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沙岛湖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古青海湖通过东南部古倒淌河与黄河相通的理论依据。

(2)指出江西沟全年主导风向并分析其风向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3)简述风成砂堆积区的扩大对甲湖(沙岛湖)产生的影响。

(4)甲为沙岛湖,请你提出缓解沙岛湖附近风成砂堆积区危害的具体措施(至少三条)。

参考答案:

(1)青海湖南侧有显著的构造隆升区,这表明青海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图中观测点D1,D2和D3的最下部是河相砾石,这说明这一地区地质时期曾是河流流经的地区,结合青海湖的分布,可推断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通过古倒淌河与黄河相连。

(2)西北风。如图示青海湖区北侧和东侧都有山地分布,西侧和南侧也有山地分布,东南侧也有山地分布,西北侧没有山地分布,地形上利于形成西北风;青海湖区冬春季节受亚洲高压影响,西北风风力较大。

(3)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湖床不断抬升,湖泊容积不断减少。

(4)建立风力发电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决农牧民的燃料问题,以保护沙源地区的植被;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沙源地区的自然植被;采取工程措施固沙。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1973~2018年青海湖水位及面积的变化特点。

(2)沙岛湖位于青海湖的东岸,原属青海湖的一个湖湾,1973~1986年沙岛湖与青海湖主体逐渐脱离而形成独立的湖泊,且在1995~2004年面积逐渐萎缩。试分析沙岛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鸟岛坐落在青海湖的西北隅,是我国以保护水禽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以来,鸟岛地区岸线后退距离较大。简述鸟岛岸线后退可能对鸟岛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1973~2005年青海湖水位和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18年呈波动上升趋势;水位与面积同步变化。

(2)大风、沙尘暴日数多,风沙沉积物受东部山脉阻挡,风速减慢,风沙堆积掩盖了青海湖与湖湾的通道,使湖湾形成独立的湖泊;沉积物的堆积作用使沙质地表裸露区域越来越大,沙堤露出水面,沙岛湖与主体脱离;缺少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减少;蒸发旺盛,水量逐渐减少,导致沙岛湖面积缩小。

(3)鸟类栖息地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的差异,夏季大于秋季,试分析其原因。

(3)分析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沙尘堆积较多的原因。

(4)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河流携带泥沙注入青海湖,泥沙沉积;枯水期河流和湖泊水位低,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形成沙丘的沙源;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湖滨土地退化,进一步增加沙源。

(2)夏季表层升温快,下层温度较低;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差异大;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差异变小。

(3)青海湖区冬舂季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较多;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东部受高山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堆积。

(4)西北风携带沙尘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水搬运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堆积;水下沙堤不断增高,沙提出露水面;最终与陆地相连围成沙岛湖。

典型例题四:青海湖(如图)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分布有大量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分布着以布哈河为代表的几条大河形成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青海湖区大风日数较多,全年多在西北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布哈河口最大风力达9~10级。沙岛位于湖东部,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后来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青海湖流域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分析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沙尘堆积较多的原因。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条河流注入青海湖,携带泥沙沉积;枯水期河流和湖泊水位低,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形成沙丘的沙源;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土地退化,进一步增加沙源。

(2)青海湖区冬春季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较多;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东部受高山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堆积。

(3)西北风携带沙尘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水搬运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堆积;水下沙堤不断增高,沙堤出露水面,最终与陆地相连围成沙岛湖。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沙岛湖东侧古沙丘的形成条件。

(2)分析1973~2018年沙岛湖的演化过程。

(3)解释2004年以来沙岛湖周边部分草场盐碱化加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末次冰期冰盛期时青海湖大幅度萎缩,湖滩裸露;常年盛行偏西风,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强;受日月山阻挡,风力减弱,堆积作用强。

(2)1973-2004年,气候转暖,风沙活动频繁,风沙和沉积物掩盖了南部与青海湖的通道而形成独立湖泊,蒸发加剧,缺少地表水补充,面积进一步萎缩;2004-2018年,气候进一步转暖,冰雪融水补给增多,沙岛湖面积逐渐扩张,逐渐与青海湖主体相连。

(3)气候变暖,湖泊冰雪融水补给量增多;沙岛湖水位上升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上涨,盐分随之迁移至土壤表层;蒸发加剧,导致沙岛湖周边部分草场盐碱化。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的差异,夏季大于秋季,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河流携带泥沙注入青海湖,泥沙沉积;枯水期河流和湖泊水位低,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形成沙丘的沙源: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湖滨土地退化,进一步增加沙源。

(2)夏季表层升温快,下层温度较低: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差异大;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差异变小。

(3)西北风携带沙尘至东部受山脉阻挡,风速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水搬运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堆积;水下沙堤不断增高,沙提出露水面,最终与陆地相连围成沙岛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