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级设计课程丨虚实相生:参数化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级设计课程丨虚实相生:参数化景观规划设计

课题名称:景观规划设计III

课题类型: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级)设计课程

教案设计:成玉宁

指导教师:成玉宁、李哲、袁旸洋

参与学生:顾佳、徐金晶、崔梦洁、黄若暄、蔡金晓、顾展羽、顾芗、严雨婷、陈书言、陈心怡、郑不凡、周馨怡、傅乐山、周钰君、邓慧琳、江瑾、张育宁、齐磊、孙士臻、朱雨琪、沈江瑶、郭碧雯、李子晗、史昕旎、曹昊、刘子玥、施一镠、李卓宇、李烨晴、唐四维、郑舒欣

教学时间:2020年春季学期

1课程简介

《景观规划设计III》是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下一学期的综合性规划设计课程,以3~5平方公里的风景环境为研究对象,遵循“耦合”法则,以“生态敏感性”“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为基础,学习风景园林定量化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自2012年起,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将参数化设计方法引入本科四年级的设计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方法。

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技术路径

2课题背景

本次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依托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紫清湖景区的现状,以保护与修复该地块山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为基本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策划定位,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环保科普等功能。要求在设计中具体分析基地现状的生态环境,结合地形地貌,利用场地自然资源优势,将规划设计与景观环境有机结合。

3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风景 旅游 度假——南京汤山紫清湖规划设计

组员:施一镠、顾佳、崔梦洁、严雨婷、李子晗

(1)自然资源分析

水土资源

动植物资源

(2)规划分析

人文资源

上位规划

基础设施

(3)项目发展

社会资源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4)生态敏感性分析

筛选出影响场所生态敏感性的因子,如坡度、坡向、植被、水文、土壤和现状用地等,确定因子的评价参数,在场所生态敏感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因子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分区,将场所的生态敏感程度进行分级,明确生态极敏感、较敏感及弱敏感的区域。

(5)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对生态极敏感区域以外的范围进行二次评价,筛选出地形地貌、水文、交通等影响场所建设适宜性的因子并确定因子的评价参数,同样利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建设适宜性分区,即划分出适宜建设、较适宜建设以及不适宜建设的区域。

(6)项目选址

在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将高压走廊区、铁路线路、特殊保护区等限制性区域从适宜建设与较适宜建设中去除,即能够得到最终的可建设范围。

可建设用地研究

项目选址研究

(7)水景专题分析

拟自然水景设计的设计逻辑可表达为:水文分析-水景选址-水量计算-坝高预判-水景形态模拟。基于拟自然水景的设计逻辑即可生成对应的参数化逻辑模型,利用ArcGIS软件中集成的盆域分析、流量、流向、河网分级等水文分析算法工具进行计算与分析,通过参数的调适即可得到满足多目标要求的设计方案。

(8)道路选线专题研究在道路选线中,根据计算机生成的初步选线结果,需要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剔除多余选线路径,筛选出符合设计目标的道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道路线型进行优化与调整,最终得到路网规划设计的结果。

(9)总平

总平面图

总平分析

4个人成果选例

叠景入境——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刘子玥

青城山居

严雨婷

万景山庄——野奢度假酒店设计

顾佳

紫清湖温泉康养度假酒店设计

孙士臻

清兮可挹花海寻芳——香薰体验馆建筑及节点设计

朱雨琪

茶禅一味——茶禅文化体验中心设计

齐磊

5总  结

景观学系《景观规划设计Ⅲ》课程教研组在成玉宁教授的带领下,结合数字景观教学特点研究制定整体方案,对学时、学分及各设计阶段相互关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数字景观技术、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材读物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自主研学、案例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组与个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科学衔接。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强调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是规划设计的核心纽带,参数化的算法量化表达了风景园林设计的逻辑,动态回馈的机制促进成果的优化。将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引入教学,拓展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风景环境科学化规划设计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课题组线上教学留影6教学团队

成玉宁,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景观学系系主任,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景园历史及理论、数字景观及技术。

李哲,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学系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景园规划与设计、数字景观及技术。

袁旸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数字景观及技术、风景建筑设计。

THE END
0.景观分析图到底有哪些?|景观树洞Q&A第九期A:景观分析图种类很多,一个项目做的好坏,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分析。小伙伴们有时候想让项目分析更深刻,图纸更饱满,就需要更多的分析图种类,这篇文章就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景观分析图。有: 区位分析、场地分析、现状分析、交通流线分析、视线分析、功能分析、光照分析、植物分析、生物多样性分析、剖立面分析、剖透视分析、分层叠加分析。 (多图预警) 01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685;19<:9>;4:a?:7=67:76/uqyon
1.土人景观的植物设计法|景观案例100例|植物园类:秦皇岛植物园|b、土壤因子轴展示:通过高大乔木引导路线,使人们感受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相应植被特征。 2. 节点分析: (1)人文主题园区—松苑: 场地选用青瓦铺装,弧形肌理象征雪松年轮留下的岁月痕迹。 (2)人文主题园区—竹苑: 竹苑的池壁镶嵌贝壳,与砾石铺地形成材质上的对比。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685;19<:9>;4:a?:7=6824;/uqyon
2.景观生态学实验实验三景观格局及变化分析结果分析 (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现象总结: 在探究某一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时,各景观格局类型的面积变化往往是我们最直接最简单的观察景观格局变化总体态势的方法,如下图所示是我们统计得出的研究区域2000年与2007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比例表与面积变化柱状图。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8?2:@96:1gsvrhng1jfvjnnu17559>67:8
3.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范文图2-1 皇城根遗址露天博物馆式保护图2-2 时空对话雕塑小品 3皇城根遗址公园景观分析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景观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自然引入城市,以植物营造绿色景观,改善城市中心地区的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延续皇城文脉,营造独特的人文环境。把握时代精神,以人为本,亲近自然,即可游赏,又可对遗址进行合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67?/j}rn
4.景观生态格局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导语:景观生态格局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是研究景观构成要素在生态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集中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在相关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对景观生态格局的构成进行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mglkrvp€jp1intlu|142763;4837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