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图完成14~15题。
14.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图a)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推测( )
A.地壳运动形式的变化
B.该河段上游地区的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15.图b为我国塔里木盆地内一棵古胡杨木的年轮横剖面(部分)图,图中较宽的年轮说明当年( )
A.高温少雨 B.低温多雨
C.高温多雨 D.低温少雨
根据材料和图,完成问题。(10分)
材料1: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是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材料2:“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的真实写照。塔里木盆地边缘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材料3: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中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节水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 如材料1所述,塔里木河流域是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在引水灌溉中,应注意避免 的灌溉方式,而采用 等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避免农业耕作区的土地发生 。
(2) 材料2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这反映了绿洲因 而后退。
(3) 材料3中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体现了在干旱的内陆河流域,应该 ,既要考虑上游地区的开发,也要考虑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4)该地区生产的棉花在我国质量最好,请分析该区棉花生产区位优势。(3分)
(5)与我国南方的高山峡谷相比在西部相对平坦的地区修建水库的最不利条件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