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常见的四类沙丘形态海岸带

沙丘的类型可以根据含沙气流结构、风力方向、含沙量以及风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态分布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类,常见的沙丘类型有多种类型,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四类最为常见。

一、流动沙丘

1. 新月形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60°。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迎风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较陡,坡度约28°~34°。

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相互连接可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等形态。当横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丛阻碍时,还可形成抛物线沙丘,其平面形状与新月形正好相反,继续发育会形成平行低矮的双生沙垄。

2. 纵向沙垄:沙丘形态的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一般小于30°),呈长条状展布,最长达数十千米,高约数十米,宽数百米。沙源丰富时可形成复合型纵向沙垄。

3. 金字塔沙丘:又称星状沙丘,是在多风向且各个方向风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形成的。它由一个尖顶和三个或更多的沙坡面以及沙坡面之间的沙脊组成,沙丘高大如金字塔形,高50~100m,甚至更高,一般单独分布,也有成行排列。

4. 格状沙丘:由相互垂直的风相互作用形成,因风向较多使沙丘纵横交错,在腾格里沙漠较常见。

5. 蜂窝状沙丘:在多种方向风且风力比较均势的情形下形成,地表形态体现为中间低、四周以无一定方向的沙梗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沙窝形态。

6. 沙波纹:沙地和沙丘表面呈波状起伏的微地貌,排列方向与风向垂直。

7. 沙堆:风沙流受障碍物阻挡,在背风面堆积形成的各种不规则沙体,高度1~5m或10m,是不稳定的堆积体。

此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沙丘类型复杂多样的地区,还可能存在穹状沙丘、鱼鳞状沙丘群、塔型沙丘群、各种蜂窝状、羽毛状等其他形态的沙丘。

二、水岸沙丘

水岸沙丘又叫爬坡沙丘,是发育在各纬度沙源丰富、风况适宜和沙汇充足的海岸带的一种风沙地貌形态。

水岸沙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动力条件:盛行风,特别是在沙土露出水面、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的地区。

3.水文条件:河流水位降低,使得泥沙裸露且干燥。

在热带——亚热带的华南海岸,受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发育了以海岸前丘、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抛物线沙丘、纵向沙垄、海岸沙席和爬坡沙丘等类型为主的沙丘;而在温带海岸,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沙丘形态以雏形前丘、横向前丘脊、草灌丛沙丘、抛物线沙丘、斜向沙脊、新月形沙丘、横向沙脊、纵向沙垄、海岸沙席和爬坡沙丘为主。

世界各地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差异较大。例如,澳大利亚西南海岸沙丘的形成与海岸线上升速率、波浪侵蚀速率与范围等有关;英国西北海岸的沙丘主要受海岸地形、海滨动力状态、风况特点、自然植被覆盖的范围与生长方式等条件控制;欧洲大陆海岸沙丘主要受沙源、风况、海岸形态及植被的影响,法国与西班牙等国的主要海岸沙丘则多与大江大河提供的丰富沙源相关联。

中国海岸沙丘类型多样,形态复杂,具有分布范围广泛但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分布地形多样但集中于河口地区、类型与规模区域差异大等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岸沙丘多形成发育于一些有丰富沙源的河流入海口的旁侧,如河北滦河口以北的昌黎海岸、福建闽江入海口以南的长乐海岸就是中国海岸沙丘规模最大、形态最典型的沙丘分布地。

虽然水岸沙丘的形成与海岸环境密切相关,但它仍然属于风沙地貌的范畴,其形成和演化受到风力作用、沙源供应、地形条件、水文状况以及植被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海岸沙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但也非常脆弱,受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需要重视对其的保护。

风影沙丘与灌丛沙丘

流动的沙物质被植物拦截,在植物周围产生沉积,形成一种金字塔状,床面形态为三角形,短边垂直于风向,背风坡延伸的沙丘形态,称为风影沙丘(图1A)。其首先被用来描述海岸环境下的沿岸低沙丘,定义为微沙丘,雏形沙丘与舌状沙丘。后来也被用来描述干旱地区沙漠、半干旱、半湿润沙地中沙丘初始发育阶段的沙丘形态,如灌丛沙丘(图1B)。

三、风影沙丘

风影沙丘是一种与障碍物有关的简单线形沙丘。在沙漠环境中,碎屑物质在风力的搬运下,砂粒以跳跃及滚动的方式爬上稍为倾斜的迎风坡面,然后在陡峭的滑动面坡沉积下来而形成。

