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 ,B ,D ,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和 (填字母),它们分别是由 和 吹拂形成的。(7分)
(2) 洋流(填字母)是西欧 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C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3分)
(3)甲、乙两处等温线较密集的是 处,原因是 。(2分)
(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B D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7分)
(2)B 温带海洋性 降温减温(3分)
(3)甲 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水温差异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图可知,A为墨西哥湾暖流,是补偿流;B为北大西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为风海流;D为北赤道暖流,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为风海流。
(2)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图中B为北大西洋暖流。C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3)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受其影响,水温差异大,等温线密集;乙处暖流影响,水温差异小,等温线稀疏。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分布、形成及其影响。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下列问题:
A.15时 B.9时
C.12时 D.3时
A.6日8时 B.7日20时
C.6日20时 D.7日8时
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2.图中岛屿在冬季降水量最多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L B.Q
C.K D.N
1.若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C.①处为晴朗天气 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2.若该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炎热干燥天气 D.连绵的阴雨天气
图中外圆纬度数为n,圆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阴影部分日期为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 )
A.北纬(23.5°- n) B.南纬(23.5°- n)
C.北纬(90°- n) D.南纬(90°- n)
A.(m - 1)日8时 B.(m + 1)日8时
C.(m + 1)日14时 D.(m - 1)日14时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专一化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出,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2.右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