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考选考考前精练之九(西北地区)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供气能力逾120亿立方米,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读“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我国________盆地的轮南油气田,该地区最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形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表现为_______,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0世纪末,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使东部一些人口迁移到中西部,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因素。

(4)试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塔里木;干旱;(2)水土流失;植被破坏;(3)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经济(生产力水平);政治(政策);(4)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伊犁谷地有一片蔚为壮观的野果林分布带,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原始野果林。但由于人为破坏、自然病虫害等因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伊犁野生野果林正面临着种群数量减少、林区质量下降的危险,伊犁野果林面积已经锐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1)图示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伊宁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伊宁市城市规模_______(大/小)于乌鲁木齐市。

(3)伊犁河谷的植被景观是_______,天山野果林主要位于伊犁河_______(南/北)侧的半山腰地带。

(4)野果林对伊犁谷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试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角度列举野果林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措施,各列举两项。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土地荒漠化 (2)水源 小 (3)温带草原 南 (4)封山禁牧;建立野果林自然保护区;防治病虫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对野果林资源进行深加工;建设生态旅游区,促进旅游业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宁夏地形图”,图2为“宁夏以县级为单位的'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图”。

(1)依据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甲地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

(2)生态移民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影响迁移方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3)黄河①②③处流量最大的是______,请从自然角度解释原因。

(4)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山区发展____业,山麓发展_____业,平原发展______业。

【答案】(1)(温带)草原 (2)由南向北 地形 (3)② 自然原因:②>①,因为②处有支流汇入;②>③,因为河流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和下渗多,一般越往下游流量越小(4)林 畜牧 种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图1为中国某局部地区示意图。 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盐池县发电,总占地面积为27770亩。

材料二  甘肃承接产业转移开始“挑三拣四”,大量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剔除钢铁、水泥、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耗水项目,近两年就有约2000亿元的产业项目被拒之门外。

(1)盐池光伏项目建设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2分)

(2)影响内蒙古自东向西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图中滩羊分布区内的天然牧草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       圈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2分)

(3)制约图中甲农业区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当地农业过度开发可能导致        、              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3分)

(4)简析甘肃省“挑三拣四”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3分)

【答案】(1)土地广   光照充足(2分)     (2)水分     岩石(2分)    (3)水源     荒漠化    盐碱化(3分)      (4)有利于发挥地区资源、能源优势;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3分)

5.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塔里木盆地简图,右图为图左中某地的卫星影像图。

材料二  2014年以来,大量棉纺织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2016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79.7亿元,同比增长50.9%。

(1)塔里木盆地因________、高山环绕,导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左图中城镇主要分布于_______ (地貌)。除地形外,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因素还有 _______ 。

(3)右图中甲处夏季风向常有昼夜周期性变化,其产生原因是绿洲和沙漠的_______差异,甲处晚上最有可能吹 _______ 风。

(4)右图中农田如果过度灌溉,因______ 旺盛,极易产生_____  问题。

(5)从运输的角度简述新疆发展棉纺织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深居内陆;(2)冲积(洪积)扇 ;水源;(3)热力性质(热容量、比热);东南;(4)蒸发;土壤盐碱化  (5)靠近原料产地,运输成本低;能源充足,燃料运输成本低;邻国多,出口便利,产品运输成本低;铁路、公路交通改善,运输便利。

6.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甘肃农业部门总结出一套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在旱作农业区引领着一场新的革命。

材料二 左图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意图”,右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

(1)描述河西走廊东西部绿洲分布特点的异同。

(2)依据材料一推测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3)简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均分布在山麓;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不同点:东部面积大,西部面积小;东部分布集中,西部分散;东部呈条带状,西部点状分布。  (2)全膜覆盖,说明某时(夜间)地温低,白天蒸发量大;垄沟集雨,垄沟播种,横压土腰带,说明降水少;地膜上压土,说明风力强劲。  (3)玉米制种需求量的下降(其它玉米制种基地的发展);蔬菜、瓜果、花卉制种市场需求量增加;制种技术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政策的支持引导。

