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第七大江,属印度洋水系。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经过藏南地区之后进入印度阿萨姆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以后称为贾木纳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雅鲁藏布江被称为“天河”,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24万多平方千米。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气候向干旱化发展;且河流中上游气候干旱,森林植被稀少,河谷风较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河谷宽阔,河谷两岸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及一些疏松的沙坡地。这些自然原因导致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两岸河谷平原宽广,海拔都在4000米以下,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也是西藏高产稳产农田的发展场所。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成为高产稳产农田发展场所具有以下气候条件:地处河谷地区,地势低洼,夏季水热条件较好;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农作物光合作用充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冬季受寒潮和旱涝等气象灾害影响小。再加上气候以外的条件:河流冲积土壤,较肥沃;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利于种植业开展。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近五千米高的垂直斜面上,发育着当今世界上最完整、最神奇、最壮美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带谱,而且还可以看到类似于从我国海南岛到北极的全部自然景观。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这里冰川与森林吻合,是奇异的植物世界。因为这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为充足;而山脉相对高度大,气候(或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所以峡谷内物种珍稀,景色壮观,资源丰富,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景”。
高考地理专题设计——雅鲁藏布江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一、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d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A.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B.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D.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2.b水系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光照弱C.峡谷深D.海拔高
【答案】
1.C
2.D
【解析】
1.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根据表格中数据对比,a为珠江;河流流域蒸发量的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蒸发量大,气温低则蒸发量小。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b是雅鲁藏布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所以流域面积大于松花江,而松花江所处纬度高于黄河,蒸发量小于黄河,所以c是松花江,d是黄河。C项正确。故选C。
2.影响蒸发的因素有:(1)液体表面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纬度并不是最高的,青藏高原光照强,峡谷深影响较小。所以答案选D。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景观图中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态是
A.槽型谷地B.谷地宽阔C.河床多卵石D.岸壁较平缓
4.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风化剥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5.河谷地貌一般发育在
A.高原和山区B.河流弯曲处C.河流的下游D.河流入海口
【答案】
3.C
4.C
5.A
【解析】
【分析】
3.由图可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V”型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河床多卵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型河谷;因此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C正确。故选C。
5.河谷地貌一般发育在河流上游的高原和山区,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A正确。故选A。
【点睛】
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6.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题。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雅鲁藏布江上游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受到板块挤压形成谷地,再经过流水侵蚀,形成“V”字形河谷。故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甲山5900米处发现一块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000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年降水量能达到2000毫米以上。读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板块张裂形成裂谷②板块挤压致青藏高原隆起③流水溯源侵蚀④流水下切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
7.D
8.C
【解析】
【分析】
7.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边界,板块挤压致青藏高原隆起,原有河流在地壳上升过程不断下切侵蚀形成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②、④正确,①错误;有些峡谷是地壳先抬升,然后流水溯源侵蚀而成,而雅鲁藏布江存在的时间比当地地壳抬升时间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是流水溯源侵蚀而成,③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8.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南的南亚地区属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而来,水汽丰富,该气流沿大拐弯峡谷进来,遇到峡谷两边山地抬升,因此降水丰富,C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低压中心在印度半岛西北侧,其强度还不足以直接上升形成丰富的降水,排除A;盛行西风位于中纬度地区,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的可能性小,排除B;此地气压带和风带受海陆分布影响很大,季风取代了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因此当地一般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排除D。故选C。
【点睛】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两个方向—水汽和升降运动;具体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地面性质;洋流和人文因素(通过改变地面性质)。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10.该隧道调水方案优势在于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
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
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
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1.该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产生的影响有
A.完全修复山地冰川B.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D.促进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答案】
9.A
10.B
11.B
【解析】
【分析】
9.选择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首要条件是水资源丰富,可调水量大;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所以作为调水水源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由材料可知隧道埋藏深,①错误。依据水位可知,该工程可自流输水,②正确。位于地下,几乎不占用土地资源③正确。地热源于地球内部,所以隧道调水不能避免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④错误。故B②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通过增加柴达木的水资源,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装下无法完全修复山地冰川,A错误。柴达木盆地是位于我国内陆高原干早盆地,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通过调水可以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B正确。柴达术盆地降水少,不适合大量耗费高成本的水资源发展木材产业,C错误。即使通过调水增加了柴达木盆地的用水,但无法满足大量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发展用水,D错误。故选B。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