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在城市公园的发展中,美国的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 ted,1822—1903)的贡献和影响是最令人瞩目的,他从普通的乡村景色中汲取了营养,并提出“把乡村带入城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景观对西方园林的影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奥姆斯特德认为:娱乐和休闲是一个城市必要的功能,而建设公园是一个民主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追求文明生活的表现。但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娱乐场所,还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天堂”,使市民能很快进入不受城市喧嚣干扰的自然环境之中。在英国旅行时所见到的乡村牧场风光就成为奥姆斯特德心中“自然的天堂”,他主张在城市中心应引入这种“乡村式风景”。因此,在设计中强调空间的无限感、微微起伏的优雅地形、营造牧场风光也成为他日后公园设计基本模式。

1.2 乡村景观的艺术再现

对西方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来说,除了直接再现牧场风光,很多设计师也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乡村景观进行抽象的加工与再现。法国设计师米歇尔高哈汝在西班牙乡村旅行时,西班牙种植在山丘上的橄榄树林所形成的田园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城市的公园实践中,他也同样希望把这种风光引入城市之中,再现这类乡村景观。法国格勒诺布尔新城公园(Villeneuve- de- Grenoble)是个典型的实例。在这里,高哈汝模仿西班牙的乡村风光,在平地上设计了圆圆的山丘和成排树丛,地形的雕塑感非常强,艺术地再现了“山丘上种植着橄榄树林”的西班牙乡村景观(图4)。德国设计师赖纳施密特(Rainer Schmidt)在慕尼黑机场2 号终点站的花园设计中,从慕尼黑周边的乡村自然景观中得到设计灵感,几何形的山丘和砾石铺就的道路告诉了游客关于场地周围的环境。这种极简主义的设计手法更为抽象和夸张。

1.3 耕作景观的再现

风景园林师不仅关注于乡村景观的整体意象,同时,乡村景观中一些局部的景观特征也对设计师的设计产生了启发。美国风景园林师丹克雷(DanKiley)、埃克博(Garrett Eckbo)和罗斯(J ames Ros e)在哈佛读书的时候,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就有对农业耕作景观的赞美:“他们从中国的梯田、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莱茵河沿岸的葡萄园中看到美丽与实用的统一,认为农民是‘首席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受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困扰,根据现状和所需来塑造和改造他的土地,而结果却能戏剧性地表达人类在设计上的成就与志向,可以与埃斯特庄园(Villa d’Es te)或者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相媲美。”这段描述说明:耕作过的土地是一种风景,耕作景观对我们的视觉是一种享受(图6)。

1.4 变化的风景——季相特点的反映

1995 年,西班牙设计师费尔南多卡伦科(Fernando Caruncho)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完成的“麦圃”(Mas de les Voltes)设计中,就体现出这样一个思想: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考虑到设计中来。花园的建设地点是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农场,位于一个向南微微倾斜的坡地上,农舍位于坡地的高处,视线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农业景观。卡伦科认为:“这是一个农业庭院,在这里无论种什么品种的花,都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卡伦科的设计从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农业历史中获得灵感和设计语言,在花园设计中参照这个地区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采用了大片麦地的规则布局。同时,卡伦科也认为:麦田生长过程反映了周围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是季节变化的缩影;“春天,种子破土而出,呈现出翡翠般的绿色;夏天,高高的麦田在风中摇曳;秋天,麦田成熟,呈现出金黄色;冬天,土地犁过之后形成美丽的图案,而从前密集的空间在这个季节也变得开敞”。

2.作为低地国家的荷兰,由于国土狭小,从5 世纪开始围海造田,以便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耕作和居住。他们在不同的高程上修建不同尺度的线状水渠,沿河流修筑堤岸,结果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结构分明、功能性的、绝大部分是线状构筑的景观(图11)。荷兰风景园林设计师高伊策(Adriaan Geuze)所领导的西8景观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荷兰乡村景观的地域特征。在Interpolis 公司总部庭院中,设计师将长度从20~85m 不等的线性水池穿插在花园中,水池方向不一,形状不同,产生了强烈的、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成为园子视觉的中心(图12)。高哈汝夫妇的苏塞公园设计方案体现了法国特有的乡村景色和森林风光。1979 年,巴黎北面的塞纳— 圣德尼省(laSeine - Saint Denis)要在城市边缘的农田上兴建一处面积达200hm2的大型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以植物群落为主的自然游憩环境。在法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圃制农业的影响下,不同农户所有的田地之间的土堤和树栅(bocage)形成的网格,从中世纪起就构成了法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典型的国土景观;而在法国城市郊区的浓密森林中,常常有为打猎而开辟的放射型道路系统。高哈汝通过设计再现了这些树栅、土堤、水渠等法国特有的乡村景观以及林间多岔路口的形式和林中空地这些法国传统平原上独特的森林景观](图13)。