其形成过程通常是:风沙流被地表植物阻挡,经过灌丛两侧绕流和顶部翻越后,气流能量削减,沙粒在植物背风侧堆积。风影沙丘的形状一般为垂直于风向的新月形沙丘或横向沙丘。

风影沙丘的形态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障碍物(如植物)的形态及其空间排列方式会影响风影沙丘的初始形态;灌丛的高度、宽度以及冠幅面积等会影响风影沙丘的规模,如灌丛高度和冠幅面积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风影沙丘宽度、长度增大。

此外,风影沙丘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植株的影响下,风力逐渐减小,沿风向沉积物粒径可能逐渐变粗。

不同地区的风影沙丘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风沙活动与地表障碍物的相互作用,也对区域防风固沙、荒漠化防治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不论灌丛的高度及宽度如何变化,风影沙丘的长度均随剪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风影沙丘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而各阶段形态控制因子因绕流过程、风况及沙源供给条件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区域地下水通过影响植被空间分布,而间接控制了风成沙丘的空间分布格局。

河道周围风成沙丘最初受河流、风沙作用共同控制,而在河道干涸后,风成过程起主导作用,随着风沙沉积和沙丘掩埋,最终演化为沙源;河床方向与主风向的夹角影响了干涸河道消失的时间。

沙漠南缘戈壁边缘不同走向沙丘共存源于沙源供应量空间差异,而区域风况、风水交互角度、风成系统及河流系统自身沉积物输送及沉积特点、水系深入沙漠程度及强度共同影响了区域沙源的空间分布,从而塑造了区域沙丘的空间分布格局。

四、灌丛沙丘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挡,沙物质在灌丛周围堆积形成的沙丘类型。

形成灌丛沙丘的条件如下:

2. 风力作用:一定强度的风力搬运沙粒,为沙丘的形成提供动力条件。

3. 灌丛植被:如沙柳、梭梭等灌丛,为沙粒的堆积提供障碍物和附着点。

灌丛沙丘的形态特征因灌丛的种类、分布、大小以及风力强度、风向等因素而异。常见的灌丛沙丘形态有:以单个灌丛为中心,周围沙粒堆积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沙丘;多个灌丛连在一起,形成链状或条带状的沙丘等。

灌丛沙丘在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可以固定流沙,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2. 为一些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增加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在中国的西北干旱区、内蒙古等地的沙漠地区,灌丛沙丘广泛分布。对灌丛沙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沙漠地区的风沙运动规律、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沙漠化的防治等工作。

END

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

成为更优秀的人 请务必加油(•̤̀ᵕ•̤́๑)ᵒᵏᵎᵎ

01

高考地理 | 超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超高清)

02

高考地理 | 高清地理动图,秒懂地理原理!

03

高考地理 | 几十张高清地理教学图,直接保存!

//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THE END
0.从山脉沙丘到海岸,解锁马贝拉的大自然密码阿托拉沙丘 Dunas de Artola 位于马贝拉东部的阿托拉沙丘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古老沙丘带之一 面积约19.27公顷 这里的沙丘由邻近山脉的沉积物形成 历经河流 海浪和风的共同作用 分化为三种生态系统 原始沙丘 固定沙丘以及化石沙丘 除了沙丘 这片自然遗迹还坐落着一座14世纪的历史建筑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33>55B879(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1.在路上:沙丘平台遗址——困龙之地途中还路过一处重要遗迹 Sun 沙丘 距离南宫市42.3公里 一路国道 大车多 风沙大 不敢开窗 果然是应了地名 Car 一个小时后 到达沙丘 就在大地里 乡道旁 下车一看 这里就是一个土丘 有围栏拦着 南边建有阙 东侧有石壁介绍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沙丘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39665@;49(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2.沙丘故事背景|沙丘重要知识点秘密基地:瓦拉赫9号星球,秘密启动育种计划(筛选优质基因,创造救世主且能被姐妹会掌控)。成立【护使团】全宇宙四处传播灌输救世主传言(沙丘土著深受影响)。姐妹会成员的女孩一出生就送进学院训练,与父母断绝关系,长大后通过和大家族优质配种巩固权力,没得到上级指示只能生女孩。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43=5: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