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坡,降水一定多吗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迎风坡,降水就一定多吗?

未必~

不信?请往下看👇

01

迎风坡,即迎风一侧的山坡。具体可根据气流方向和山脉走向进行判断。以下图为例,图中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两侧山体分为西北坡和东南坡:

(点击可查看大图)

● 假设此时气流方向与山脉走向平行(如图1),对于该坡而言,不存在明显的迎风一侧;● 若此时气流从西北而来(如图2),其与山脉走向存在一定夹角,此时西北坡即为迎风坡。做题时,如果无法准确判断迎风坡的位置,其实反映出的问题是,对该地的气流方向和山脉走向掌握不到位。要想补上这个短板,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听羊羊讲解坡向的相关知识哦👇

具体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有上升气流迎风一侧,气流被地形抬升,上升过程中海拔越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可成云致雨。发现了吗?这里的关键是抬升高度要够,降温幅度要足,水汽方可凝结成水滴,所以降水是发生在坡上,而非山麓。我们把因地形抬升,在迎风坡一侧形成的降水,称为地形雨。● 气流中有充足的水汽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说,第一种情况,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了充足的水汽,这个很好理解;第二种情况,来自内陆的偏干气流,如果经过了湖泊等水域补充了水汽,也可以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如:冬季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西北季风)经渤海海域补充了水汽,在我国山东半岛北侧,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雪。偏干气流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湖泊),补充了水汽,之后因地形抬升,或遇到了不同性质的气团形成锋面,继而发生降水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大湖效应”。

想了解大湖效应,可点击下方视频听课哦👇

● 凝结核

这个条件比较容易满足,因此在分析降水形成时,主要考虑前面两个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要有降水,得满足三个条件:上升气流 + 充足水汽 + 凝结核。在迎风坡一侧,地形抬升了气流,如果水汽条件也满足,那么发生降水的概率是很高的。点击链接,听羊羊讲解降水发生的具体过程👇

这世界上,有没有不发生降水的迎风坡呢?

当然有!迎风坡如果有降水,那各地的降水最大高度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是!据统计,印度尼西亚爪哇山地约为1200m、美国加利福尼亚内达山约为1500m、喜马拉雅山为1000-1500m、阿尔卑斯山约为2000m,秦岭约为1400m,天山约为2000-3000m,可以看到,地形雨降水量最大的高度是因地而异的。虽然各山最大降水高度均不相同,但依理论上来说,一般在1000m以上。因为坡面高度及气流抬升幅度不够的话,是无法形成有效降水的。很多同学在做题时,会出现思维定式,认为只要是迎风坡,就必定有降水。这样就很容易掉进命题老师挖的陷阱里。我们马上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2019年全国卷III)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 针叶林带             B. 山地草原带

C. 高寒草甸带          D. 灌丛荒漠带

这道题的陷阱选项是A,不少同学认为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可以发育针叶林。这种分析到底错在哪儿?请继续往下看。由题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即中间穿越了天山山脉;公路南端位于南疆(天山南坡),海拔约1070米;公路北端位于北疆(天山北坡),海拔约750米;公路两端虽然海拔都大于500米,但其实都是处在天山的山麓地区。公路北端地处天山北坡山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公路北端海拔是750米,地处山麓,水汽还没有办法被有效抬升。再说,前面我们也提到,迎风坡降水的抬升高度基本在1000米以上,根据这一点,也能判断750m处出现典型地形雨的可能性不大。

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在2000m-3000m之间,所以A错误;山地草原带(1600m-2000m)与高寒草甸带(3000m-3700m)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巴丹湖。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边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如下图所示),两湖水体盐度受盛行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推断西湖水体盐度的高低及原因:A.低;位于西北风迎风坡,降水多     B.低;位于东南风背风坡,蒸发弱C.高;地下水补给少                            D.高;受西北风影响大,蒸发强

2.两湖相比,判断东湖水位的高低及原因:A.高;湖盆底部低,地下水补给多  B.高;位于东南风迎风坡,降水多C.低;位于西北风背风坡,降水少  D.低;受东南风影响大,蒸发多如图,此处虽然海拔符合1000米以上,但是要注意看纵坐标的具体数值,图中的地势起伏不到50米。

抬升高度显然不够,即便在山体西侧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也不会有降水。所以第一小题的A选项是错误的。关于这组试题具体的讲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听听羊羊的视频课哦~👇

看完这两个案例之后,相信你对迎风坡的抬升高度,具体的降水位置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除抬升高度不够外,没有充足的水汽也是无法形成降水~

1.B

【解析】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迎风坡一侧,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产生降水,形成地形雨,选B。

2.C

【解析】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暖湿水汽,受地形抬升在该区域形成丰富的降水。选C。

THE END
0.科普看台丨当暖湿气流遇到山峦地形如何影响降水?昆明准静止锋降水示意图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媒体融合创新团队制图 实际上,地形降水并不由单一过程发挥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绕流后的空气又遇到小山坡,再次发生抬升作用。 纬度也是影响地形雨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样高的山,如果位于不同的纬度带,迎风坡降水就会不同。比如,云南大理著名的旅游胜 jvzq<84yyy4rztu0pgz0sgmvl532;:261z32;:264=`997:;;6/j}rn
1.读图“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中迎风坡是AA坡.此坡读图“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中迎风坡是 A 坡,此坡降水较 多 (多、少),产生的原因是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此而形成降水 . (2)此图反映的是 地形 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e=4c;h67c=chBj856=32n8:46?4fjfe3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迎风坡,B地位于山地的背分析:主要降水类型有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 地形雨,即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解:读图可知,此图表示地形雨,(1)从地形雨的形成示意图看出,湿润气流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f=18mg6g9g6hB59:c>6d:629ck4f99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