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所示地区( )
A.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读材料一,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A.正东 B.正南 C.西南 D.东南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
(1)分析M处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M处有时风力强劲,试分析M处风力强劲主要发生的季节及成因。
(3)据图乙分析PQ铁路沿线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及有利的区位条件。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下图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四川南部主要城市2013年经济统计表
主导工业部门
第二产业
比重(%)
第三产业
比重(%)
四川省
44.1
35.9
自贡市
盐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
54.5
28.3
内江市
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冶金建材、医疗化工、电力能源
57.7
21.7
泸州市
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制造
55.9
26.3
宜宾市
酒类食品、化工轻纺、综合能源、机械制造
55.3
24.6
(1)简述沱江流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的原因。
(2)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指出川南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下面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生物燃料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读“汽车争抢玉米”(利用玉米制造乙醇)的漫画,回答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