7.【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河西走廊简图

材料二 中国种业54家企业中已有41家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产基地,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也有4家落户河西,可以说河西走廊在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制种,特别是撑起了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春季玉米苗期需水量较少,7-9月份拔节结穗需水量大,9-10月份收获后可自然晾晒储存。

(1)玉米生长靠河水浇灌,其水源补给来自    、     。玉米收获后可自然晾晒储存,试说明原因。(5分)

(2)描述河西走廊玉米制种量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发展制种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

(3)有观点认为:“在河西走廊大规模发展制种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5分)

【答案】(1)山地降水;冰川融水;降水少,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流动快;地表温度高,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2)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2007年略有下降),占全国制种比例增大;有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经过,交通便利;多加制种企业落户,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农户接受种子公司委托制种,销售市场保证。(3)赞同。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业会大量消耗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使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不赞同。发展制种业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集约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8.【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陕西部分区域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成阳等城市的给水量。目前西安到宝鸡段高铁已经开通,宝鸡到兰州段预计2017年通车。

材料二:西安气候资料图。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分布特征。(3分)

(2)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4分)

(3)简述渭河流域春旱严重的主要原因。(4分)

(4)说出图示铁路线的大致走向,简析该铁路线建设布局的主要优势。(4分)

【答案】(1)北部主要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地(3分)。(2)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4分)(3>春季降水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地表径流量少;春季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4分)(4)东西走向(1分)  经过渭河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节省建设投资;沟通了东西交通,缩短了东西之间的时间距离;连接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有利于促进东西都经济发展的平衡(3分)。

9.【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坡东南,地质构造为天山西褶皱带内部的焉耆盆地坳陷区。《隋书》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该湖西部形成众多的芦苇荡和芦苇水道,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近50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波动的影响,湖水水位多次急剧变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湖泊萎缩,湖水的矿化度上升到了1.56克/升左右(注:矿化度1~35克/升的为咸水湖)。

(1)说出博斯腾湖水量的收支状况,分析其水位季节变化的特征。

(2)简析博斯腾湖芦苇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3)简述保护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答案】(1)博斯腾湖水量的收入主要是甲河等河流带来的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支出是乙河与湖面蒸发。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因流域内降水量较多,且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湖泊水位高;冬季降水少,气温低,冰雪融水补给少,湖泊水位低。

(2)湖泊西岸(特别是西南岸)芦苇分布多,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湖泊西岸地势低平,又是河流的注入地,形成众多的芦苇荡和芦苇水道;湖泊东岸地势陡峭,地表比较干燥,缺乏芦苇生存的环境。

(3)博斯腾湖地处新疆内陆干旱地区,调节气候的作用十分重要;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湿地资源,保证了生物多样性存在;其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和气候波动的影响,湖泊萎缩,湖水的矿化度升高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其生态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10.【加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15分)

材料一  下图为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及某处沙坝图。

材料二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材料三  图示区域中的铁路沿线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

沙,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简析河套平原的成因,并描述图中沙坝分布的特点及成因。(4分)

(2)分析图所示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4 分)

(3)分析河套平原地区成为“塞外江南”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该地风沙对交通威胁大,简析采用麦草方格沙障在治理灾害方面的作用。(3分)

【答案】(1)断裂下陷、流水堆积(2分)分布在河流曲流的凸岸;曲流凸岸受流水的沉积作用,泥沙沉积而成。(2分)

(2)地处我国内陆(鄂尔多斯高原),(1分)属于中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小;(1分)地表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沙土广布;(1分)风力作用强,沉积作用形成沙漠、搬运作用形成流动沙丘(1分)。

(3)(4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每点1分,合理就给分,共4分)

(4)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固沙,可以降低风速,减弱风力侵蚀。(3分)

THE END
0.2023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图2为平潭岛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图1 图2 12.该沙丘的沙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沉积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岩石风化物 D.台湾岛 13.该沙丘几百年来从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沙丘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B.该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沙丘上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2?4735843:6442655<80ujzn
1.良好的自然条件.图1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1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如图2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3)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4)结合图2,判断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并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e694lj:d2?96:58;8hb:kh6g3k3f?h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