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2)A、E图是 地貌,E图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高原,成因主要是 ;B图是最典型的 地貌,如我国的 ;C、F图是 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D图为 地貌。
(1)外力作用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2)流水侵蚀 黄土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黄土极易受侵蚀
流水堆积 崇明岛(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 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 西北内陆 冰川侵蚀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景观图的分析认知能力,通过地貌特征的分析,了解外力作用的形式。对于此类景观图,应抓住图中的隐含信息及地貌的典型特征,从最熟悉的景观入手,联系具体的地区景观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这些地貌。A为峡谷景观,B为河口三角洲地貌,C、F为干旱地区的沙丘、风蚀柱地貌,D为冰川侵蚀地貌,E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
我国某城市某地一开阔平地上有一座楼房(北楼),现计划在其正南方距离该楼房40米处兴建一幢商品住宅楼(南楼)。为了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需对南楼高度作出限制。为此,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研究。
(1)第一步,他们在春分日测定了该地的经纬度。他们利用平地上一根长17.32米的旗杆做测量物,并记录下不同时间杆影长度的数值(如下表)。经分析,该地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他们按要求对南楼的最大高度进行了计算,求得满足条件的南楼最高高度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35°≈0.7;tan45°=1;tan60°≈1.732)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下列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楼房之间的间距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
我国某城市某地一开阔平地上有一座楼房(北楼),现计划在其正南方距离该楼房40米处兴建一幢商品住宅楼(南楼)。为了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需对南楼高度作出限制。为此,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研究。
(1)
第一步,他们在春分日测定了该地的经纬度。他们利用平地上一根长17.32米的旗杆做测量物,并记录下不同时间杆影长度的数值(如表)。经分析,该地的经纬度为________。
(2)
第二步,他们按要求对南楼的最大高度进行了计算,求得满足条件的南楼最高高度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35°≈0.7;tan45°=1;tan60°≈1.732)
(3)
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下列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楼房之间的间距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形成这些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A、E图是________地貌,E图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高原,成因主要是________;B图是典型的________地貌,如我国的________;C、F图是________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D图为________地貌,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形成这些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A、E图是________地貌,E图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高原,成因主要是________;B图是典型的________地貌,如我国的________;C、F图是________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D图为________地貌,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