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四川省软弱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较以沿海省市为代表的软土物理力学性质要好,但由于四川省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公路路堤填筑高度往往较大或多有陡坡路堤分布,当路堤的稳定性或工后沉降不满足相关要求时,需对软弱地基依据具体工点所在的地质环境和路堤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工程处理。
2. 软弱地基概念
3. 软弱地基处理的基础资料
4. 软弱地基的工后沉降
5.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对于公路路基中常见的“桥头跳车“问题,工程中一般均会设置路基与桥梁的过渡段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与桥头相接的一定长度路基范围内,采用较其他路段的路基处理措施更强的工程措施来实现,从而减小近于零沉降的桥梁与路基之间的沉降差。而针对于软弱地基段桥头路基处理,设计时均会采用相关过渡段的复合地基处理,也完全能保证行车的舒适性。近年来,国内较多省份已采用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重量轻、强度高的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处理桥涵软弱地基段的跳车、路基加宽及减小桥宽或减小桥台双排桩的工艺,很好的解决桥涵段软弱地基跳车问题。该工艺在笔者2013年指导下首次在四川交通系统中成功应用,即在G317国道改建中首次获得了成功应用。该工艺若能在四川省推广应用,则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6.软弱地基文件编制
7. 软弱地基处理工艺
从处理工艺上来看,四川省高速公路对深度大于3.0m厚的软弱地基基本上采用塑料排水板为主和以碎石桩为主的处理工艺。
对于处于可塑~流塑的软弱地基来说,采用预压法(超载、等载、欠载或真空预压)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是最为经济的工程措施;当路堤稳定性欠缺而征地条件允许或区内存在较多的弃方时,该工艺常和反压工程配合使用可有效的解决软弱地基的沉降和稳定性问题。目前,四川省主要是采用塑料排水板的等载或欠载预压工艺,而对超载预压工艺应用较少。
图1 塑料排水板施工现场
搅拌桩在四川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由于四川省大多数区域内的软弱地基有机质含量往往不大于12%,塑性指数也小于25,非常适合搅拌桩的应用。加之省内软弱地基厚度基本小于15.0m,故施工质量也有较好的保证。尤其是四川省高填路堤和陡坡路堤较多,采用具有较大抗剪强度的搅拌桩,能有效的提高路堤的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