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1)路基位于陡坡地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缘地段; (2)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3)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路段; (4)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5)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6)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它特殊需要的地段6.3.1 挡土墙的布置 挡土墙的布置,通常在路基横断面图和墙趾纵断面图上进行。布置前,应现场核对路基横断面图,不足时应补测;测绘墙趾处的纵断面图,收集墙趾处的地质和水文等资料。 1.挡土墙位置的选定 路堑挡土墙大多数设在边沟旁。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 当路肩墙与路堤埔的墙高或截面圬工数量相近、基础情况相似时.应优先选用路肩墙,按路基宽布置档土墙位置,因为路肩挡土墙可充分收缩坡脚,大量减少填方和占地。若路堤墙的高度或圬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而且基础可靠时,宜选用路堤墙,并作经济比较后确定墙的位置。 沿河路堤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来布置,注意设墙后仍保持水流顺畅,不致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 2.挡土墙的纵向布置 挡土墙纵向布置在墙趾纵断面面上进行,布置后绘成挡土墙正面图。 布置的内容有: (1)确定挡土墙的起迄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其它结构物的衔接方式。路肩挡土墙端部可嵌入石质路堑中,或采用锥坡与路堤衔接,与桥台连接时,为了防止墙后回填土从桥台尾端与挡墙连接处的空隙中溜出,需在台尾与挡土墙之间设置隔墙及接头墙。 路堑挡土墙在隧道洞口应结合隧道洞门、冀墙的设置做到平顺衔接;与路堑边坡衔接时,一般将墙高逐渐降低至2m以下,使边坡坡脚不致伸入边沟内,有时也可与横向端墙连接。 (2)按地基及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置。 (3)布置各段挡土墙的基础。墙趾地面有纵坡时,挡土墙的基底宜做成不大于5%的纵坡。但地基为岩石时,为减少开挖,可沿纵向做成台阶。台阶尺寸视纵坡大小而定,但其高宽比不宜大于1:2。 (4)布置泄水孔的位置,包括数量、间隔和尺寸等。 3.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选择在墙高最大处、墙身断面或基础形式有变异处,以及其它必须桩号处的横断面团上进行。根据墙型、馈高及地基与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等设计资料,进行挡土墙设计或套用标准图,确定墙身断面、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布置排水设施等,并绘制挡土墙横断面图。 4.平面布置 对于个别复杂的挡土墙,如高、长的沿河曲线挡土墙,应作平面布置,绘制平面图,标明挡土墙与路线的平面位置及附近地貌与地物等情况,特别是与挡土搞有干扰的建筑物的情况。沿河挡土墙还应绘出河道及水流方向,防护与加面工程等。6.3.2 挡土墙的构造 挡土墙的构造必须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考虑就地取材、结构合理、断面经济、施工养护方便与安全。 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是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1.墙身构造 1)墙背 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背,可做成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和衡重式等型式(图6-24)。
2)墙面 墙面一般均为平面,其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协调。墙面坡度直接影响挡土墙的高度。因此,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墙面坡度一般为1:0.05—1:0.20,矮墙可采用陡直墙面;地面平缓时,一般采用1:0.20—1:0.35较为经济. 3)墙顶 墙顶最小宽度,浆砌挡土墙不小于50cm,干砌不小于60cm.浆砌路肩墙墙顶一般宜采用粗石料或混凝土做成顶帽,厚40cm。如不做顶帽,对路堤墙和路堑墙,墙顶应以大块石砌筑,并用砂浆勾缝,或用5号砂浆抹平顶面,砂浆厚2cm。干砌挡土墙墙顶50cm高度内,应用25号砂浆砌筑,以增加墙身稳定。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一般不宜大于6m. 4)护栏 为保证交通安全,在地形险峻地段,或过高过长的路肩墙的墙顶应设置护栏。为保持土路肩最小宽度,护栏内侧边缘距路面边缘的距离,二、三级路不小于0.75m,四级路不小于0.5 m 。 2.基础 地基不良和基础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挡土墙的破坏,因此必须重视挡土墙的基础设计,事先应对地基的地质条件作详细调查,必要时须先作挖探或钻探,然后再来确定基础类型与埋置深度。 1)基础类型 绝大多数挡土墙,都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当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形平坦而墙身较高时,为了减小基底压应力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常常采用扩大基础(图6—25a),将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成台阶,或两侧同时加宽,以加大承压面积。加宽宽度视基底应力需要减少的程度和加宽后的合力偏心距的大小而定,一般不小于20cm.台阶高度按加宽部分的抗剪、抗弯拉和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的要求确定(刚性角:浆砌片石35°,混凝土45°). 2)基础埋置深度 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 (2)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 (3)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当冻深超过1m时,采用1.25m,但基底应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砾或碎石垫层,垫层底面亦应位于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碎石、砾石和砂类地基,不考虑冻胀影响,但基础埋深不宜小于1m。 3.排水设施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措施,以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排水措施主要包括:设置地面排水沟,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水孔,排除墙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