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段内容概述文段逻辑拆解:先提出中国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这一观点,接着通过科学家去过寒冷的南极洲和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说明他们需要将两者极端环境结合起来的环境,而中国沙漠符合这一要求,以此对前文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本结构:总—分二、选项匹配验证1. 正确项依据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中国沙漠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的同义替换。2. 错误项排除B项:“生物研究”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原文中中国沙漠是作为科学家进行实验的“实验室”,并非“研究对象”,该项表述错误。D项:未提及“科学研究”这一重要信息,且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中国沙漠对科学研究的意义,而非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因此,选择A选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行文脉络,总分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28题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描述了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类似火星环境的实验室。接下来讲述科学家们虽已去过寒冷的南极洲和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最后通过转折得出结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两者的结合,所以,整个文段为分-总结构。论述的主旨是他们需要一个既寒冷又干燥的极端环境。第二步,对比选项。C是主旨的同义替换项。即科学家们为何选择中国沙漠,因为那里提供了他们需要的极端环境。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没有明确指出科学家们需要的“结合寒冷和干燥”的极端环境这一点,排除A项。B项:引入了“生物研究”这一新的概念,原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并没有涵盖到科学家们的需求,即需要寒冷和干燥的结合,排除D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中国沙漠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接着通过科学家去过两个具有极端环境地方的情况对前面的说法进行解释说明,即科学家进行实验需要的是将最冷和最干燥结合起来的环境,中国沙漠符合此要求。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旨句,主要讲中国沙漠为科学家进行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生物研究”无中生有。C项:“中国沙漠”相当于“实验室”,而非“研究对象”。D项:没有提到重要信息“科学研究”,且文段重点讲中国沙漠对科学研究的意义,而不是讲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2019年0609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考生回忆版)第3题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中国沙漠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接着通过科学家去过两个具有极端环境地方的情况对前面的说法进行解释说明,即科学家进行实验需要的是将最冷和最干燥结合起来的环境,中国沙漠符合此要求。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旨句,主要讲中国沙漠为科学家进行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生物研究”无中生有。C项:“中国沙漠”相当于“实验室”,而非“研究对象”。D项:没有提到重要信息“科学研究”,且文段重点讲中国沙漠对科学研究的意义,而不是讲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2019年0609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第3题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中国沙漠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接着通过科学家去过两个具有极端环境地方的情况对前面的说法进行解释说明,即科学家进行实验需要的是将最冷和最干燥结合起来的环境,中国沙漠符合此要求。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旨句,主要讲中国沙漠为科学家进行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生物研究”无中生有。C项:“中国沙漠”相当于“实验室”,而非“研究对象”。D项:没有提到重要信息“科学研究”,且文段重点讲中国沙漠对科学研究的意义,而不是讲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一般类
2019年1116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60家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真题第28题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中国沙漠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接着通过科学家去过两个具有极端环境地方的情况对前面的说法进行解释说明,即科学家进行实验需要的是将最冷和最干燥结合起来的环境,中国沙漠符合此要求。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旨句,主要讲中国沙漠为科学家进行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生物研究”无中生有。C项:“中国沙漠”相当于“实验室”,而非“研究对象”。D项:没有提到重要信息“科学研究”,且文段重点讲中国沙漠对科学研究的意义,而不是讲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一般类
2019年1116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60家事业单位招聘《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第28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因此,选择D选项。
公基常识 地理 自然地理,其他(自然地理)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知识。第二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东面有祁连山,西面是阿赖山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南面是昆仑山,北面是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但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是鲁卜哈利沙漠。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流动沙漠” 是指在定向风的作用下,沙丘会发生移动、整体沙漠范围也可能随之迁移的沙漠类型。其核心特征是沙漠中的沙丘并非固定不动,而是会在风力驱动下不断改变位置,从而导致沙漠的形态和分布区域出现动态变化。
公基常识 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因此,本题正确。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公基常识 地理 自然地理,其他(自然地理)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B项错误。C项:库木塔格沙漠,位于甘肃省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简称甘新库木塔格沙漠),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C项错误。D项: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D项错误。
公基常识 地理 省情省况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C项:柴达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腹地,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其沙丘分布零散,多与戈壁交错分布在山前洪积平原上,与题干给出的所有关键特征完全相符。C项正确。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腾格里沙漠处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并非青藏高原东北部。其沙丘分布相对集中,并非零散,与戈壁交错分布特征不显著,不符合题干中“沙丘分布比较零散,并多与戈壁交错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上”以及地理位置的描述。A项错误。B项: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不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沙漠以高大且集中的沙丘闻名,并非零散分布,不满足题干所描述的沙丘分布特点与地理位置要求。B项错误。D项: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并非青藏高原东北部。其沙丘连绵集中,并非零散分布,不符合题干对于沙丘分布及地理位置的描述。D项错误。
