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辖区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迁江县属南宁民团区。民国23年(公元1934年),柳州民团区改为柳州政监督区,来宾县划归南宁行政监督区管辖。民国26年,来宾县隶浔州行政监督区。民国30年(公元1941年),来宾县属柳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公署。

兴宾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多为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冬季多为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故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形成四季宜耕、干湿分明、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

兴宾区2022年,土地面积为43.6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07万公顷,林地16.57万公顷,牧草地2.36万公顷。交通用地1935.95公顷,水域12550.97公顷,未利用土地10191.08公顷;按系统划分,农业部门用地19004.13公顷,工业部门用地1380.4公顷,林业部门用地20995.05公顷,交通部门用地105.51公顷,水电部门用地1642.58公顷,其他部门用13760.16公顷。

兴宾市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病虫害等,其中以洪涝灾害最为突出。

截至2022年,兴宾区户籍总人口114.5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3.99万人,乡村户籍人口80.55万人;男60.62万人,女53.92万人。全区常住人口92.9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06%。男性人口占比51.74%,女性人口占比48.26%,男女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23。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4.68%,15-59岁占比60.13%,60岁以上占比15.19%,65岁以上占比11.13%。2021年,出生率9.68‰,死亡率7.95‰,自然增长率1.73‰。

2024年,兴宾区户籍总人口114.22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4.38万人,乡村户籍人口79.84万人;男60.58万人,女53.64万人。全区常住人口90.9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89%。

2024年,兴宾区生产总值(GDP)50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18.6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200.35亿元,增长4.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3%、43.7%和4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4%、47.5%和33.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679元,比上年增长6.4%。

2024年,兴宾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68亿元,增长5.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36亿元,增长5.1%;金融业增加值18.90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27.21亿元,增长1.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07.65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56亿元;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15.46万件,包裹业务量0.33万件,快递业务量3029.08万件。

兴宾区农业龙头企业有3家,分别是来宾市黄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宾市怡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宾市金凤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近年来,医院先后涌现出“来宾工匠”“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记二等功个人”“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及“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诸多先进典型;医院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巾帼文明岗”“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来宾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来宾市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来宾市兴宾区‘富民强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来宾市培育选树工作先进单位”及“来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荣誉。

2024年,兴宾区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6项,其中农业科技开发项目1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3项。通过国家高企备案认定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49家。专利授权数4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278件,发明专利有效量(累计)311件。

2024年末,兴宾区共有公共图书馆2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个,博物馆1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9%。

2024年,兴宾区运动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42枚,其中金牌48枚,银牌41枚,铜牌53枚。

2024年,兴宾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4%,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全年全区平均气温为22℃,全年降水量1447.3毫米。完成造林面积6567公顷。年末活立木蓄积量1074.17万立方米,森林面积15.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92%。

兴宾区截至2022年,有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234个。2018年末实有出租车530辆,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99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37万人次。其中,班线客车355辆,城市公交车127辆,出租车178辆,客运线路186条,完成客运量376.7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13亿人千米。

兴宾区截至2022年末,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兴宾区截至2022年末,共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

兴宾区,师公戏又名“唱师”,主要流传于桂中、桂西北的河池、宜山、来宾、贵港、邕宁、武鸣一带,是在壮族民间祭祀礼仪中由巫师(师)戴木制面具扮神作舞的形式中发展而来。“师公”即“巫师”,相传是在唐以后出现的一种宗教执业者。师公戏源于古代的摊戏。师公戴假面具,边跳边舞,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

龙狮贺新是中国过年期间最具传统习俗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是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有趋吉避凶、消灾降福的意义。

截至2022年,兴宾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个。

2008年,兴宾区荣获第一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称号。

2017-2018年,兴宾区荣获“2017-2018年度食品安全普法先进区”荣誉称号。

2019-2020年,兴宾区荣获来宾市无偿献血先进区。

2021年,兴宾区城北街道政和社区荣获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