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做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是研究水文现象变化规律与水文地质特性及其在给排水工程应用的学科。

●1.1课程简介

了解河川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掌握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一般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水文分析计算技能。

●1.2与给水排水专业关系

水文现象的特征、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的介绍

●1.3课程内容

分别从给水方面和排水方面介绍水文学与水文地质与给排水工程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主要学习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原理以及掌握水温要素定量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水文分析计算等打下坚实基础。

●2.1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介绍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含义、分类以及与水资源的关系;阐述地球上的水量平衡计算方法。

●2.2河流与流域

学习河流与流域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我国的主要河流情况。

●2.3降水与蒸发

学习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种类、降水特征、降水量分布,以及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等。

●2.4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影响径流的因素

学习径流的形成过程(产、汇流阶段)、影响径流的因素情况等。

●2.5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

学习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以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移用等知识点。

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根据已经观测到的水文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找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水文情势进行估计。

●3.1概 述

学习随机事件、总体和样本的定义。

●3.2概率与频率的基本概念

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概率和频率概念与计算、以及学习概率运算定理。

●3.3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掌握随机变量(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重现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4统计参数

掌握均值、变差系数、偏态系数、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3.5水文频率曲线线型

掌握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的分布特征,以及统计参数对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影响。

●3.6水文统计参数估计方法

掌握目前水文统计参数的主要估计方法:适线法、矩法和权函数法。

●3.7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

掌握目前常用的三种适线法:试错适线法、三点适线法和优化适线法。

●3.8相关分析

学习相关分析的意义和方法,回归线误差的计算、相关系数显著水平情况、以及了解曲线相关与复合相关。

第四章年径流与洪枯径流分析

年径流总量以及径流在年内分配的情况,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具有重要意义。

●4.1概 述

学习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情况、影响年径流的因素,了解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

●4.2设计年径流系列的推求

包含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年径流的频率分析、有较长期径流实测资料时的年径流分析计算、有较短年径流系列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以及缺乏实测资料时的设计年径流量的估算。

●4.3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针对设计年径流分配过程,掌握常用的设计代表年法、虚拟年法、全系列法、水文比拟法。

●4.4设计枯水流量及径流

学习有实测水文资料时的枯水流量计算、短缺水文资料时的枯水流量估算。

●4.5设计洪水

学习设计洪水的定义、水工建筑物的等级和防洪标准、洪水资料的审查、推求设计洪水的途径、选样、特大洪水的概念和重现期确定、不连续系统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计算和成果合理性分析等。

第五章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重点掌握:降水的特征、三要素;流域平均降雨量(面雨量)计算;雨量资料T(重现期)~i(降雨强度)~ t(降雨历时)的关系;推求暴雨强度公式。

●5.1降水的观测

了解降水的形成、降水量观测计;掌握降水要素、降水量表示方法。

●5.2降水的特征与表示方法

学习降水空间分布情况及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以及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5.3降水的时空分布

掌握暴雨强度公式、选样方法及其公式中参数的推求。

●5.4暴雨强度的公式推求

了解PMP、 PMF、大气可降水量W的含义及估算。

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包括: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的特点、流域汇流、暴雨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地区性经验公式及水文手册的应用。

●6.1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的特点

掌握小流域的定义,计算的目的、方法和依据。

●6.2流域汇流

学习暴雨损失、流域汇流分析与计算、等流时线原理、不同净雨历时情况下的径流过程、单位线法、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等知识点。

●6.3暴雨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

掌握流域汇流时间的计算、洪峰流量径流系数的计算、汇流参数的计算。

第七章地下水的系统与结构

目前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尤其是在一些集中开采的地区,出现了区域地下水的持续下降、水量逐渐减少、水质恶化及地面下沉等问题,因而系统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于类型、地下水的运动以及地表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补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7.1地下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岩石的空隙特征和地下水的储存、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地下水的储存形式、岩石的水理性质。

●7.2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系统的垂向结构的

学习地下水系统的垂向结构基本模式、地下水不同层次的力学结构、地下水体系作用势。

●7.3地下水类型

了解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第八章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运动主要讨论地下水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引起的运动,如水位、流速、流量等的变化。

