已经下降到平均每名妇女5.3个孩子。但这意味着非洲人口增速会显著放缓吗?
答案是否定的。联合国官官网上对此的解释是:“虽然非洲生育率未来的趋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非洲大陆当前有大量青年,他们将在未来几年进入成年期并生育子女。”因此,非洲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是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非洲大陆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也呈现下降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死亡率变小,差值自然也就增大。
至于部分位于萨赫勒地区的国家,虽然死亡率总体看由于各方面原因(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但是生育率同样也很高,人们渴望生很多孩子。比如在2012年一次尼日尔家庭普查发现,女性认为生九个孩子是一个理想数字。
太不巧:错过生育革命,又碰上国际援助短缺
就人口控制而言,这一政策直接影响的是生育率这一变量。国际上的人口控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强制型计划生育,一个是自愿型家庭计划。前者是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实行的生育政策为典型;后者则是由各个家庭本着自愿原则参与,国际组织、国内的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予以一定支持。
国际计划生育运动由来已久,但真正蓬勃发展是在1974年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会议之后的20年。运动不仅受到了国际计生联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基金会的支持,还得到了来自官方组织、发达国家的资助。1970—1995年的25年间,根据对接受计划生育援助的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全统计,总和生育率从6下降到3,避孕普及率从近20%上升到60%。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非洲地区因为大批国家正处于独立之初的状态,施行的正是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国际组织、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也并未对非洲给予足够关注,因而非洲没有从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项目获益,人口迅速增长,为20世纪末的人口爆炸埋下了导火线。
1984年墨西哥人口会议,当美国开始动摇最初进行人口控制的立场,抨击中国同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断绝对支持流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助时,非洲大多数国家通过了“乞力马扎罗人口行动计划”,开始实行以自愿为基础的家庭计划政策,提供避孕、节育的服务。
由于地区局势不稳定、国家经济落后等客观因素,有关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服务开展主要依赖国际组织的支援,但1994年开罗人口会议工作后,世界人口工作重心就从计划生育转移至生殖健康,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基金会的援助减少,国际组织的力量也十分微薄、时断时续,所以非洲地区实施的家庭计划政策收效甚微。
强制型计划生育还是自愿型家庭计划,这是一个问题
身处亚洲的中国虽然收到了国际“生育革命”带来的福利,但也因曾经施行的强制型计划生育政策饱受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极右势力在新保守主义政治浪潮下,将强制型计划生育和堕胎画上等号,推行或者支持强制型计划生育成了一件政治不正确的事。
强制型计划生育是否会侵犯妇女的生育权利?是否剥夺了未出生孩子的生命权?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不同解释和作答就构成了对“强制型计划生育是否侵犯人权”的讨论。“堕胎”、“避孕”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可接受的程度不同;“生命权”的定义和外延即使在法学界也尚且存在争议。
西方天主教徒一般情况下反对堕胎和避孕,在这种文化情境下不能理解强制型计划生育政策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立足中国的国情,提及生命权必然不能忽视与之紧密相关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想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就得使每个个体享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因为教育落后、文化水平低,人们落后的生育挂念根深蒂固,短期内自主选择只生育一孩几乎不可能。从这一角度上说,国家转向强制型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是必然的,也并未侵犯生命权,因为这使得已存在个体的生存发展环境显著进步。
同样由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以自愿为基础的,所以指望民众主动改变生育观念从而降低生育率几乎不可能,如果政策推行者也未意识到控制人口的必要性,就更加困难。坦桑尼亚总统John Magufuli就强烈反对控制生育,根据2018年9月《经济学人》的报道,他在一个集会上声称控制生育是父母懒惰的表现,而在2016年,他曾宣布公立学校免费,这样女性就可以扔掉计生用品。
面对这样的现实,似乎只有政策制定者支持计划生育,并且借助公权力的强制力量保证实施,才能实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目标,比如中国曾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但在非洲大陆复制中国经验的可行性有多高呢?
对于非洲大多数国家而言,虽然与中国一样,均为发展中国家,且目前的人口增速与中国历史最高时期持平。但它们的国情又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从国家自身来看,不少国家的政局不稳定,另一方面从国际局势来看,国际组织的援助又经常青黄不接,缺少能够稳定推行强制型政策的长效机制。而且人口增长的确可以带来一些机遇,比如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机会等等。
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对人口进行控制,像坦桑尼亚总统那样鼓励生育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被高速的人口增长与相应增高的人口抚养比所拖累。强制型计划生育政策难持续,人口问题又亟待解决,这就是很多国家还是转向以自愿为基础的家庭计划政策的原因。
强制型计划生育还是自愿型家庭计划,你怎么看?
注:在本文中,除非上下文特别说明,提到的“计划生育”包括强制型计划生育和自愿型家庭计划,不特指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例如,“计划生育运动”,实际上包括强制型计划生育和自愿型家庭计划的实行。
参考资料
2.2019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by Country
4.非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
5.联合国《2018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
6.联合国让世界更美好的70种方式
7.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计划生育:进步还是停滞不前
8.卫琛. 非洲人口的“马尔萨斯陷阱”与国际援助下的计划生育运动[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3,6(11):15-22
9.赵鑫福.非洲的又一场灾难——人口问题[J].世界知识.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