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B(2)D【解析】(1)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减少,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2)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
【题目】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地形成不同高低气压中心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大气受热过程 D. 热力环流
【2】判断图示所属月份及B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
A. 1月 阿留申低压 B. 7月 阿留申低压
C. 1月 夏威夷低压 D. 7月 夏威夷低压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C点和D点分别盛行
A. 东北风 西北风 B. 东南风 西南风
C. 西北风 东北风 D. 西南风 东南风
【题目】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小题。
麦草方格沙障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 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 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侵蚀
C. 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 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酸化 D. 地面沉降
【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 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 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 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 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题目】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气候和地形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D.气候和土壤
【题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B.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C.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水源 B. 地形
C. 光照 D. 土壤
【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阳能、水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石油 D. 水能、天然气
【4】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1】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约为
A. 2cm B. 20cm C. 200cm D. 2000cm
【2】右图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A. 比例尺变为1:20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C. 每点代表2000人
D.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题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名称).
(3)B地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当地相应的气候特点:( ),与之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 ).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 )(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