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用水探索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2日电(记者王雪冰、张晟、梁婉珊)初春时节,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农户正在为春耕做准备。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位于沙漠、荒漠和戈壁集中区,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均降水量仅39至2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至4200毫米,水资源极度匮乏。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是阿拉善盟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

孪井滩灌区是阿拉善盟最大的扬黄灌区,早期,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水粮矛盾突出。2012年起,孪井滩灌区陆续实施节水改造工程,2021年,灌区内8.5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每年可节水1000万立方米。

图为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扬黄灌溉工程闸口。新华社发

“我家种了1000多亩地,平均亩产900公斤,每年收入40多万元。”查汉高勒嘎查农户魏玉新说。

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灌溉技术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全盟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万余亩,农业灌溉高效节水建成比例达到94%。同时,我们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中药材、西瓜、葵花等节水作物。”阿拉善盟水务局局长罗晓春介绍。

走进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蒙古犇星化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张地赶制着今年春季的第一笔订单。2021年,这家公司建成中水回用系统,“目前每天处理水量1000吨以上,既节水,还降低了用水成本。”总经理连建军说。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废污综合整治、再生水深度处理等项目建设,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记者了解到,阿拉善盟现已建成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家,5个焦化项目正在开展节水改造,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水255万立方米。

近日气温回暖,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的中水调蓄池内,数十只赤麻鸭在清澈的水面上游弋。这座存蓄能力200万立方米的中水调蓄池承担着阿拉善左旗城市绿化及供暖用水。

3月20日,赤麻鸭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的中水调蓄池内畅泳。新华社记者 梁婉珊 摄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绿化和人抢水”成了当地面临的难题。巴彦浩特镇中水回用调蓄工程实施后,将冬季中水收集到调蓄池库内,夏季用作绿化用水,大大减少了新水用量。

“今年,我们还将配合住建局改造市区内约37千米污水管网,解决雨污分流问题,提高巴彦浩特镇污水收集能力,增加中水产出量,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及相关工业生产用水,改善城市环境。”阿拉善左旗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马建国介绍。

如今,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理念在阿拉善已经深入人心,节水、惜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阿拉善右旗,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全部更换了节水器具,去年,阿拉善右旗荣登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行列。

阿拉善盟位于黄河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进入内蒙古的重要节点,肩负着保护黄河水生态安全的使命。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黄河西岸,曾有一段长达5.7公里的沙河“握手”之处,黄沙不断入侵黄河,当地人称这里为“阎王鼻子”。

“如今这里已经被连片的草方格覆盖,有效遏制了乌兰布和沙漠侵入黄河。”阿拉善高新区乡村振兴办主任姜明基说。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锁边固沙带。新华社发

2022年,阿拉善盟对乌兰布和沙漠沿黄1.1万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每年可以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

去年,位于黄河流域的巴彦木仁苏木实施了3000亩绿色防控示范项目,探索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我们用的农药、化肥少了,但是庄稼长得很好,去年收成比往年增加了20%。”巴彦木仁苏木居民刘建兴说,“生态环境变好了,收入也增加了。”

THE END
0.敦煌行之三,西千佛洞和榆林窟西千佛洞,地处于敦煌市的西端,也位于莫高窟的西部。窟洞开凿在党河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周边被戈壁滩和沙漠所环绕。 据介绍这组洞窟开凿的时间可能要早於莫高窟1-2百年。可考证的有北魏,隋朝和唐朝。因该地近於阳关,是古时入关后去敦煌的必经之路。所以这里的洞窟多是在此地路过或短期停留的佛教徒所修建。由于长jvzquC41yy}/onnrkct/ew45j4iomnk
1.戈壁滩上的黄金明珠在金滩公司的小平房办公区,屋顶上赫然立着“做实做细做优,创建戈壁明珠”12个大字。金滩公司总经理韩宗科介绍说:“‘做实做优’,这是集团公司的发展要求;我们的采矿车间与选矿车间距离遥远,穿越戈壁滩、运输成本高,生活所需的每一滴油、每一斤菜都要用矿车途径150公里戈壁沙漠运输过去,所以,必须要‘做细’,也jvzq<84hkpgoen3eg0io1{tnnkth1;5372;02B4v42762>5;a79349;70unuou
2.戈壁滩变身“果蔬园”!全靠这两把神奇的“科技钥匙”→酒泉耕种土地仅有450多万亩,其余都是雪山、戈壁和沙漠。自2007年开始,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精准帮扶下,酒泉开展戈壁生态农业非耕地设施无土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在戈壁荒滩上建园区、搭温室,发展设施生态农业生产蔬菜瓜果。记者在酒泉采访的时候看到,在几处戈壁滩,遍布着许多的大棚和温室,种植品种包括西红柿、黄瓜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425>34@=289784?63;
3.戈壁滩,一片绿色在生长军事6月下旬的一天,给养车的一声鸣笛,打破了天山北麓一片戈壁滩的宁静。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梧桐沟边防连三级军士长王守绿和战友们迫不及待地把给养车上的几个快递箱抱下来。 这是王守绿的父亲王守国和其他几位老兵寄来的种子。几个月后,这些种子会在连队官兵的精心呵护下,在大棚里结出新鲜的蔬果,端上连队的饭桌。jvzq<84oknouc{~0rguqnn3eqo4dp8s3146358592:5d3963/66159>3:0nuou
4.追着花儿看新疆丨新疆洛浦:戈壁滩不再荒凉有光就有动能荆楚网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原本荒芜的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电板组成的方阵努力吸收阳光,然后转换成电,为当地发展提供绿色新动能。 这片光伏电站是国家电投洛浦县200兆瓦光伏项目,于今年2月24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洛浦县纬度低,光照资源丰富,光伏电站的年发电小时数因此可以达到1600小时。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4/9:1455dqwygpve27A=344:/j}rn