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意义影响类答题模板,背会就能涨分

说明:这样的小专题答题模板应该怎么用,分这么几个步骤:

3、记住文中的答题模板,做题的时候会使用;

4、在做题时,小专题碰到新答案,模板中没有的,在空出的地方补充上;

6、越积越多,考的分数就会越来越高。

意义影响类问题

☆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发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

1.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

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4.城市化

5.能源结构优化

6.环境保护

不发展(自然+社会经济)

1.竞争力差,

2.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

3.资金技术不足

4.距离市场远,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

5.市场小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 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1.地理位置好,临海

2.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3.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4.气候条件好

5.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西气东输的意义、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1.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3.增加就业机会

4.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地区: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水坝/水库(水利工程)修建的意义:

1.经济意义:

a.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害

b.发电

c.灌溉

d.航运

e.水产养殖

f.缓解交通压力(水电代火电)

g.供水

h.水产养殖

i.跨流域调水

2.生态意义:

a.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b.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提高水质

c.改善环境(输煤变输电 )

3.不利:

a.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b.淹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c.造成动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d.进入海洋沙量减少,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e.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废弃矿坑的危害:

1.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2.大气中灰尘增多

3.带来滑坡,泥石流,塌陷等自然灾害

4.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

5.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

☆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人口转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各方面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3.科技: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文化、思想观念: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不利影响

1.资源问题:

a.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b.造成城市以及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2.生态问题:

a.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

b.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c.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3.环境问题:

a.家庭灶炉、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的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烟尘、废弃污染大气环境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导致地下水污染

c.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严重的固体垃圾污染

d.交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污染

4.社会问题:

a.汽车数量增加、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b.乡村人口大量无序迁入,城市劳动力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

1.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 增加就业

2.促进城市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

1.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2.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

有利:

1.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2.促进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3.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不利:

1.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开垦梯田的意义:

1.扩大耕地面积

2.利于水土保持

3.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使农业充分发展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冲击正常 社会秩序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毁坏文物古迹

☆交通线路修筑的意义:

1.交通:

a.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减轻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b.缩短航程,节时节能,节省运输费用(与原有长线路相比)

2.经济:

a.加强经济联系,促进了物资流通,促进资源配置,缓解本地不足

b.有利于资源开发,发展经济

c.提供新的出口通道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和国家收入

d.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3.政治:

a.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保持社会稳定

b.促进区域繁荣,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

c.促进革命老区摆脱贫困

d.保障能源安全;石油进口多样化;减轻依赖;获得稳定的油源;地处内陆,安全

4.文化:

a.促进与外地文化交流

5.不利:

a.破坏生态环境

b.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c.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水土流失的影响:

1.水质变差

2.河道淤塞

3.河床抬高,出现地上河

4.影响航运

5.加剧洪涝

6.土壤费力下降

7.破坏地表形态,形成千沟万壑地貌

☆描述河流对海洋的影响:

1.盐度:淡水稀释盐度

2.海冰:改变海冰分部(在极地地区,盐度越低越容易结冰)

3.海洋面积:泥沙堆积为三角洲,使海洋面积减小

4.生物:营养物使海洋生物繁殖

5.生态:带来人类废弃物与污染

☆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1.扩大就业

3.促进工业化城市化

4.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水坝加高加固的影响:

1.增加了库区的蒸发量和周边的降水量,减少了库区的昼夜温差

2.减少了下泄流量,影响了水库以下地区的水量,影响下游的通航和工农业用水

3.有利于南水北(丹江口水库为例)调,有利于扩大水库的灌溉面积,减轻水患,也有利于防洪和防旱

4.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会滋生细菌和害虫,危害人们健康

5.增加供水量,提高水源地水位,增加供水速度,提高供水效率

6.加重库区移民的问题

☆高温的影响:

1.人体不能适应环境,诱发/加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植物生长,使作物减产

3.蒸发大,用水大,加剧干旱

4.用电量大,加剧电力供应紧张

5.汽车易爆胎,加剧交通事故

☆滑坡形成堰塞湖可能造成的影响:

1.淹没湖区农田,威胁居民生命

2.堰塞体可能崩溃,下游有洪涝危险

3.地下水位上升引发新的滑坡

☆酸雨带来的影响:

1.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人口问题的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

困难: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

2.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造成: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环境压力

措施:

1.对人口过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老龄化: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

困难: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措施: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南水北调的意义:

调入区:

1.经济效益:

a.缓解供水区用水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农业生活用水

2.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社会环境和投资条件,有利于社会安定

3.生态效益:

a.减轻地下水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可能会加重盐碱化

b.调节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差减小

c.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调出区:

1.长江径流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碱化程度提高,影响下游水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