●8.1地下水运动的分类特点、基本规律

掌握层流与湍流、稳定流与非稳定流、缓变运动与急变运动的概念与区别。了解曲折复杂的水流通道、迟缓的流速、非稳定、缓变流运动。掌握线性渗透定律、渗透系数、非线性渗透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式。

●8.2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流理论

学习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地下水流向潜水完整井的稳定流、地下水流向承压水完整井的稳定流、裘布衣稳定流公式的讨论、承压水非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

●8.3地下水完整井非稳定流理论

学习承压水完整井的非稳定流微分方程的建立、基本方程式-泰斯公式的推导、对泰斯公式的评价、地下水向取水构筑物的非稳定流计算所能解决的问题。

THE END
0.基坑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非完整井).xlsx基坑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非完整井).xlsx 评分: 说明: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表中蓝色数字根据工程概况输入,单位为基坑工程设计规范默认单位,直接输入数字,单位自动添加,单井出水量见附表。 降水计算 潜水完整井 2020-07-28 上传 大小:79KB 所需: 50积分/C币 立即下载 资料员jvzquC41yy}/k}j{g0ipo8wguq{sen4ssa929<9297324?;9467
1.潜水非完整井当r0/M≤1/2时[图6-11 (a)],公式可简化为 式中 Q——非完整井的出水量;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s——井中抽水降深; r0——井半径; H——潜水含水层厚度; M——井底距透水层底板的距离; R——供水半径。 (a) (b) 图6-11 井底进水非完整井示意图 (a) 潜水非完整井; (b) 承压jvzquC41ocrm0lsmk0tfv8wghgxfplj1T4635:5:;;61299350nuou
2.非完整井是什么意思非完整井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爱词霸权威在线词典,为您提供非完整井的中文意思,非完整井的用法讲解,非完整井的读音,非完整井的同义词,非完整井的反义词,非完整井的例句等英语服务。jvzquC41yy}/klndc0ipo8*G;'?E'BJ'G7+BG.=E'G<&;>*D6'K5'KF';75
3.02管井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02_管井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pdf,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 (2H  S )S Q  1.366K R 如图1(a) lg(1 ) r 0 数据 符号 意义 单位 基坑41 基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43>4:32:1296642672=:0ujzn
4.matlab井函数,用MATLAB函数解承压含水层完整井非稳定流问题文章浏览阅读722次。本文介绍了使用MATLAB的pdepe函数解决承压含水层完整井非稳定流问题的方法。通过布置节点并调用相关函数,将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利用pdepe的初值和边界条件函数进行求解。该方法适用于解决一维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对于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具有实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3:778ftvkimg8igvcomu86382693:<
5.考虑滞后给水效应的不稳定承压—无压非完整井流模型研究不稳定流 承压-无压流 滞后给水 恒速抽水 非完整井 半解析解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7;9.3975:3<3693jvo
6.承压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pdf,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 降水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 本工程采用承压 - 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计算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34A4927714=6242633:70ujzn
7.理正降水沉降分析软件首页理正降水沉降分析软件提供了完整井和非完整井多种地下水类型的基坑涌水量和所需井点数、单井进水管长度,任意位置的地表沉降等的计算,适用于全国各个地区的基坑降水和其它降水工程。jvzquC41yy}/t~fphwpjc7hqo1yph}|ctg553B<21
8.抽水试验单孔抽水试验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一般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在特殊条件下也可采用变流量(阶梯流量或连续降低抽水流量)抽水试验方法。抽水试验孔宜采用完整井(巨厚含水层可采用非完整井)。观测孔深应尽量与抽水孔一致。 1.4 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1) 除单孔抽水试验外,均应编制抽水试验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ffB6cfh923;;gfd
9.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ppt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ppt,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附录 2、虚宗量Bessel函数 (1)n阶第一类虚宗量Bessel函数 (2) n阶第二类虚宗量Bessel函数 式中: 称为欧拉常数。 *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附录 3、0阶和1阶第一类、第二类虚宗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52@4734623;7232634<90ujzn
10.地下水动力学贾贵庭水文第1章介绍渗流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程、定解条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法,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和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第2章为区域地下水流问题;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全面介绍了地下水向井的运动和求参数的方法,其中第3章、第4章的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和非稳定运动也是本教材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348ftvkimg8igvcomu865:578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