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分公司 李显俊
Pt--------t时的累计荷载;
??P --总的累计沉降。
4.3.7 任意时刻地基的沉降量(St)
St??m?1?Ut?St (4. 3. 7-1)
当总沉降按试(4.3.4-2)计算时: St=
-2)
式中:Se------主固结沉降,按4.3.1.1 计算; Sd------瞬时沉降,根据加荷条件按4.3.2或4.3.6.2计算
Sn------次固结沉降,按式(4.3.3―1)计算。 m-------沉降系数,见4.3.4.1);
Ut------地基平均固结度,根据加荷条件按式
(4.3.5-7)或式
(4.3.5-1计算)。
37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分公司 李显俊
5 软土地基处治及路堤设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当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表4.2.4规定的允许值时,应针对稳定性进行处治设计。
5.1.2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残余沉降(简称工后沉降)不满足表5.1.2要求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处治设计。
表5。1。2 允许工后沉降
允许工后沉降 桥 台 涵 洞 工程位置 道路等级 与 路 或 箱型 一般路堤 相 通 道 段 邻 处 处 ≤0.30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0.10m ≤0.20m 二级公路(采用高级≤0.20m ≤0.30m 路面)
≤0.50m 5.1.3 处治方案应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施工机具、材料及环境等条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依据先简后繁、就地取材的原则决定。
5.1.4 对于地下处治方案,应注意各段间的缓和过度,以减小段间的差异沉降。
5.1.5 当单一的处治方案无法满足稳定与沉降的要求时,可考虑多种措施组合应用。
5.1.6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宜用动态设计方法,注意发现、搜集软基试验或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必要时应补充勘探、试验并修改原设计。
38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分公司 李显俊
5.1.7 在路堤设计时应考虑由于沉奖变形对路堤结构断面及将来施工产生的影响。
5.2与浅层处治
5.2.1 设置于路堤与软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是地基中孔隙水排出的 道,软土地基上修筑的路堤,其下均应设置透水性垫层。
浅层处治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3m的软土路段的处理。
5.2.2 最常用的透水性垫层是沙垫层,为保证排水并考虑沙垫层受填塞,其厚度以50cm为宜;垫层的铺设宽度为路堤底宽并且两侧各外加50cm-100cm。当垫层兼有排淤作用时,其厚度还应适当加大,这时地面下的垫层与浅层处治具有同样的效果,地基在浅层处治后,仍按4.2节规定计算稳定安全系数,(在处治区域厚度内土条滑裂面上的c.∮值采用处治后的c.∮值)。
5.2.3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m且软土层在表层时,可采用生石灰等浅层拌和,换填,抛石(堆土)等方法进行浅层处治。抛石(堆土)排淤宜在地表铺设网状材料或土工织物,织物设置按5.5节规定进行。
5.2.4 浅层处治后,应按第四章规定计算稳定安全系数,在处治区域厚度内土条滑裂面上的c.∮值;缺乏资料时,可参照以往类似的工程的实验结果取值。
5.3轻质路堤
5.3.1可采用轻质材料做路堤,以减轻路堤自重,减少沉降并增大稳定安全系数,常用的轻质材料为粉煤灰。
5.3.2粉煤灰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可直接使用式(4.2.1-1),式(4.2.1-2)或式(4.2.1-3)进行计算。
5.3.3粉煤灰路堤设计参数的取值及边坡防护措施应遵照部颁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进行。
5.4反压护道
5.4.1可在路堤的两侧或一侧设置反压护道,但不宜在用地受限地区内设置。
39
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分公司 李显俊
5.4.2 反压护道的高度宜为路堤的1/2;宽度应通过稳定计算确定,且
应满足路堤工后沉降要求。
5.4.3 按式(4。2。1―1),式(4。2。1―2)或式(4。2。1―3)计
算设有反压护道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时,将滑列体上反压护道的土条视为路堤土条进行计算,其容重R,抗剪强度指标C, 按4。2。2条取值。
5.5 加筋路堤
5.5.1 应采用强度高,变形小,老化慢的土工合成材料等抗拉柔性材料做路堤的加筋材料,材料的纵向或强度高的方向应垂直于公路的中线铺设,加筋材料应尽可能设置在路堤底部。
5. 5. 2 加筋路堤一般不受地质条件的限制,但地基土越弱其作用愈明显。加筋的层数应按稳定计算确定。
5. 5. 3 按式(4.2.1-1)、式(4.2.1-2)或式(4.2.1-3)计算稳定安全系数。上述三式中的Pj即有纺土工织物的设计拉力,视设计拉力作用在滑裂面的切线方向上;宜取织物延伸率为10.0%所对应的拉力作设计拉力。
5. 5. 4 加筋材料无论设在滑体内外,均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在锚固长度内,其上、下面与土的摩擦力之和Pt与织物设计拉力Pj之比必须满足下式:
Pt ――― (5.5.4)
> 1.5
40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10 元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