2.1 延续场所文脉

乡村景观是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们在土地上建造房屋、耕种土地、生存繁衍而形成的。在土地上所遗留的肌理与历史,事实上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而产生的“自然的”结果,是土地特有的特征。这种肌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价值、标准和态度的发展演变,凝聚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是记忆的集中体现。在设计中,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的场所历史、延续场所文脉,成为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慕尼黑风景公园的设计反映了设计师在设计中从场地在成为机场之前的农田肌理中得到的设计启发。1995 年,法国风景园林师Gilles Vexlard 和他的公司巴黎北纬事务所,赢得了风景公园的国际竞标。设计师从场地在成为机场之前的农田肌理中得到启发,在设计中通过成角度的、直线型的设计恢复了场地在成为机场之前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农田肌理,与周边的农田场地取得了很好的呼应。

2.2 保存农业体验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除了休闲、游憩的功能之外,也兼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儿童来说,对农业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乡村景观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载体,也提供着农业体验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开发商大力推进扩张式的发展,导致乡土景观特色迅速消失,美国农地机构(the AmericanFarmland Trus t)估计每年约有405 000~810 000hm2的农地正在消失,所替代的发展景象是草皮、栽植的树、带有前廊和马厩的复古主义住宅,形成了一种被认为是乡村生活的错误景象。尽管新的郊区房主认为他们位于乡村的边缘,但是他们与城市的人一样,被剥夺了体验农业景观和食物生产之间关系的权利。Peck 农场公园的设计师就抱有这种思想。设计师在设计中充分尊重了伊利诺伊本土的乡村农业景观,保护了历史农场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少见的牧场公园——有着芬芳植物和飞舞昆虫的绿色土地。同时,修复了混凝土粮仓和谷仓并提供历史展品和有关农业展品的陈列,让人忆起过去的农场;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些教育方面的课程,邀请学生了解牧场栖息地。在设计师看来,为了下一代,不应把农场像博物馆一样保存起来,而应让它们充满生机,帮助孩子们进行农业体验[5](图16)。

2.3 借景田园风光

乡村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起伏的山冈、蜿蜒的溪流、葱郁的林木和隐约显现的村落,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理想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下的定义——“诗意地栖居”。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都会在设计中注重欣赏乡村风光,通过设置观景平台和矮墙来欣赏花园外面的乡村景色。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只要有机会,依然会借景花园附近的田园风光。德国2 个相邻的小城市Bad Oeynhaus en 和Lhne 曾因地下温泉而闻名,2000 年,2 个城市共同举办了州园林展,展览会后这里成为市民活动和休息的场所。法国风景园林师亨利巴瓦(Henri Bava)和奥利弗菲利普(Olivier Philippe)在这里设计了一条长500m 的林荫道,一直伸入到乡村环境中,在林荫道的尽头,游人能够欣赏周边的乡村风光。

乡村景观资源的利用原则及范例探讨

(一)坚持尊重自然景观

在乡村景观应使用的生态景观设计严格遵守,与原有的自然环境乡村充分尊重。

(二)经济性原则

乡村是重要的经济结构单元,受到中国农业信息技术、自然环境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出发点是原则和乡村景观规划。

(三)地域性原则

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企业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文化景观特性对展现中国农村社会风貌的作用。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故事,更多的,通过使用各种形式发展到提高农村人文的味道,为了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融入性原则

在进行一个村庄的规划发展布局时要吸纳当地传统村落布局管理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企业还要充分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提供一些研究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景观社会形态。

根据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杜家庄村落的实际,提出如下保护利用方式。结合近年来在风景区内盛兴的民宿旅游形式,考虑到村落为景中村,属于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因交通不便、发展受景区规划制约、劳动力流失等限制,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原住民收益欠佳。提出利用民宿发展村落的保护利用思路,在保留乡村记忆、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拉动景区旅游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益,是景区中村落一种新的发展业态。在设计中采用借景田园风光,保存农业体验,是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1)空间组织

静态空间以天空和大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开阔优美;以茂密的树林和农田构成一个空间,展现出浓荫之美和深邃的视野;以高山低谷包围着幽深安静的美。按照农村面貌展现空间序列,如传统的村庄建设,耕地种植面积,园林花卉,苗木,蔬菜和水果园划分动态空间,形成景观的完整序列。

