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蒸发既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组成部分,又是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直接受到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反过来,蒸发又可增加空气湿度,提高最低气温或降低最高气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蒸发皿蒸发量是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的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受太阳辐射、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气候统计数据表明,河北省5月份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年蒸发皿蒸发量近50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近50年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速率等值线(单位:毫米/10年)分布。
(1)分析河北省一年内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的原因。
(2)描述图示区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地区分布特征。
(3)有同学推测蒸发皿蒸发量下降与空气污染有关,请为该同学的猜测提供理由。
(4)推测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平均气温较高,但雨季还没有到来,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空气较干燥,多大风,气温日较差大,蒸发量大。
(2)各地均减少,减少速率在100毫米/10年左右;大体上自四周向石家庄减少速率降低。最大值出现在区域东侧,最小值出现在石家庄。
(3)河北省污染严重,各类污染物使大气能见度下降,特别是雾霾天气多;雾霾时空气能见度低,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日最高气温低,蒸发弱;雾霾时风力弱,蒸发弱。
(4)河北省春旱严重,蒸发量下降,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农业抗旱投入,提高农业收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蒸发的区域差异,蒸发减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天气、风、水域面积等。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5月份河北省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加上此时昼长也比较长,使得河北省的平均气温较高,蒸发比较旺盛;华北地区的雨季在7、8月份,而此时为5月份,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少,晴天多,空气比较干燥,且多大风,气温日较差大,加速了地表水分的蒸发量。
(2)本题主要通过蒸发的变化和地区分布,其中地理事物的地区分布一般要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来描述哪里大哪里小或者由哪到哪增大(或减小);哪里最大,哪里最小等内容。此图为“近50年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速率等值线分布”,据图可知,图中数据均为正值,说明各地的蒸发皿蒸发量均减少,且减少速率在100毫米/10年左右。关于地区分布特征,按照前面内容结合图示,可判读图示区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大体上自四周向石家庄减少速率降低;最大值出现在区域东侧,数值大于140,最小值出现在石家庄,数值小于60。
(3)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对蒸发的影响。题目要求为该同学的猜测提供理由,即解释其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影响蒸发的因素,本题的思路是,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各因素,进而影响到蒸发量。河北省污染严重,各类污染物使大气能见度下降,特别是雾霾天气多,雾霾天气对蒸发的因素影响很大,比如雾霾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使得光照较弱,不利于蒸发;而且雾霾导致空气中水分含量大,气温日较差也比较小,日最高气温低,这些因素都导致蒸发比较微弱;再加上雾霾时空气稳定性强,风力弱,所以蒸发也是比较弱的。
(4)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保水方面。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旱情比较严重。蒸发量的下降,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从而减少农业在抗旱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业收益。
【题目】读下边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为城市风,s线代表地面,则A地比B地气温________气压____。表示郊区近地面的是字母________。
(2)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则表示海洋的是字母____,环节②为________,环节③为________,环节④为________。
(3)目前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名称),并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________。
【题目】 “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冰的年龄各不相同,核心部分的冰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期,外部、靠近洞口或靠近主流水道的冰,成冰年代比较晚。读冰洞所在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所示冰洞剖面图,其冬季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
【2】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B.垂直洞穴,空气对流旺盛
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
【3】以下措施中,不利于冰洞中冰体保持的是 ( )
A.增加通风设施B.搬运冰块进洞
C.控制游客数量D.保护洞边植被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美的腹地大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从殖民时代开始就不断吸引着人们。然而,北美的东西向交通一直以来都困扰着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直到1825年伊利运河全线开通。伊利运河(下图)西起伊利湖畔的布法罗,东至哈德逊河岸的奥尔巴尼,绵延581千米。经该运河南下哈德逊河后,即可畅达纽约港。1800 年,美国的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到了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了62%。此后,五大湖沿岸和中西部地区快速工业化,形成五大湖工业区和城市带。伊利运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纽约成为美国经济和金融中心。此前北美第一大港是新奥尔良,在运河开通后地位黯淡了下去。
(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探寻伊利运河建成前图示区城美国东西向交通不便的原因。
(2)简述伊利运河施工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伊利运河的建成对纽约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析伊利运河对美国工业分布、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
【题目】 物候指植物在一年为周期的生长中出现萌芽、开花、落叶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物候季节是以一年中各种物候现象的出现为指标划分的季节,它长短的空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有学者依据各物候季节的长度将我国划分为5个物候季节类型区(如图)。已知重庆属于类型IV,上海属于类型Il ,北京属于类型I ,哈尔滨属于类型I。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广州所在的物候区是类型( )
【2】上海与重庆的物候季节类型区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有( )
A.地形、海陆B.纬度、海陆C.地形、夏季风D.夏季风、纬度
【3】对物候区的研究与划分有利于研究( )
A.气候形成与变化的条件B.城市绿化与气候关系
C.农业产量的影响因素D.各物候现象出现条件
【题目】 在北方,“小满”意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即将成熟,各地陆续进入农忙时节。“小满”前后也是北方众多地区“集体”入夏(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22℃)的高峰期(如图),入夏之后,华北地区太阳辐射增强,升温迅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纬度和地形B.光照和热量
C.海陆位置和洋流D.大气环流
【2】“小满”期间,相比南方地区,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应注意防范( )
A.狂风暴雨B.涝渍C.干热风D.雷暴
【题目】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霜常出现在
A. 初春 B. 初秋 C. 春末 D. 夏末
【2】图中
A. ①表示夜晚山风 B. ②表示白天谷风
C. ③表示夜晚谷风 D. ④表示白天山风
【3】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目】下表为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