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地矿院校!年培养出位地矿院士!地质实习

这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地矿高校,但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竟先后培养出22位地矿院士,为我国地矿界打下了半壁江山,如果把我国地矿领域“最牛的院校”的名号给他,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他就是——西南联合大学!

地学系野外实习考察,珍贵的老照片

这里记述的是1938-1942年间西南联大第一个地学系学生本科班的野外地质实习,照片中的主人公们一生忙碌,生前无不怀念那段抗战烽火中的科学启蒙教育,点点滴滴留下了一些回忆,当他们能够回忆的时候已经又经历了运动不断几十年地狱般的文明浩劫,风烛残年中没有时间和精力翻翻找找发黄的学生时代照片。

到2013年这一班的同学们都已经先后魂归道山,同班同学中的一些名字也可能还会在地学界被记住一段时间:“刘东生、陈梦熊、韩德馨、穆恩之、顾知微、郝怡纯、陈庆宣、董申宝、马杏垣、池际尚、李璞、涂光炽、谷德振、杨开庆、胡伦积、罗明远、朱之杰、司徒俞旺、赵景德、李广源等。

这个班级的老师有袁复礼、孙云铸和米士(Peter Misch 德国犹太血人)等教授。

下图日寇的敌机常到昆明轰炸,1940年的一次空袭将西南联大校园炸毁,师生亦有亡。

图1 1940年一次日寇敌机空袭后的校园 (刘东生摄)

西南联大地学系的师生们利用昆明周边有利的地质野外考察条件,几乎每个星期全有野外实习活动,假期学生们三三两两组成小组主动跑野外为毕业论文准备素材。

野外考察中还留下个经典的故事呢:

有一次,米士教授带领学生到抚仙湖畔的澄江县实习,爬完一座石灰岩形成的小山后,在湖畔休息。米士教授突然说;“我有一个问题要考一考诸位,请大家注意,那边近岸湖水中的一块灰色“露头”是什么岩石?一位同学立即回答说:“石灰岩”,有些同学也附和。米士建议那位同学亲自去打一块标本来。那位同学充满信心地将要接近那“露头”时,那块“岩石”却出人意料地摆动起来,再走进一看,原来是躺在水里的一条大水牛,大家不禁哈哈大笑。

米士教授最后笑着说:“做地质工作,光用眼睛在远处看是不够的,必须到跟前,用铁锤打下标本,仔细观察后,才能做出正确结论”。听完这番话,大家对将要从事的地质事业都有所领悟!

图2 西南联大1938级地质系学生在云南昆明周边实习,远山尽头为云南曲靖(右上),1940年 (刘东生摄)

图3 右边第五人戴帽子手拿笔记本者为刘东生,从这里1938年开始他一直保持着野外素描记录的习惯直到2008年去世。

图4 刘东生在大学实习期间采集到大量泥盆纪鱼类化石,以后写成专著在古生物志发表。

图5 孙云铸教授带领的古生物实习。本图片经过陈梦熊院士生前逐一确认:前:刘东生;站立:韩德馨,其前坐为陈梦熊,右站:为李广源,其前坐为孙云铸教授。中:举手为顾知微;左2:坐为谷德振。

图6 全班同学野外实习合影,后排左一,为刘东生。75年中他们、她们还有多少故事...这个班出来了十三名院士。目前社会对院士的议论,他们不会被吵到了。

8年间竟先后培养出22位地矿院士(排名不分先后)

於崇文(1924-)浙江镇海人,1924年生。地球化学家。1945-46年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学习。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50)。后历任北京大学助教、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开辟了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新方向,取得了成矿规律理论研究和成矿预测两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我国区域地球化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95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我们必须牢记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对我国地矿界的奠基作用,但厚古不必薄今,联大之后同样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地矿学者,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THE END
0.三江源十日游(二)水上雅丹、东台吉乃尔湖、大柴旦翡翠湖2007年源于昆仑山的那凌格勒河因洪水爆发,河水改道,最终在柴达木雅丹地貌群中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景观。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 乌素特雅丹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区域内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 器材:HUAWEIABR-AL00 光圈:f/2.2快门:1/5368jvzquC41yy}/onnrkct/ew477g
1.“蓬莱定不远”的瑞安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当年陆游赴任福建宁德主簿途经瑞安,曾荡舟飞云江(即瑞安江)上,并写下了这首800多年来一直在瑞安传颂不朽的诗。 下面介绍我的家乡瑞安的地形地貌气候、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家乡名人以及风俗特产。 【瑞安地理】 地质史上的燕山晚期,地壳活动逐渐减弱,第四纪火山活动趋向宁静,瑞安境内的花jvzquC41yy}/onnrkct/ew45t6?idj~
2.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04期中国海区及邻域立体地貌图的设计与制作实践刘锡清;刘喆昊; 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蓬莱坝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郭春涛;陈继福; 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海相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吴同;杨振京;王一鸣;王攀;彭培好;张培新;仓飞;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C/G6/Q^F\/813B226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