公基常识 地理 自然地理,其他(自然地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51-53小题。(共10分)沙尘暴在世界各地是“春天来了”的信息传递者。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一般3月、4月刮起沙尘暴,有时吹到欧洲南部,天空呈砖红色。从蒙古高原刮起的强风,(1)______着沙尘,可刮到日本群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春季有时也能见到从南方沙漠吹来的沙尘。而中国古代历史资料也记录了沙尘暴发生的情景。据《汉书》记载,“(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3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又据《明史》记载,“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元旦,大风扬沙走石,白昼晦冥,自北畿抵江浙皆同”,当时的沙尘暴面积之广,一直(2)______到江苏、浙江。由此可见,沙尘暴古今中外都有发生。专家们研究发现,沙尘暴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影响交通运输和部分企业运转等,但也有一定的生态效益,比如沙尘暴中的细微颗粒在空气中大规模飘荡,可减轻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过度积累造成的污染;沙尘可把酸雨沉降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中和,缓冲土壤酸化过程;沙尘还适合作水汽的“凝结核”,促进雨滴降落,缓解春旱。研究表明,沙尘暴是由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西北风盛行,其西北地区及一些毗邻国家和地区分布着较多沙漠、沙地,沙尘暴的发生很难完全(3)______。虽然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比较有限,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正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去年9月以来,中国对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庄严宣誓、郑重承诺和谋划布局,(4)______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新的努力和贡献。而对地面上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特别是沙漠综合治理,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数十年来,中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等项目,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颁布实施《防沙治沙法》等。同时,一批龙头企业、治沙模范积极参与,社会大众踊跃行动,使绿色延展。不久前消散的沙尘暴,恰好赶上一些地方空气中PM2.5浓度超标,可谓霾沙交织,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叠加。这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持续发力、永不止步。(节选自殷耀等《对沙尘暴,我们还要科学认识》)
(1)携带(2)延伸(3)避免(4)彰显
(1)携带(2)延伸(3)避免(4)彰显
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2021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网友回忆版) 第51题
生态效益:(1)可以减轻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过度积累造成的污染;(1分)(2)可以缓冲土壤酸化过程;(1分)(3)沙尘可以作为凝结核,促进雨滴降落,缓解春旱。(1分)
生态效益:(1)可以减轻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过度积累造成的污染;(1分)(2)可以缓冲土壤酸化过程;(1分)(3)沙尘可以作为凝结核,促进雨滴降落,缓解春旱。(1分)
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2021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网友回忆版) 第52题
成就:(1)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等项目;(1分)(2)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等;(1分)(3)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防沙治理,使绿色延展。(1分)
成就:(1)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等项目;(1分)(2)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等;(1分)(3)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防沙治理,使绿色延展。(1分)
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2021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网友回忆版) 第53题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土与资源概况。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故本题正确。
非法律部分 历史人文科技地理 地理国情,我国国土与资源概况
招教 笔试 中小学 公基 20210703 河南省 安阳市 安阳县 真题(分值预估填写)(无误)第113题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土与资源概况。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故本题正确。
非法律部分 历史人文科技地理 地理国情,我国国土与资源概况
招教 笔试 中小学 公基 20210703 河南省 安阳市 安阳县 试题(分值预估填写)(无误)第113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因此,本题正确。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传说中的被诅咒的、淹没在沙漠之下的城市。“塔克拉玛干”一词分为两部分,“塔克拉”和“玛干”,其中“塔克拉”意为“地下”,“下面”;“玛干”意为“领域”,“家园”,“生活的地方”;因此“塔克拉玛干”意思是“地底下的城市”或“地下有座城市”。
公基常识 地理 自然地理,其他(自然地理)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kg/667㎡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海水稻”研发,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计划在3年内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单产300kg/667㎡以上的耐盐水稻品种。可知,海水稻的培育运用的技术是生物杂交技术。A项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转基因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自然界中同样广泛存在自发的转基因现象,譬如植物界的异花授粉、天然杂交以及农杆菌天然转基因系统等等。转基因技术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包括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生产疫苗、食品等。B项排除。C项:嫁接技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间和方法因植物品种,地域气候和营养状况而异,如桃砧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而枝接一般在春季发芽前进行。C项排除。D项:细胞克隆技术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内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细胞培养工作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细胞克隆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因为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所以可以说细胞克隆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D项排除。
常识判断 科技 生物医学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的武威市民勤县和宁夏的中卫市。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常识判断 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地形地势气候,中国地势
模拟题
7天会员权益 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 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流沙面积世界第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国的遗址,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这里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36个王国,这里是“文明的大墓地”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挖掘出来的宝物,至少收藏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也称准噶尔盆地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八大沙漠里居第二。B项排除。C项:库姆塔格沙漠(维吾尔语中是“沙子山”的意思),位于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沙漠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在该沙漠地带内设立了三个国家级保护区,分别是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项排除。D项: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D项排除。
常识判断 地理 自然地理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知识。第二步,2018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C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公基常识 政治 时政,时政热点
模拟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知识。第二步,2018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C项正确,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政治 时事政治 其他(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