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荒矛盾可以说是越来越激化了。可能有人会很奇怪,沙子随处可见,为什么是稀缺商品呢?沙漠怎么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建筑业的原材料。既然是建筑行业的材料,那就意味着我们使用的沙子必须能够达到或达到工业建筑标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去沙漠带两辆车去沙地就可以了。
沙子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世界上沙子的使用量迅速增加。现在每年可能使用40-500亿吨。速度远远跟不上人们使用的速度,供不应求,沙子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比较不起眼的沙子,却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房子离不开沙子。可能有人要说了,我们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吗?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找到。所以没办法,沙子再贵,房子也得建起来。
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河沙的价格变化。大约40年前,一吨优质河砂的价格仅为2-3元。2000年价格为每吨11元。2010年只要15元。考虑到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沙子的价格始终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结果,2019年,部分沙子的价格直接冲到了100元,优质湖沙的价格更是140元一吨,有时花钱也买不到。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就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缺沙问题。当时,建设成本可以通过进口沙子得到有效控制,东南亚成为我们主要的砂石运输地。然而,从全球砂石的整体供需来看,砂石的供应渠道越来越受限。
沙漠没用
世界上沙子最多的地方就是沙漠。包括我国在内的新疆腹地有一片非常广阔的沙漠,但沙漠其实只是一个摆设。
沙子本质上是岩石,但是分得很细,所以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英。我们通常开采的沙子受到自然影响,例如典型的流水冲洗和承载能力。
砂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我们所用的建筑砂一般是从江河湖海中提取的天然砂或用机械破碎未风化的岩石制成我们所需要的机制砂。河沙的质量比海沙好。主要原因是海砂中杂质过多,容易导致钢筋与水泥之间出现缝隙,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当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人工处理来清洗海沙,但这会导致建设成本很高。
让我们回到沙漠。沙漠沙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太细、太光滑,导致附着力差,与其他建筑材料混合后无法成型。此外,沙漠中的沙子含盐量较高,在建筑中使用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砂资源短缺似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问题。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沙子的稀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