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里求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uritius),简称毛里求斯,为非洲东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方,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公里,与非洲大陆相距2200公里。
3.毛里求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鸟(或作多多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的地方,但该鸟已于17世纪末绝种。
4.毛里求斯是非洲少有的富国之一,2018年,毛里求斯人均GDP11003.97美元,拥有相对富裕的生活和较为发达的经济,被称为“非洲瑞士”。
5.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全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12.88万。夏季平均气温27℃,1月气温最高,达23~30℃。冬季平均气温18℃,6至8月气温最低,为17~24℃。路易港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是一个天然良港,地处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道要冲。在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前,这里是环绕好望角航行的必经之地。
6.毛里求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居民中约68.4%是印巴人后裔,27%是克里奥尔人(非洲人及欧非混血儿),2.3%是华裔(绝大多数是广东梅县籍的客家人),1.7%为欧洲人后裔。
7.毛里求斯官方语言为英语,但法语普遍使用;大部分报刊、杂志为法文;克里奥尔语则是岛民最常用的口语。此外,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如印地语、波吉布里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迪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以及中国广东的客家话等。
8.各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印族后裔信仰印度教,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法、英后裔和克里奥尔人多数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华人主要信仰佛教。印度人和华人中也有不少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
9.以制糖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制糖是毛里求斯的传统工业,也是毛里求斯的主要经济支柱,其外汇收入占总收入近一半。出口加工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主要产品是纺织品、服装、钟表、珠宝首饰、仪表等。
10.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1.0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46%,其中蔗田76186公顷,粮田5262公顷。每年需进口粮食20万吨左右。其他农作物有茶叶、烟草、洋葱、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鹿、鸡等为主。80%的奶制品和90%的牛肉依靠进口,猪肉、鸡和蔬菜基本自给。
11.毛里求斯的高尔夫球在全球排第三名,仅次于英国和印度。另外毛里求斯的卡纳俱乐部是南半球最古老的高尔夫俱乐部,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古老的俱乐部。
毛里求斯的战神赛马场是南半球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赛马场,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古老的赛马俱乐部。
12.毛里求斯是世界上第五个发行邮票的地区,因为国小邮票发行得少,还有著名的错版邮票,所以毛里求斯最开始的邮票一直是世界集邮者眼中的珍品。
13.毛里求斯有一种本土独有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塞卡。表演多由男性表演者负责乐器演奏,女性表演者负责舞蹈表演。
14.毛里求斯是唯一一个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的非洲国家。
15.在毛里求斯西南端有一个著名的“水下瀑布”。
16.在毛里求斯西南部地区有一个七色沙丘,会呈现出七种奇特的颜色,而且沙丘的颜色还会随着天气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
17.毛里求斯最早被叫为“蝙蝠岛”,因为被发现的时候岛上最早的居民是蝙蝠。
18.毛里求斯被称为天堂的原乡,这里景色优美,风光绮丽,是世界五大婚礼及蜜月胜地之一,也是明星富豪的首选度假地之一。
19.毛里求斯无铁路,两个机场,其中最大的拉姆古兰国际机场是由我国援建的,可起降所有大型客货机。
20.毛里求斯这个名字是以荷兰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的,法国殖民时期曾短暂改为“法兰西岛”。
21.毛里求斯的25纸币上印有华人头像。
22.毛里求斯人打招呼时举起右手,手掌心面朝对方,意为“我的手里没有握石头”,是友好的象征。
23.毛里求斯国旗中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斗争,蓝色表示毛里求斯位于蓝色的南印度洋,黄色象征独立的光芒照耀岛国,绿色表示国家的农业和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