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军自朝鲜回国后,归建沈阳军区,为何驻防哈尔滨

1958年,第23军自朝鲜回国后,归建沈阳军区,为何驻防哈尔滨?

1958年2月,我国向世人宣告从朝鲜撤军。尔后,志愿军开始分批次撤回国内,朝鲜上下依依不舍,鲜血浇灌的铁血情谊影响至今。是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第23军自朝鲜回国后,奉命归建沈阳军区,驻防哈尔滨。

▲志愿军回国旧照

诸君可能略有不解,第23军为何驻防哈尔滨?第23军是一支战功赫赫、军史辉煌的英雄部队,其前身系土地革命时期成立的红军闽浙军区挺进师、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以及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第4、第5支队等部。

前述各部在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秋,南方各省红军整编为新四军。1938年2月,新四军第2支队成立,辖内第4团后与挺进纵队第3团等部合编为新四军苏皖支队(陶勇任司令员、卢胜任政委)。

▲陶勇

至1945年1月,苏皖支队已发展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辖第7、8、9支队。抗日战争时期,第3纵队(含前身部队)给予日、伪、顽重大杀伤,在2980余次大小战斗中,歼敌4.86万余人。11月,第3纵队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

1946年5月,该部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下辖第1、3旅。10月,第1师增编第2旅。1947年1月,该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军政主官系陶勇、王集成),下辖第10、11、12师。1949年2月,该部改称第23军,军事主官未作调整,政委换为卢胜,编制如下图所示:

▲第23军战斗序列

解放战争时期,第23军及前身部队一直是值得陈毅、粟裕信赖的拳头部队,创造了我军军史的不少记录。尤其是活捉杜聿明、炮击紫石英两大光辉战绩,在军史长河中极为耀眼。

1952年8月,第23军奉命入朝参加轮战,并做了以下调整:

▲第23军调整简图

在朝期间,第23军充分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在109次大小战斗中,歼敌1.5万余人(含美军7806人),击落(伤)敌机434架,击毁(伤)坦克106辆。第23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2485人为国捐躯,3635人负伤……

言归正传,笔者正式切入正题。在笔者看来,第23军之所以驻防哈尔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地形地势条件优越;

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与东北腹地距离相对比较近,兼具平原、山地、丘陵地形。以现今哈尔滨辖区地形地势为例,市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各县(市)地形主要以多山及丘陵地为主。

▲黑龙江省地形图

哈尔滨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穿境而过。哈尔滨地形地势,整体来看呈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等特点。第23军部署于哈尔滨,既利于练兵备战又适合机动分散。

二、东北交通枢纽城市;

哈尔滨原本是松花江畔的小村庄,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初远东地区连接欧亚的商贸中心,与中东铁路(1945年8月,改称中长铁路)密不可分。中东铁路始建于1897年8月,1903年7月投入运营。中东铁路整体上呈“丁”字型,而交汇点正是在哈尔滨。

▲中东铁路线路图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全长约2400公里。中东铁路是东北的铁路大动脉,哈尔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东北的交通枢纽城市。中国近现代史关于东北地区的重大事件,无一例外都是围绕中东铁路展开的。

建国后,哈尔滨的东北交通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提高强化。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是松江省的省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到位。1954年8月,松江省、黑龙江省合并组建为新的黑龙江省后,省会亦由齐齐哈尔移驻哈尔滨。

三、老牌重工业城市;

哈尔滨是出了名的老牌重工业城市,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建立起了以酿酒、制粉、制油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后,哈尔滨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作为工业重镇,成为了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解放哈尔滨旧照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攻克哈尔滨,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解放后,各行各业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加班加点发展、军需生产,全力支援前线。由此可见,哈尔滨对于全国解放的重要性。

1952年,“一五”计划正式启动,苏联156个援华项目陆续开建,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其中,13个项目落户哈尔滨,加上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3个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

▲航空工业“哈飞”旧照

哈尔滨的工业结构中,各类军工厂占据了半壁江山。比如,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批六大主机厂”之一的122厂(系航空工业“哈飞”前身)就落户在了哈尔滨。得益于深厚的重工业底蕴,哈尔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援引1957年数据,哈尔滨工农业总产值高达159884万元。

综上所述,第23军自朝鲜回国后驻防哈尔滨的深层次原因,可归纳为八个字“铁路枢纽,工业重镇”。享受英雄部队驻防的殊荣,并非哈尔滨一家。但凡是重工业发达且为交通枢的城市,无一例外都部署有精兵劲旅,此为题外话不做过多赘述。

▲哈尔滨

第23军驻防哈尔滨期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特别是珍宝岛反击战中表现不俗。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23军改编为第23集团军。2003年,第23集团军在新一轮体制编制调整中撤编。尽管第23集团军成为了历史,可是其部分血脉在北部战区陆军也有保留。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军史》(陆军第23集团军编);

[2]《哈尔滨市志》(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位于地势的()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C.第三分析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4=bhAk4ef>b4;h2;d?e7j767g<55>
1.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精选5篇)(五)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形地势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进行交通道路建设,不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的建设成本、较大的工程量和严格的施工质量要求。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趋缓,我国不断加强金融管制,严格控制资金流通,因此导致资金短缺的现象出现在交通运输建设中,在交通运输经济中,资金成为遏制其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53473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