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面积,撒哈拉沙漠只能排第三,最大的两个沙漠是南极和北极,这多少有些违反直觉。两极虽然冰雪覆盖,但干燥得堪称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
尽管撒哈拉沙漠以沙丘着称,但其表面大部分由岩石构成,而真正的沙丘只覆盖整个沙漠表面的20%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地区。
图为:撒哈拉沙漠地图位置
在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沙丘地带,沙丘的厚度会发生变化,因为沙丘可以堆积到几百米的高度,但是随着沙丘移动,沙丘的厚度也会发生变化。会改变。
你没看错,沙丘在移动,就像大海里的水一样,改变着沙漠的面貌,只是移动的很慢。
这是因为风雨提供动能,在沙面上造成涟漪。据测量,我国月牙泉沙丘每年移动约100米。
正是因为这种运动,沙漠的深度测量起来异常困难,或者说我们不知道所有的沙漠沙子到底有多深。
据估计,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平均深度约为150米,沙丘顶部可达基岩,深度可达320米(沙丘顶部170-180米)从“沙平面”测量的沙丘)。
此外,基岩中可能存在裂缝或裂缝,让沙子更深,就像沟渠一样,我们无从知晓。
沙子100多米深,下面会是什么?失落的遗迹,失落的宝藏,还是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撒哈拉的往事
其实地球是一个岩石星球,沙漠也和其他地方一样。无论你多么努力地挖掘,你最终都会遇到岩石。
但是撒哈拉沙漠不一样,因为它有一段有趣的进化史!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撒哈拉沙漠曾经是一片肥沃的地区,人类繁盛。研究表明,北非古老的气候经历了快速荒漠化,气候变化使该地区在短短几年内从潮湿的亚热带景观变成了沙漠。
而且大概经历过不止一次这样的荒漠化,最近一次大概是公元前4200年左右,13000年前,刚刚从沙漠变成了绿洲。
当气候开始变化,撒哈拉沙漠变得干燥,植物枯萎。没有任何东西支撑土壤,风的作用可以去除所有细小的沉积物,直到留下沙子、岩石和基岩。
这种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地轴倾斜度的变化。
大约9000年前,地球的倾角是24.14度,现在是23.45度;近日点(地球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发生在七月底,现在是一月初。
尽管地球轨道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但北非气候和植被的演变却是突然的。
沉没的文明和失落的城市
从撒哈拉沙漠的历史可以知道,在它下面会有古人类文明的遗迹和古生物化石,因为在干燥的地方有动物遗骸更容易保存.
关于城市废墟,可想而知,巨大的移动沙丘很容易吞噬城市和道路。过去,撒哈拉沙漠就是这样做的。
加拉曼特斯是一个生活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的撒哈拉北部文明。他们建造了复杂的灌溉系统以维持城市水利。
他们也许是撒哈拉沙漠中第一个没有河流穿过的城市社会。不幸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干涸了,他们的文明也随之崩溃。
他们分裂成几个小部落,最终被当时飞速发展的阿拉伯世界所吸收。而他们的城市也被沙漠吞没,成为沙下的遗迹。
最后,
消失在沙漠中的城市废墟当然不止这座城市了,最著名的就是沙漠亚特兰蒂斯-乌巴(这座城市有很多名字,这个是最常用的),当然,这不会是最后一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