(2)空间营造

“点”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在院落内种植发展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中国特色。栽培樱桃等特色果木,景观绿化蔬菜如丝瓜藤、蔬菜、黄瓜;庭院设施,如水井等。“线”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通过发展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以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企业不同的视觉设计效果。在道路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果树,如茶树、樱桃、杏等当地树种,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道路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在一个有序的节奏农田,果树春华秋实,苗圃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打造的景观氛围。

(3)景观细节

村标设计方法一般企业位于村庄主入口,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治疗前后相互呼应。需要注意的是整体的体量村庄,建设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题。栽植樱桃与其他植物如美人蕉或牡丹、芍药,通过刻有村落名称的石组与植物的搭配形成入口标志。

(4)建筑外立面改造

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中国建筑企业原有知识结构的前提条件之下,增添极具地域特色和乡村社会文化的装饰艺术元素,从材料和元素着手,进行分析建筑外立面的“轻改造”。

(5)植物设计

乡村植物一般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不宜选择长期护理,乡土树种自由成长,打造原创乡村田园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一种多年生草本,一般我们不要进行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6)配套设施及其他小品设计

配套设施包括活动广场、休息廊、坐凳、宣传栏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具、石磨、石磨、筒子等,也可以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雕。.如在进村道路上设置隐约于樱桃园中的茶亭,增加辨识度,成为村落的一景。风格與地方特色统一,量应适中,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地方文化与生态文化。

三、结语

乡村特色景观的整合与利用是以尊重乡土环境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及人文体验需要为前提的一种综合过程。我们应秉持可持续发展、自然朴素的理念,保护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原创特点,保持乡土本色。承载旅游行为的景中村改造更应在时代背景下做出新的探索,文章探讨以民宿作为突破口,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实现发展与效益。总之,“乡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如何利用人类智慧使乡村景观得以保存和发展下去,是未来继续探索的道路。

THE END
0.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范文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大,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为区域统筹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此外,各个区域的空间布局杂乱无序,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络,这同样给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带来较大的制约。另外,城乡结构的二元化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37;/j}rn
1.专题03人口、城市和产业(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北京专用)高三地理上从山顶森林到山间梯田,1000多米的垂直空间里汇集“渠、田、塘、溪”等元素,构成完备的梯田灌溉系统,实现逐级自流灌溉。图为凤堰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地历史上大规模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村落布局 B.美化乡村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 D.改变耕作制度18.凤堰梯田形成“渠、田、塘、溪”jvzquC41yy}/|}m0eun1|thv1;5:A=6374ivvq
2.千篇一律脱离真实,渐行渐远的乡村景观规划应当怎么做?从地域范围而言,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的景观空间,例如城市的郊区,县城的郊区,市域辖属下的村庄等。中国疆域辽阔,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都会铸就不同的乡村景观,因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景观特点。合理的乡村景观,更像是一个地域的符号,既有着乡村的共同点,也有着乡村的特色。 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6?72;0nuou
3.智慧树艺术与审美见面课答案大全6、以下那种非物质文化是构成乡村文化景观的重要部分? A、农耕 B、地方语言 C、少数民族文字 D、服饰 E、器物 我的答案:ADE 第五章测试 1、下面哪个是包豪斯的校长? A、迈耶 B、格罗皮厄斯 C、伊顿 D、密斯•凡德罗 我的答案:ABD 2、设计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jvzquC41crv/5mricok/exr1in547=5890nuou
4.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出符合乡村特色景观建设的专业人才。通过改革,使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掌握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乡村文化的敬畏与保护意识。通过增加乡村景观设计实践案例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及其核心目标。同时,通过jvzq<84zwgyiw7vkmct/exr0ep5qtn{kgy521<74179:8@75
5.美丽乡村建设交流材料范文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内涝地区的这一普遍性问题,本着防洪抗涝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想法,秉持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中地域特点的提炼及田园风光带的规划。 二、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概述 现在的乡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容易把景观规划理解成简单的绿化行为,盲目而批量地进行植物种植,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436737mvon
6.乡村旅游基本概念范文(1)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不尽相同,所以才有了现在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的特征,是因为每一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或山河或景观或生活方式的特点。才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们为了休闲,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也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2)乡村旅游的参与性较高。重在参与,在实践中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6/j}rn
7.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全球23个国家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案例汇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提高自然环境景观的质量;合法规划农地利用,推进乡村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变乡村生活质量,满足地方需求等。通过农地整理,荷兰的乡村不仅环境良好、景观美丽,而且农业经济发达,农民的生活条件也日益优越。 Ⅲ、模式总结 精简集约型模式是国家在农村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形下,通过对乡村的精耕细作、多重精jvzquC41eziztq3vlc{/gmz0ep5jpot132<51:955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